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砚。闫盛霆 摄
淄砚非遗传承人许立荣和他的淄砚。闫盛霆摄
中红网山东淄博2016年9月9日电(闫盛霆、郗文娇)9月9日,在淄博锦川淄砚博物馆的现代展室中,风姿绰约的丹凤朝阳砚、展现齐国古文化的齐风遗韵砚、颇具威风的五龙砚等一方方砚台让人流连忘返。而在展室一角,参观者正凝神屏息参观淄砚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许立荣的创作,只见他正在对手中的文人砚细心雕琢,砚的表面已平整光滑,用手抚之,确如婴之背,完美展现着千年淄砚的风采。
在展厅正中央,一方恢宏大气的“九五至尊砚”夺人眼球。这是许立荣用近两年时间完成的巨作。砚体表面精雕细刻的“九龙五福”腾空在万里长城之上,象征着十三亿中国人民和谐欢畅,福寿同享的大好景象。砚体四周篆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舒同先生题写的砚铭,还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淄砚”二字,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先生题写的砚铭“淄砚来自柳泉乡”。仅此一砚,汇聚了淄砚镂雕、细雕,层次分明,取胜于功的特色。
文房四宝,砚居第一。因其“传万古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流千古而永存”的特性,而被文人骚客置于清斋案头,视若拱璧。产于蒲松龄故乡的“淄砚”,更是因其温润如玉、质地优良而誉满天下,曾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古人赞曰“淄石有铜,足为是真,如金之声,如玉之润,研磨如锉,发墨如油,用手抚之,如婴之背。”宋神宗熙宁年间,大史学家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神宗为奖其劳,亲选珍藏之淄砚一方赐之司马光,慨叹“淄砚逾于琼瑶,一砚价比连城”。清代纪晓岚嗜砚成癖,在81岁时得一淄砚,写诗赞曰:“曼清三窃王田桃,堕而化石沉波涛。水春沙蚀坚不销,圭角偶露惊舟鲛。漉以琢砚登书巢,尚有灵液濡霜毫。”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舒同得一自然叶形淄砚,背镌铭“出齐鲁,若桐叶;临池比绿天,逸思超物外,伴诗书春常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启功先生为淄砚作铭“锋发墨,不伤笔,筪中砚,此第一,得宝年,六十七,一片石,几两履。”左笔书法家费新我得淄砚,叹曰 “一朝慧眼识真趣,常伴笔墨倚窗前”,并为淄砚撰写两条砚铭。著名作家端木蕻良题淄砚铭为“松龄聚脂,秋谷传声,红楼梦断,黉叶春回”,巧妙的将清代三位作家——蒲松龄凝练短文、赵秋谷长于诗歌、曹雪芹编著《红楼梦》联为砚铭,又寓意淄砚的新生。
日前,在许立荣的奔走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淄砚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淄川区继张庄香椿、淄博池梨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唯一的工业产品,千年淄砚的获批打破了淄川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均为农产品的既有格局。
许立荣一手创立的“淄砚斋”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淄砚斋”三字由费新我题写,并留下了“淄砚来自柳泉乡”的题词。淄砚斋用最齐全的样式、最上乘的石材、最完美的品质、最馨香的文化内涵诠释着“淄砚”。质地上乘的珍贵石料经过淄砚斋的精工细作,以“二龙戏珠”、“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多个系列的样式,走上了文人墨客的书桌。淄砚斋还培养出了20余位工匠,挽救了曾日渐式微的淄砚产业,让淄砚得以保护和传承。
淄砚于2016年1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许立荣着手建立民营博物馆——淄博锦川淄砚博物馆,这也是国内唯一的淄砚方面的展馆。该馆于2016年5月10日挂牌营业,旨在收藏和展示淄砚精品,继承和发展淄砚制作工艺,让更多的人热爱、了解淄砚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月,故宫博物院着手收藏淄砚《日月同辉》。
而今,步入淄博锦川淄砚博物馆,就像面对着一本刚刚打开的史书。砚石从幽深的地底被发掘、打磨、雕琢而成现在的模样,他们似乎也有呼吸,也有脉搏,嫣然一笑跨越千年。小小的一方砚,凝结着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分为古代砚、现代砚两类展室,260多平方米的展室中展出着300余方砚台,从明代的龙腾福禄砚开始,至清代、民国以及1960年代以前的现代砚,全面展示了淄砚文化的发展史,对端砚、歙砚、洮河砚等名砚也予以详尽的展示和介绍。处处充盈着的古色古香之味,给人以时光倒流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