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后,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原西路军将士有63人,他们是:
元帅:徐向前;
大将:王树声;
上将:朱良才、李聚奎、郭天民;
中将:方强、毕占云、杜义德、李天焕、吴先恩、欧阳毅、郑维山、饶子健、徐立清、秦基伟、晏福生、陶勇、程世才、温玉成、彭嘉庆;
少将:王世仁、王定烈、方震、方子翼、吕仁礼、吕黎平、朱火华、任思忠、刘鹤孔、李家益、吴彪、何柱成、余品轩、汪乃贵、宋承志、张力雄、张行忠、陈明义、陈宜贵、林乃清、周纯麟、周学义、赵正洪、赵承丰、姚运良、贺健、袁彬、徐斌、徐国夫、徐明德、黄鹄显、萧永银、喻新华、程业棠、傅绍甫、谢良、潘峰、蔡长元、黎锡福、戴克林、魏传统、况玉纯、幸元林等。
离开军界的省部级以上干部有:
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带领420多人到达新疆,建国后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主席)
西路军总政委陈昌浩(离开部队后曾回老家,建国后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到达新疆,建国后任中宣部副部长)
西路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到达新疆,建国后任商业部副部长)
西路军政治部军人工作部长黄火青(到达新疆,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张琴秋(被俘后被营救出来,建国后任纺织部副部长)
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刘瑞龙(绕道返回延安,建国后任农业部副部长)
西路军卫生部部长苏井观(建国后任卫生部副部长)
总部通讯局局长宋侃夫(建国后曾任湖北省委书记)
对此,李先念在《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中也予以了肯定:“过去中央只批判张国焘和批评陈昌浩同志,不仅没有追究其他同志的责任,而且还充分肯定西路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奋战精神,这是很正确的”[12]。
1958年7月11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朱德到西宁视察,在听取了当地领导同志关于西路军失散人员情况的汇报后,曾作出指示:
对(西路军)这些失散同志的生活和工作,政府应该想个办法,予以解决。
(这些同志的失散和被俘)他们没有错误。当时战斗打得很激烈,很艰苦,损失很大,光师级以上的指挥员就牺牲不少。
对牺牲的和失散在青海的同志,你们一定要搞清他们的情况。把牺牲同志的情况搞清楚,师军级指挥员,每人要写出个简历材料,如姓名、年龄、籍贯、职务、牺牲地点、时间、表现;把失散后活下来的同志调查登记起来,如果没有重大叛党的行为,都应该承认他们是红军,生活上要给予照顾,安排适当工作。
(对马步芳杀害红军的)万人坑要好好清理一下。还应将马步芳如何杀害红军的罪恶记下来,纪念革命烈士,教育子孙后代。[13]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失散人员身份履历的核实和生活安排安置,是全国范围内带普遍性的问题而不是局部性的问题,并不只是“西路军”存在,就是包括中央苏区中央红军在内的各路红军中也都存在。这类问题处理和落实,政策性很强,调查、核实和落实的工作量和难度也相当大。在国家财力并不富裕的时代,这些工作都是很难做到尽如人意的。
《星火燎原》和《红旗飘飘》是笔者上小学时的启蒙读物——正是从那个时候起,笔者开始知道了“西路军”,知道当年这样一批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转战历程。而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天焕将军在《走出祁连山》中那个经历失败后的悲怆之句:“谁能相信这是红军的队伍?谁能相信这支溃不成军的队伍,主要成员就是当年使敌人闻风丧胆的红三十军呢?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14]”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笔者就把他们镌刻在了自己心灵中的英雄星座上了!
20多年后,当西路军“蒙冤”、“平反”之说沸沸扬扬之时,笔者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呀?”
注释:
[1]《铁血西路军——从〈惊沙〉说到西路军的悲壮历史》中陈铁键语,《北京日报》2011年3月28日第20版。
[2]张国焘《我的回忆(下)》第505~第510页,东方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徐向前关于红四方面军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问题的讲话(节录)(1982年8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下)》第24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欧阳毅《关于西路军问题》(1937年9月26日手稿),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5]《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㈠》第71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6]《原西路军总部作战科长潘同在迪化会议上的发言(1937年12月11日)》。
[7]《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第21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8]《气壮山河——红西路军远征记》,《红旗飘飘》第10辑第7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1月版。
[9]《中央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1937年3月31日)》,《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95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0]《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原四方面军干部态度问题之指示(1942年7月2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1941~1942)》第405~第40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1]《关于应注意提拔原四方面军干部的批语(1949年12月4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1949.10~1950.12)》第17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12]《李先念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1983年2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下)》第26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13]《朱德关于安排西路军失散同志生活和工作的指示(1958年7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下)》第22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14]李天焕《陷入绝境之后》,《红旗飘飘》第3辑第22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7月第1版;李天焕《走出祁连山》,《星火燎原》第3辑第444页(丛刊第9期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