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郑律成是一名战士——八路军战士、朝鲜义勇队战士、朝鲜人民军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讴歌者。
父亲出生在韩国南部城市光州。他出生的时候,朝鲜半岛已经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不能讲自己民族的语言。
他的父兄都是爱国者。我的祖父原来在政府工作,因为不想与日本人合作,回乡下租几亩薄田省吃俭用,将孩子们送到私立学校读书。父亲的大哥、二哥都到中国参加革命活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大哥回到朝鲜,被日本人抓捕关押了八九年,后病故。二哥进云南讲武堂学习,大革命时期在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军当中校参谋。他的姐夫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朝鲜爱国者在中国南京创办了“朝鲜革命干部学校”,父亲于1933年跟随三哥到了中国,进入“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到鼓楼电话局搞过情报工作。在这期间,他到上海学习声乐,深得俄籍声乐教授克里诺娃赏识。同时,父亲经由姐夫的好友罗青介绍,参加了南京进步青年发起组织的“五月文艺社”。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摆在父亲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听从声乐教授克里诺娃的引荐,到意大利继续学习声乐;一条,到延安去。父亲毅然选择了奔赴延安,他背着一把小提琴、一把曼陀铃,两本世界名曲集,于1937年10月到了延安。
延安城不大,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在这里,青年们思想活跃,没有森严的等级差别。到处是歌声,唱得地动山摇,群情激扬。父亲生活在如火如荼的环境中,他想吼,他想唱。他日夜琢磨,想写一支歌来歌颂延安。有一天,他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满天红霞,夕阳辉耀着宝塔,春风吹绿了原野,延河畔上,战友们或操练,或上课,或三三两两漫步,此情此景,激发父亲的灵感。他邀文学系的莫耶为他写歌词。莫耶很快写出歌词,父亲在歌词的基础上写成了《延安颂》,并和鲁艺女高音歌唱家唐荣枚一起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唱。
《延安颂》是父亲的心声,也是那一代爱国青年的心声,很多人就是唱着这首歌奔赴延安。蒙古族人民的女英雄乌兰阿姨,在弥留之际曾叮嘱家人:我走的时候你们不要放哀乐,我要听《延安颂》。
父亲在延安时期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比如《肉弹勇士》《保卫大武汉》《百团大战进行曲》等。他还酝酿着要为八路军创作一部大合唱,最终和公木叔叔一起把他们对八路军的无限热爱填进了词,谱成了曲。公木叔叔曾这样回忆父亲创作时的情形:“没有钢琴,连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茬桌子踏步转悠……”
尽管创作的环境如此简陋,但《八路军进行曲》却有着势如破竹、气势磅礴的音乐形象,它和我们的军队一起经历了无数的浴血奋战,并最终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这,是父亲的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