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长征寻踪>>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从黎平到湄潭长征路采访手记
2009-12-31 14:51:19
来源:中国长征网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1934年12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黎平,在贵州高原播洒革命的种子,留下光辉的足迹。2005年12月14日,我们特意选择71年前红军长征入黔的日子,踏上“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大型采访报道的征程。

  出征前的10多天,我们专门到省委党史办、省委宣传部、省图书馆、省社科院、本报信息中心等地,借来大量书籍和史料,并走访我省几位历史文化名人,登录了一些专业红色历史网站,阅读了大量关于红军长征的史料,充分了解了红军长征宏大的历史背景,从中截取红军长征在贵州的精彩片段,了解了贵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贵州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我们在被红军长征精神所打动、钦佩、感染的同时,也为我们脚下这片热土而自豪。

  2005年12月18日,在黎平举行的万人启动仪式上,从省委宣传部负责人的手中接过鲜红的采访团团旗,本报报道组一行4名文字记者、2名摄影记者,兵分两路,沿着当年红军在贵州的足迹,开始了这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近20天的时间,我们途经黎平、剑河、台江、镇远、施秉、黄平、余庆、瓮安、湄潭,行程4000余公里,深入沿线各地城镇、农村、学校、革命历史遗迹,寻访红军留下的动人故事,采撷长征精神结下的丰硕成果。

  一路上,我们听当地老百姓议论最多的是那位叫刘国宝的九旬老红军在家人的陪同下重访长征路的故事,我们两个组一路追赶,但都与他擦肩而过,我们始终跟在这位老红军的后面。

  每到一地,当地百姓都主动为我们作向导,带我们到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爬过的山、趟过的河、战斗过的地方,告诉我们一些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流露出他们对红军的爱戴和敬仰之情。

  每到一地,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宣传、党史部门都给予我们热情的支持,积极协助我们采访。黎平县委宣传部、党史办的同志连续5天和我们一起,到乡镇、村寨、学校、旅游景区进行采访;剑河县委党史办的同志不辞辛劳,和记者一起徒步往返4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寻访战斗遗址。

  每到一地,当地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努力奋进、艰苦创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振奋。红军入黔第一镇黎平县洪州镇正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镇里的同志兴奋地告诉我们,再过两年,变化会更大;在著名的侗寨肇兴,比利时人史克莱签了30年的合同,租下一民居来开酒吧,首期就付了6年的租金近10万元;在余庆县大乌江镇凉风村,村民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在施秉县牛大场镇,当地农民依靠药材发家致富,摩托车经营点比县城的还多,姑娘的嫁妆中还有农用车,家家户户都开着摩托车、农用车到地里种药,到市场卖药。

  一路上,我们看到,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的“乡乡通”工程已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正在全面铺开,许多农家的屋顶上都安装了“锅盖”,能清晰地收看几十个频道的节目;大多数村民家都装上了无线座机,村里的一些年轻人都用上了手机,有的边远村寨虽然还是沙石路,但路基已经打好,很快将铺成油路。

  我们沿途采访的一些地方,有的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还相对贫穷和落后,但干部群众千方百计谋发展的不屈信念让人敬佩。在黄平县黄飘乡屯上村居住着一位健在的老红军,这位92岁高龄的老人和老伴相依为命,三个儿女因贫困而外出打工无法照顾老人,,村里大多数人也还过着比较贫穷的生活。我们去的时候,看到村里正在修水泥村道。黄飘乡副乡长张再勇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支书黄光文从1998年上任起就一门心思带领村民搞生产、谋发展,1999年,他带领群众修建通村公路,硬是在半山腰上劈出一条路,除夕夜都没休息,如今,这条1.5公里长的路成为屯上村通往外界的惟一通道。路通了致富门路也多了,养猪、种枣、种魔芋都在尝试,之后他又为村里跑来人饮工程、沼气工程、路面硬化等项目,使屯上村面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一个农民的长征
·下一篇:无
·余圆亚、刘令洁、刘瑜晴: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
·特稿:追忆往昔,河南大学生重走长征之路诵党歌——记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重走长征之
·李崎:云南昭通6.5级地震灾区多为红军长征途经地
·特稿:云南昭通6.5级地震灾区多为红军长征途经地
·云南昭通6.5级地震灾区多为红军长征途经地
·刘令洁、刘瑜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记洛阳师范学院“重走长征路“实践队追寻
·特稿: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记洛阳师范学院“重走长征路“实践队追寻足迹,踏遍
·赵秋:献礼八一,脚踏“血色”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实践队“长征路”第二站(组图
·特稿:献礼八一,脚踏“血色”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实践队“长征路”第二站(组图
·刘令洁、刘瑜晴:青山依旧在 埋葬忠骨魂(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