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
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
>>
纪实文学
>>
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本
站检索:
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来源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第七章 担架上的“阴谋”
2010-01-07 11:31:48
来源:中国广州网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投稿
】
【
纠错
】
【
论坛
】
【收藏】
E-mail推荐:
毛泽东在师范学校的《讲堂录》里写道:“宇宙之毁决不终毁也,其毁于此者必成于彼,无疑也。吾人甚盼其毁,盖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岂不愈于旧宇宙耶?”
毛泽东和父亲争吵一番以后,才争取得升学的机会。他父亲一心要他在附近的湘潭为一家粮商干活,为以后一起经营不断兴旺的毛家家业作准备。此时,毛家已是个殷实人家,他与两位弟弟和堂妹都各有自己的房间,父母占用厢房,另有冬夏分用的厨房及一间宽敞的起居室。房子还有个侧厢,大概也是毛家的,由姓邹的亲戚居住着。现在任何一位参观者都能看出,这决不是贫苦农民的茅舍。屋外有一个很好的鱼塘,可以养鱼,养鹅和鸭,还有宽敞的粮仓。附近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房子了。
他在与父亲的争吵中获胜。一九一零年初,他进入东山高小,学习自然科学、英语和中国古典书籍。他从未掌握一门外语,但晚年还努力学习英语,想强记一些刺耳的音节。他表现了写作和演讲的巨大才能。学习中他交了两个朋友,即肖氏兄弟肖三和肖瑜。
毛泽东的眼界由于学习再次开阔起来。肖三借绘他一本书,叫作《世界英杰传》。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阅读了有关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拿破仑、卢梭、彼得大帝、孟德斯鸿等人的故事。华盛顿使他着了迷。许多年以后,他还对埃德加?斯诺说:“我是在一篇文章里第一次听说美国的,这篇文章叙述美国革命,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经过八年苦战,华盛顿赢得了胜利,建立了国家’。”他曾对肖三说中国也要有象华盛顿这样的伟人。如果说,那些年里他已开始考虑走华盛顿的道路,这种说法并不过分。
此时.毛泽东又知道了中国改良运动的两位领导人。一八九四年日本打败中国以及一九零零年发生义和团运动以后,改良运动风起云涌。这两位改良运动的领油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毛泽东发现他们的时候。这两人的影响已在下降了。湖南农村对外界的消息不很灵通。慈禧太后和傀儡皇帝光绪死去两年之后,毛泽东才听说。
但是他前进的步伐正在加快。经过一段时期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他来到长沙,恰逢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他立即剪了长辫子,这是象征反抗旧制度的行为。他投身于动乱之中,写了一篇文章,暴露了他头脑里的混乱思想。他呼吁成立新政府,由孙中山当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DD有点象(美国)由罗纳德?里根当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和乔治?麦戈文分别当总理和外交部长的政府。接着,他借了一双胶鞋,打算匆匆赶往多雨的武昌去参加革命。在他启程之前,革命已发展到长沙,他便报名参加了新革命军(但这并不是太革命的军队)。
六个月之后,他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便离开了军队,到处寻找合适的学校(他曾考虑进警官学堂、政法学堂、商业学堂,甚至教怎样制作肥皂的学校),后来决定在省立图书馆里自学。在那 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约翰?斯图尔特?米尔和卢梭的:著作,斯潘塞的《逻辑》,孟德斯鸿的《法意》,以及有关美国和欧洲的历史和地理的著作。他阅读中国诗词和希腊古典文学的中译本,就象吃面条一样,狼吞虎咽地阅读各种书籍。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到十八、十九纪欧洲哲学,再到当代社会批判。许多欧洲作品都是中国的改良派严复翻译的。毛泽东阅读了他翻译的每一部著作。
毛泽东饱览了丰富的中、西方思想精华,于一九一三年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在他的作文大写道:“这样的文章,我辈同事中有几个做得出来!”
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是促使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成熟的温床。他在那里度过了五年半的时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伦理学教授杨昌济。杨曾在日本和英国学习了十年,因博学而被誉为“长沙的孔夫子”。毛泽东在这里还遇见了“徐老”徐特立(他后来同毛一起进行了长征)、方维夏教授以及一批同学DD蔡和森、何叙衡、陈昌、罗学瓒和张昆弟,他们后来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了共产主义运动,但全部在革命中牺牲了。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第六章 计谋
·下一篇: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第八章 妇女
loading...
评论加载中...
·
余圆亚、刘令洁、刘瑜晴: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
·
特稿: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重走长征之
·
李崎:云南昭通6.5级地震灾区多为红军长征途经地
·
特稿:云南昭通6.5级地震灾区多为红军长征途经地
·
云南昭通6.5级地震灾区多为红军长征途经地
·
刘令洁、刘瑜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记洛阳师范学院“重走长征路“实践队追寻
·
特稿: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记洛阳师范学院“重走长征路“实践队追寻足迹,踏遍
·
赵秋:献礼八一,脚踏“血色”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实践队“长征路”第二站(组图
·
特稿:献礼八一,脚踏“血色”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实践队“长征路”第二站(组图
·
刘令洁、刘瑜晴:青山依旧在 埋葬忠骨魂(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
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