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宁晋风物》,说宁晋县南马庄有一张姓人家,从乾隆四十五年到光绪二十七年,前后长达123年没分家,人口多达一百多口,直到上个世纪文革破旧,才将“七世同堂”的匾额砸烂后而分家。
这在古代叫“合族共居”。自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历代王朝大都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合族共居的大家庭,还给以种种奖励,或减免其赋税,或为之建牌坊加以旌表,甚至皇帝还加以封诰。在与包拯、范仲淹同时的宋代浙江就有一陈姓合族共居的大家庭,家口竟达三千九百多人,被帝王多次封为“义门”,明代方分流全国各地,故旧有“全国陈姓出义门”之说。
倡导合族共居的思想意识,就储存在至今还常用的“贫”和“富”两个字中。“贫”和“富”是一对反义词。所以历代农民革命打的旗号都是“均贫富”。
“贫”字始见于大篆,作。会意字,上部的宝盖,象尖顶房屋形,代表家庭,下从“分”,二者相合以会分家之意。一个大家分成几个小家,就贫穷了。小篆加以改造,作,隶变笔画化作“贫”。《说文》:“贫,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是个会意兼形声字。“贝”指钱财。段玉裁注:“财分少谓财分而少之,合则见多,分则见少。”用分家之意造“贫”字,反对分家,提倡共居之意就凸显出来了。
“富”字始见于金文,作,小篆作,隶变笔画化作“富”。上边的宝盖,是房子的象形,代表家庭。那么,“畐”字的形义是什么呢?宋代戴侗《六书故》以为“畐”即“鍑”的本字。《说文》:“鍑, 大口者。”即大口锅。“畐”字甲骨文作,象形字,下象盛满水的大锅,上象坐在锅上蒸笼之类的炊具。戴侗说“畐”就“鍑”的古字,可谓独具慧眼,只不过,“畐”是象形字,“鍑”是形声字而已。而用形声取代象形,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习见态势。如此大的锅,可供大家族吃饭,与上部之“宀”相合,正会合族共居大家庭之意,合族共居,财产共有,自然家大业大。“财富”“富有”“富裕”“丰富”等语,皆由此而来。分家则贫,合族则富,这就是中华古人的贫富观。
“副”字本义也与分家有关,大篆作“”小篆简化做“”,隶变笔画作“副”。大篆、小篆字皆从“刀”,凡物中分皆用刀,故“刀”表分开之意。例如,分开瑞玉叫“班”,“班”字金文作“”,小篆作,中皆从“刀”。你看大篆是两口大锅中加一“刀”字,表示一家分为两家,各安锅灶做饭了。《说文》:“副,判也。”就是把一家分为两家,分家要财物相等,故用“名实相副”“名不副实”字,分家父母为正,儿子为副,故后世用为“正副”字,如“正职”“副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