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研讨会现场。(中红网杨建国摄)
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院长李伯淳主持。(中红网杨建国摄)
图为民间中医研究者邢树文(右)发言。(中红网杨建国摄)
图为留美归国学者罗扬(左一)发言.(中红网杨建国摄)
中国龙文化专家汪礼贤(中)在发言。(中红网杨建国摄)
中红网北京2015年11月30日电(杨建国)2015年11月29日由新坐标•新起点活动组委会、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组委会等联合举办的,“屠呦呦教授接受诺贝尔奖颁奖后说什么?”研讨会在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华文化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
具本次活动组织者介绍,本次活动是社会活动家、著名学者陈小平先生提出来给屠呦呦写一封建言信引发的!大家围绕着“屠呦呦教授接受诺贝尔奖颁奖后说什么?”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些出席人员认为:屠呦呦老师发表获奖感言中应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中国传统文化输出,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主持人,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院长李伯淳说:“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全中国人都很高兴。我发了一条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证明了李伯淳的预测的微信,点击达到了4000多次。今后中国多方面都会获得诺贝尔奖。人们对中医对中华文化了解不够,借助屠呦呦老师12月10日去瑞典领奖的机会宣传是很有必要的。今天讨论的话题就是这个目的,了解这个目的后大家都思考一下如何有效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一些专家认为,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有喜也有忧,可喜的方面宣传中医,忧的方面按此标准走西化中医中药有效成份之路。
民间中医研究者邢树文老师认为:治病治好了别人一夸很高兴,中国这片国土文化深厚,还有许许多多好成果!目前要多宣传如何让人民群众能够治得起病!
美国回国学者罗扬认为:我们要仔细思考一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价值观。他们为什么在今天把奖颁给屠呦呦老师,屠呦呦老师的发现是在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今天他们应该是想抱中国政府的大腿,那么这样的话,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当然会有帮助了。
中国龙文化专家汪礼贤认为:首先我声明只说四点:这个奖是颁发给中国的,是颁发给中医的,是颁发给屠呦呦团队的,是颁发给屠呦呦的! 得奖的结果一定是团队的,不是个人的!不忘记传统文化的结果!
研讨会上还有许多参会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