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的办公室里,4张滕椅、两张木桌、1个竹片编织的书柜,还像几十年前一样,整齐地摆放着。站在办公室门前,张鸿强老人先脱帽鞠躬,进楼时,又用纸仔细擦掉鞋上的稀泥,细微之处充满敬仰之情。如今,老人乘坐的是红岩牌汽车,多年用着红岩牌墨水,孙子正上“红岩班”。红岩,在他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深深地烙上了印记。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同年5月,迁至红岩村的大有农场内。红岩村从此成为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离此不远的白公馆,是特务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和国民党军统集中营所在地,曾囚禁过杨虎城、叶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溃逃前实施大屠杀,有285名革命者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61年前的红岩村,曾见证周恩来的风范:大家为他45岁生日晚餐加了一份水煮白肉和青椒肉丝,他谢绝了,只吃了一碗寿面。当晚,他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永远不与群众脱离,向群众学习……
54年前的红岩村,曾见证邓小平的睿智:他以一贯平白却深邃的表达,提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重庆”。这句蕴涵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深刻含义的话,至今仍刻写在重庆佛图关公园外。
两年前,江泽民来到红岩村,他指出:“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后,红岩精神一直激励着3000万重庆儿女建功立业。如今,重庆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全国十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有亚洲最大的铝加工厂,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1/3。进入新世纪,重庆工业经济年增长15%以上,到2010年,该市工业增加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相当于再造3个重庆工业。眼下,重庆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打造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同时,直辖后的重庆也在致力于打造“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红岩精神已内化为重庆人最重要的精神气质。这座有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名城,已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和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美国《财富》杂志列出的中国第四大投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