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会长王中江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道家作为一种古老的思想资源,能为现代社会提供哪些独特的价值和生活智慧?
王中江:道家是一个广泛和丰富的概念,先不说它历史悠久的演变,单说它的早期发展,从它的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到之后的庄子学派和黄老学派就有多种形态,其思想资源丰富多彩,能为现代社会提供的独特价值和生活智慧也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帮助我们过一种好的生活。这个生活的重要特征是遵循理性而生活。道家内含着非常深厚的理性之道和理性生活的原则。这主要是源于老子和庄子的创造。庄子《养生主》篇对人的一个教诲是:一个人只要遵循了不好名、不过度和中道的理性原则,他就可以护养好自己的身体,健全自己的生命,保持心灵的愉悦,享有天年之乐。在《秋水》篇中,一直向北海若追求“大道”的河伯,最后问“道”的可贵究竟在什么地方。北海若告诉他:彻悟了大道的人,他一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他一定明白权变,明白权变的人,他一定不会让外物来伤害自己。这不是因为他的身体有什么超常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能够避开它们,他能够辨别安宁和危险。老子的生活理性是“善摄生”,即善于过一种避开各种危险的好的生活。《老子》第七章用七个“善于”,表达了合理的、好的选择和行动的理性:居住要善于选择地方,心灵要善于保护虚静,施与要善于合乎仁德,言谈要善于恪守信用,从事政治要善于治理,做事要善于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活动要善于选择时机。
从好的生活即理性的生活来看待司马谈所说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可以说道家使人保持的是理性的专一。道家的“道”很高远,但它非常朴实和有用。借用《管子·白心》的说法:“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
澎湃新闻:转型期的中国,经历着一波波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尤其是儒学,可谓轰轰烈烈。相比之下,道学安静许多。同样作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道家与儒家是什么关系?
王中江:在迅速转变的当代中国,我们正经历着各种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得到了空前的认同和复兴,中国新文化创造的意志变得愈来愈坚定。但在这种认同和复兴中,在中国新文化的创造中,儒家及其文化,整体上确实获得了十分显要的位置,而老子、道家和道教文化的影响远远还没有达到它所应有的地位。历史上,儒道两家一方面相互批评,一方面相互影响。从它们的不同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哲学和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传统,并分别塑造了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不同方面。中国文化如果缺少了道家,它就失去了许多情趣。
澎湃新闻:您同时还担任了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是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识地推动儒道对话?
王中江:在文化和思想发展上,深刻和高级的相互对话和批评都是建设性的力量。历史上,儒道就有各种不同方式的对话和批评。正是由此,两者都得到了发展的力量。中华孔子学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孔子、儒家传统和学说的研究,但它不能无视同它相互激发和竞争的老子和道家,在两者之间展开对话,既是儒道关系历史研究的一部分,也是通过两者的高级融合产生思想优势的重要方式之一。
澎湃新闻:“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的名称中采用了“老子学”,而不是“道学”或“道教”,请问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中江: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的宗旨和目标不限于老子学和老子文化方面,它是以老子为象征来贯通道家和道教的世界。作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作为诸子百家的道家或道学,作为宗教的道教,它们有很多不同,我们可以分别研究它们,但它们又有整体上的统一性和一贯性,我们同样要加以研究。不管在什么意义上,我们都需要一种联合。 事实上,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这种联合。从老子的故乡鹿邑周口,到老子的主要活动地洛阳和老君山,从中国道协和地方道协,从大学到研究所,从学界到商界,研究、传播老子学、老子文化及道家、道教的各种力量被凝聚了起来。对于推动和促进老子学及道家、道教思想的研究和传播,对于促成老子及道家、道教的学说、智慧和精神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这种联合意义深远。
澎湃新闻:目前国内关于道家或道教的学会、协会、研究机构等种类繁多,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的特色是什么?
王中江:说到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的某种特色,一是要尽量实现各种力量的凝聚。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道家和道教方面的机构。但整体上,一方面,它们同儒家相比还是少得多,另一方面,它们相对还是比较分散。我们希望联合起来从整体上来推动老子学、道家和道教的研究,在老子、道家和道教这一大概念中展开对话和讨论。
第二个特色是旨在进一步推动、提升老子学、道家和道教研究的同时,也努力推动老子、道家和道教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当代世界哲学的一个转向和趋势是,哲学不再安逸于单纯地教导人们如何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人们也不是单纯地接受这个世界的知识和信息。哲学必须在改变人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在转变自我和和心灵中发挥作用,简言之,它必须在促成人们过上一种好的生活上发挥作用。对老子、道家和道教的关怀,我们也要将它作为生命的学问去关怀,要从实践和塑造自己的生活上去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