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李玉莲穿着过年的红袄,正聚精会神地在石头上画着山水。“在这里过年,特别的安静。就连相邻村庄的鞭炮声,也感觉到是在很远的地方。”李玉莲边说边站起身。“你看,这是我刚创作的‘连年有余’,是画在一块整体门板上的。”可不,你看在整块的榆木旧门板上,有荷花,有青蛙,有莲蓬,有金鱼,生机勃勃,鲜活欲滴。
什么叫世外桃源?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乡村女画家李玉莲来说,28年间住惯了深山,感受着一年四季的自然轮回,享受着每天日出日落的自然变化,聆听者山水间生命的自然吟唱。生物从萌芽到凋零,动物从诞生到衰亡。感悟着大自然的巍峨与神奇,领悟着大自然的风淡云轻。“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找到了童年的乐趣,还找到了生活的兴趣,艺术的雅趣。”李玉莲说。
李玉莲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土湾村人,也是淄川区第五代木板画非遗传承人。自1997年与丈夫孙德军承包了村南的夫子嵧后,吃住都在山嵧里。他们靠山吃山,在近千亩的山嵧里,养养鸡,种种庄稼,栽点时令蔬菜,打理打理树木。
日子在风雨中一天天的成为过往。
近十年来,李玉莲重新拾起童年时绘画的梦想。扎根深山,立足乡村,通过实地观察、写生体验,在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木板画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不仅在旧木板上创作,还以石头、葫芦、匣钵、瓷板、陶瓷等为载体进行创作,根据载体形状,确定绘画主题,精心构图布局,巧绘山水、人物、花鸟、瓜果、动物等各种题材,使载体与绘画相得益彰,惟妙惟肖,被称为“不用纸画的艺术家”。
李玉莲的作品,多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鸡、鹤、虎、狮,荷、莲、梅、松为题材,将老门板特有的质地、纹理、色泽、造型显现的古老沧桑,与画作所体现的、深受传统中国农民推崇和向往的勤劳智慧、忠勇孝善、吉祥如意、和谐美满的寓意相得益彰,集艺术性、观赏性、装饰性、实用性于一体,其艺术形式别具一格。在老门板上作画,变废为宝,既留住了乡愁,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实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度嵌入;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较强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是淄川区乡村美学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又一典范,日益成为淄川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文化名片。
李玉莲创作的木板画《清莲有余》《铁壶》、葫芦画《延年益寿》《雄风图》、石头画《飞天》《哺育》等上千幅作品,为山嵧增添了灵气,拉动了人气。前来欣赏的人越来越多,使昔日寂静的山嵧,成为艺术的气场。李玉莲也成为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会员、淄博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淄川区金牌工匠、淄博工匠、齐鲁最美巾帼手工匠人、中国时代创新绘画艺术大师。
近年来,李玉莲先后在夫子峪创作基地和当地中小学、淄川城区有关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成人及儿童学员3000多人次,培养门板画传承人12名。2021年7月,李玉莲门板画技艺被纳入淄博市妇联在她的家乡土湾村举办的淄博市“为成长赋能”乡村家长训练营培训课程,供家长和儿童学习传承。之后,土湾村委、淄博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先后提供专门场地,供李玉莲在节假日对本村儿童进行木板画技艺传承培训,设假期集训班和日常班。2021年12月,李玉莲被淄川区蓼坞中学聘为“综合实践(板画)辅导教师、校外辅导员”。木板画(老门板画)制作技艺传承群体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