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骑,80个白昼与黑夜,二万五千里的云与路。
王龙祥看上去老了不少,他是不怕老的,越老越有味道。人害怕的是没有一种精神。好久没有说上海话的王龙祥,昨天说的最多的就是精神。“长征精神”,尽管用的是上海话。
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上海著名探险家王龙祥单骑摩托车,于今年10月1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坎坷,终于12月11日平安抵达陕西延安,重走长征路。这不但是人类又一次挑战极限的成功,也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昨天上午,满面胡子的王龙祥,精神百倍地回到了上海。看着自己的“坐骑”、盖满印戳的地图与那面将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五星红旗,王龙祥激动不已……
想法由来已久
王龙祥想重走长征路的想法由来已久。
“读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五星红旗是由烈士鲜血染红的,加上长征路上许多感人故事,所以我一直在想,长大了一定要去长征路上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王龙祥说,他一直很喜欢历史,对长征这段尤其喜受。所以,当今年各地掀起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各种活动时,他一下想到要开着摩托车重走长征路。
今年夏天,全部准备工作就绪后,王龙祥还特地去拜访了今年86岁的老红军瞿道文,听他讲长征时的故事。瞿老参加长征时只有13岁,后来还屡立战功。
王龙祥选择了10月16日这一天出发,因为70年前的这一天,红军开始了漫漫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在江西瑞金临行前说:“长征是一面镜子,长征是一所学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殿堂。重走长征路,会把你带到曾经的雪山、草地、草根、树皮中,会升腾起一颗颗不灭的灵魂,超越生死之界。在长征路上,你会明白,生与死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只要将自己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就会获得永生。”
险些翻下悬崖
红军长征时翻雪山、过草地、渡急流,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王龙祥开的是摩托车,又选择在秋冬季节,且没有向导,所以在路上着实碰到不少困难。
进入“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后,山路越来越多。山路最怕雨雪雾,路上湿滑,视线受阻。开摩托车更要小心翼翼,有时,一个刹车就会弄得人仰车翻。在这种情况下,王龙祥有时就用两条腿蹬着车走。在贵州的不少地方,200多公里的山路,要开10个小时以上。
最危险的一次是西江到凯里的路上,那天下雨,当地老乡劝王龙祥不要选那条路开。可王龙祥听说那条正是红军当年走的路线时,二话没说,坚决上。上路后,才知道别人说得一点不假。这条山路,一边就是悬崖,最窄的地方只有2至3米宽,沙石路又松又软,雨后异常湿滑。在一次上坡时,他与车失去重心,一同滑向悬崖。
“有时人是要有点运气的。”王龙祥说,“要不是一棵树挡着,我就走掉了。”王龙祥低下头让我看头顶上的那个伤疤。“头砸破了,好在车仍发动了起来,要不,就麻烦了。”
在整个路上,王龙祥只有一次走了回头路,那是在四川乡城。那天,暴雪,连四轮货车也停了,可王龙祥还是用脚撑着摩托行了50公里,最后实在开不下去了,才调头回来。其实,当时雪很厚,要不是两个藏民帮忙,他连调头也不行。
在总共二万五千里的行程中,王龙祥翻越了包括夹金山、梦笔山在内的红军主力部队当年长征时所翻过的所有雪山。
感受老乡深情
王龙祥的“银钢”摩托上插着一面五星红旗,车上还写着“重走长征路”。每到一地,当地不少老百姓看到这面五星红旗,看到王龙祥,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并给王龙祥提供各种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