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下旬,《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实展览》在山西太原巡展,其中一块展版上一位母亲的几句话不禁吸引了我,“我把儿子献给党是应该的,现在要求享受特殊是不应该的;我变卖财产奉献给革命是应该的,接受党组织归还的财产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遗志是应该的,把王朴烈士的光环罩在头上作为资本向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品读、感动之余,我产生了更多了解这位母亲及其儿子情况的强烈愿望。查阅一些资料后知道,他们在解放前曾是川东地区富甲一方的名人,应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多,可他们却坚定地选择了革命的人生道路,并为此献出了全部财产和生命。他们的事迹令我感佩至深,遂写此文,以期激励时下更多的人。
为民办学 为党提供活动据点
1945年9月的一天,四川省江北县(现重庆市渝北区)复兴乡大树李家祠堂,一改往日的陈旧,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高高挂起了一块牌子:私立莲华小学。学校的董事长是当地王姓富绅的遗孀金永华,校长就是金永华的儿子王朴。
这个学校的校舍虽然简陋,但学校从校长到普通的教职工,却个个精神饱满,意气昂扬,而且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整个校园里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与当时国民党军阀专制下其他同类学校具有天壤之别。
原来,莲华小学是王朴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指示,以开辟革命活动据点和培养革命力量为主旨,利用王朴的家庭背景在当地开办的。
王朴,原名王兰骏,1921年11月17日出生于原四川省江北县悦来乡(现重庆市渝北区仙桃乡进步村)。父亲王莲舫,早年做猪鬃出口生意,1943年病故。母亲金永华出身于书香世家,曾在成都益州女子中学读书,参加过“天足会”,反对妇女缠脚,主张男女平等,具有现代进步思想。
王朴从4岁开始读私塾,13岁读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成为战时的政治中心,王朴也有机会读到《新华日报》。毛泽东的《论新阶段》、《论持久战》等著作如真理的曙光照亮了王朴的心,使他在极大的政治苦闷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抗战初期,摆在青年面前有两大问题:一是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何在,一是人生的道路何在。对此,凡是有正义感的青年,都想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以王朴的家境,他完全可以读完大学,出国深造,将来在社会上做一个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王朴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他强烈的爱国思想,特别是他找到了共产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为此后来他常自豪地说:“如果不是战争爆发,找到了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像我这样出身的人,可能读完大学就去留洋镀金,不会来管国家大事了。”王朴1939年考入复旦高中。在假期中,他有计划地一本一本仔细阅读马列主义原著,还做了大量笔记。1941年12月临近毕业前夕,王朴因公开揭露校长侵吞公款和贪污学生伙食费等问题,被学校开除。在王朴将要离开学校的一天晚上,部分进步师生聚会在教师宿舍为王朴送行,他对大家说:“革命不是贼王们坐地分赃。革命是斗争,是牺牲。我的未来就是参加革命的社会活动,我随时都有牺牲自己的可能。”
1944年,王朴将自己的名字由王兰骏改为王朴,考入设在重庆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就读期间,他更加勤奋地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从哲学上解决了自己的世界观问题,更加坚定了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在复旦期间,他还参加了复旦大学《中国学生导报》社的活动。该报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民主路线,出版时间最长的学生报纸,它为组织青年同学参加民主运动,学习革命理论,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使一些爱国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王朴担任报社的财经委员会委员,成为复旦大学学生运动的骨干。
1945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向南方局指示:“南方局和大后方的党组织,应以农村为主要工作,应设法发动训练一批党员、进步青年学生、进步人士,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深入到农村中去,利用合法与非法的方式为农民服务……”在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亲自布置下,王朴取消了去中原解放区参军的计划,接受了南方局青年组的安排,回乡办学。王朴深知到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他感慨地说:“不到解放区,我们也要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青年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干革命。建立党的农村工作据点,办学校是最理想的办法。”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猜疑,王家造出舆论:王家三少爷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愿,为乡民办好事,所以不去城里做官。校址选在江北县复兴乡大树李家祠堂。这里既是王朴的老家,又在重庆到华蓥山的大路上,便于党的通信联络。学校办有初小和高小班,学生近百人。同时,为帮助附近农民学习,还办起了夜校。莲华小学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却充满团结、民主的气氛。大家一块学文化,跳秧歌舞,演出《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唱《南泥湾》等解放区流行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