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总司令76岁时写的一件楷书作品,雄强刚劲,颇有黄庭坚书法神韵。朱德元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故事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流传,在文化艺术领域也书写下独特篇章。
幼年的朱德在清末私塾求学,当时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被寄望于科举改命。那时的书法练习虽是为科举准备,但也奠定了他的基本功,更种下了艺术的种子。书法训练于他不仅是写字,更是修身养性、锤炼意志之道,这些早年积累对他后来的书法成就意义非凡。
后来革命浪潮涌起,朱德投身战斗与领导工作。在枪林弹雨、艰苦异常的环境下,练字成了奢侈之事。可即便如此,他在紧张战斗的间隙或夜深人静时,仍会抽出片刻让笔成为心灵寄托,默默坚守对书法的热爱。
新中国成立后,环境相对稳定,朱德有了更多精力投入诗词与书法创作。50 - 60年代是其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他61岁时的小楷作品,记录了自己从推翻清王朝到南昌起义等重大经历与感悟,且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展现得入木三分。这些小楷作品中,笔笔皆有“人书俱老”之感。起笔稳健,行笔流畅有力,收笔利落干脆。字势开张,结构紧凑又不失疏朗,中宫收紧而主笔舒展,给人一种正气凛然、刚劲有力的视觉感受。
这种风格和北宋黄庭坚的书法极为相似。黄庭坚书法以长枪大戟、雄浑遒逸闻名,笔力沉雄、气势磅礴,恰与朱德元帅的性格和为人相符。晚年的朱德元帅对黄庭坚书法更是钟爱有加。他被黄庭坚书法里的厚重、铮铮铁骨、宽广博大气度和雄浑遒逸韵味所吸引,这与他内心深处的革命情怀和人生哲学产生强烈共鸣。在朱德元帅看来,“字如其人”,自己钟爱黄庭坚的书法,也是对自身经历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认同与表达。朱德元帅在晚年持续书法创作。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个人艺术修养的体现,更是革命精神与人生哲学的生动呈现。当人们凝视这些作品时,能感受到来自革命年代的坚定、执着,体会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他以笔为器,在岁月长河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传奇,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多元发展增添了一抹厚重的色彩,激励着后人不断追寻革命先辈的精神和艺术的高峰 。他的艺术成就与精神风范,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