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杨春书画印工作室”暨杨春书法教育基地揭牌启动仪式,在该县南辛店乡前大槐树村举行。杨春,邱县前大槐树村人,邱县籍全国书画、篆刻名家。工作室暨书法教育基地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南辛店乡前大槐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活跃农村文化氛围。
启动仪式由河北省邱县县委宣传部主办,邱县美丽乡村办公室、邱县南辛店乡承办。
链接:
邱县籍全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杨春在京举办书画篆刻展
2017年4月21日上午,杨春书画篆刻展开幕式在北京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行。杨春,字秀发,1971年7月生于河北省邱县。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王冬龄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省书法考级中心培训教授、河北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讲师。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北京金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旭派电源有限公司、南京六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传承与经典系列展(书法专场)之一。展览自2017年4月21日持续到4月25日。
展览期间,平恩邸报对邱县籍著名书画杨春进行了专访。杨春分别畅谈了“我的书画篆刻生涯”、“题写邱县县城‘兴邱市场’”、“我的书法、国画作品解析”。以下为专访笔录:
我的书画篆刻生涯
我从小喜欢就写写画画,直到今天一直坚持没有间断。1986年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中专院校河北邯郸陶瓷工业学校,即今天的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在中专学习这四年,我对练习书画特别用功,每天都坚持练,而且也有老师指导。1990年中专毕业后,我分配到老家邱县农业开发办公室工作。工作期间,我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练书法、画画了,尤其在书法上下功夫功更深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感觉到公务员工作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还是希望能走上专业的书画的道路。所以就萌发了考专业书画院校的愿望。于是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过几年不断努力,终于在1999年考上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走上了专业学习书法、国画、篆刻的道路。
在杭州求学很长时间,一直到2009年研究生毕业。毕业后我分配到了河北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做老师。这样,我终于是走上了专业的道路,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也就是说把自己的爱好和职业重合起来,我觉得这一点是我感觉比较幸福的。
接下来就是陆续地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像2009年12月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了“空谷传声——杨春书法展”、2012年12月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举办了“信道抱真——杨春书画篆刻展”等等。展览了几次后,也想有机会到北京举办一次个人展览。恰好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收藏快报》社、北京金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要联合举办书法名家的邀请展,所以这次就有机会来到北京举办这次展览。
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展览,因为有大家参加,像著名书法家、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王友谊、张锡庚等都过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也是借这次展览向大家作一次汇报,向关心我的师长、朋友们做一次汇报,借机向大家讨教。这次展览的书画、篆刻都是我三、四年以来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一是请大家批评指导,二是自己也作一次回顾。
