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周生于1950年1月23日,福建省寿宁县人。1958年至1961年就读于北京育英学校;此后随父赴福建,就读于福州市鼓楼中心小学与福州市第一中学;1977年至1984年在厦门大学历史系学习,取得学士学位及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即现在的台湾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职称教授。
1987年3月起,范希周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福建省台湾研究会副会长、闽台高校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等职。
范希周毕生致力于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的研究,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治学严谨、博学多才,对台湾历史、政治、经济形态以及两岸关系有着独创深刻的见解,被誉为“最具国际观”的台湾研究学者,他的学术观点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每逢两岸关系和台湾局势发生重大事件,他的见解总会受到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他发表了《新世纪初的国际环境与美国的台湾政策》、《现阶段民进党大陆政策分析》等数十篇学术论文;主编出版了《台湾研究论文集》、《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等多部学术著作;还经常接受美国之音、英国BBC、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亚洲周刊》、中国新闻社及诸多台湾媒体的采访。
他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和台湾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台湾政治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秉持“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宗旨引领全所的对台研究工作。他主持完成的调研课题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委托单位的高度肯定与重视。同时,他还十分关注所内各个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为培养对台研究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由于他的勤勉工作和付出,才使得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公认的全国台湾研究重镇。
他积极促进两岸交流,以高尚的品德和率真的人格魅力,结交了大批台湾各界人士,增进了台海两岸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还多次受邀赴美国、日本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参加各种会议,与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和人士建立起了广泛联系,在国际场合宣扬祖国和平统一对台方针政策。
他于2004年10月31日英年早逝。对此,台湾《中国时报》发表消息,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带头人范希周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海峡两岸学术界得悉范希周去世的消息后都纷纷表示震惊与痛惜。福建省领导汪毅夫闻讯看望了家属,为福建省失去一位研究台湾问题的著名专家表示惋惜;国台办、福建省台办、厦门大学的领导都对范希周的逝世表示哀悼。
范希周在研究院是淡泊名利的好领导,在学校是治学严谨的好导师,在家中是有情义有担当的好儿子、好丈夫及好父亲。他所在的育英十一届二班的同学还记得他入学第一天从椅子上跳过的身影;男孩子们玩骑马打仗,回回是他当大马;他健壮、敏捷还很聪明。
别了,我们的老同学,大家都记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