一边欣赏其他大家的作品同时,反思自己的作品,不断地调整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我觉得这次展览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我就已经比较欣慰了。
题写邱县县城“兴邱市场”
1999年我中专毕业回邱县参加工作,当时工作之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投入到自己的书画的爱好上,尤其是书法用的功夫还是非常大的。那几年在我们县里也是为大家所熟悉,书法也为一些朋友所喜欢,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等就来找我来题写牌匾。“兴邱市场”、“统泰美食城”、“高科饲料”、“白天鹅大酒店”、“邱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这些牌匾都是当年我所题写的。像“兴邱市场”,当时要求字体要大,但我一时还找不到大的毛笔,所以就找了一块布,把它团吧团吧粘着就写出来了,此事在当时也是传为笑谈。
我的书法作品解析
杨春在介绍自己的书法作品。(布铁威摄)
这件大作品(见上图),是我最近创作的作品。因为篇幅比较大,它是由两张八尺整张的宣纸拼起来的。因为篇幅大,在画案子上写就写不下了。所以就转移到地上,把毡子铺到了地上,然后自己弯着腰在地上写。大草注重的是整体的气势。写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一气呵成。因为是大字大笔,大笔就没有小笔那么精致、那么劲道,所以大字更要看整体的气势是不是贯通、是不是流畅。写的过程当中基本上凭感觉在写,这也是考验基本功是不是扎实的时候。具体写的时候就是一种潜意识在支配着你,一写下去就是一气呵成、一气到底。
写的时候,因为墨刚蘸上去,刚开始字体浓重、滋润、饱满。写草书速度讲究一气呵成,随着连贯性的书写,写着写着墨越来越少,干笔、枯笔就出现了。枯笔出现,写大字是避免不了的。枯笔也分好、坏,质量高低。如果功底扎实,相对来说笔力比较强劲,而且是笔锋能裹得住。虽然是粗重的枯笔,但是笔锋依然是非常的凝聚、神聚。
再一个就是浓淡枯湿的对比,其实也不是事先所能设计的,都是在创作过程当中潜意识的支配,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像这幅书法作品书写的时候,我弯着腰在地上,旁边还有几个同学帮忙端着几个墨盘,我移动着往下书写。所以,整个过程虽然不是太长,但是它体现出了作者内在的、私底下的功夫,这种功夫可能是几十年才能达到的效果。
草书,是我比较喜欢、而且也是我花的时间最多的书体。因为草书是最难的书体。它书写的速度最快,在快速的行笔当中还要把握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它的字形结构、章法的协调、点画的质量、墨色的浓淡枯湿等,这些诸多的因素,在快速的行笔当中还要能把握的好。整体还要协调一致、浑然一体,所以难度非常大。所以写大字,既要有多年的丰富积累,又要有写草书的性情,这两者是缺一不可。而且还要加上体力也要好。写大字、弯着腰在地上写是非常累的。这幅作品写下来,效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希望大家多批评吧。
我的国画作品解析
杨春在介绍自己的国画作品。(布铁威摄)
竹子是我平时比较喜欢画的题材。因为画竹子的用笔跟书法的用笔是相通的。从宋代文化兴起以来,竹子向来被文人墨客所喜欢,像苏轼、赵孟頫、文同、夏昶、郑板桥等文人、画家们都非常喜欢画竹子,而且也积累了非常好的技法和经验。因为竹子画起来是直抒胸臆,速度相对也比较快,能够直接体现一个人的书法用笔的功底。因为我是练了多年的书法,也非常喜欢画竹子,我觉得竹子非常能直接地表达一个人的意气。所以平时画梅兰竹菊比较多,而竹子就是其中画的最多的。
这幅是六尺整张的一幅大作品(见上图)。作品中下边画的是太湖石,瘦、透、皱,这是太湖石的特点。太湖石后面是一丛竹子,竹子从左上角往上延伸,这是“节节高升”的象征。竹子还有竹报平安、君子的象征,东晋的王子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北宋的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都体现了文人的志趣高雅。
竹子画起来比较难。兰竹都是比较难,有“一世兰半世竹”之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画兰花可能要练一辈子,而画竹子可能是练半辈子。兰竹是无人画里比较难画的题材。竹子的难,一个是难在用笔,这考验一个人的书法功底是不是扎实。再一个就是难以穿插。竹叶之间的穿插、疏密浓度也是比较难的,画不好容易出现各种弊病。我画竹子比较多,经过这几年的积累,相对来说在这些题材里是比较熟练的。画竹子,题字也要与竹子相互协调,这也是要画者书法的功底。我意图把书法用笔用于画竹子,同时在题字上能够与竹子相互配合起来、协调起来。相对来说这幅作品还是比较成功的,欢迎大家多批评。
北京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2017年4月21日至4月25日,杨春书画篆刻展在这里举行。
杨春书画篆刻展。
杨春在自己的书画篆刻展上。
杨春在自己的书画篆刻展上。
杨春与妻子张楠在“杨春书画篆刻展”上。
杨春在自己的书画篆刻展上。
杨春的书法作品。
杨春的书法作品
杨春的书画作品。
杨春的书画作品。
杨春的书画作品。
杨春的书法作品。
杨春的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