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播报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2014-08-07 10:04:01
作者: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 张沱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四、路径与手段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想取得成功,一厢情愿难以奏效,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中方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主动塑造的精神,并要通过渐进细致、多样化的工作,促使美方坚定与我共同探索的意愿。中美双方可能采取哪些做法把这一探索推向前进呢?下面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与建议。

    1、作为创议者,中国要以身作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不争霸、不搞军备竞赛、不结盟(指不建立军事同盟)等一系列基本政策,坚持“安邻、睦邻、富邻”的周边政策,努力实现自身软、硬实力的均衡发展,带头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

    2、中美要正视近年来两国战略互疑上升、双方均实行“两面下注”和“两手对两手”方针的现实,将减少误解、误判,有效控制分歧,防止两国关系出现较大波动作为首要目标。当前,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美国亦应对中国的军力发展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估。

    3、要大力加强两国间的危机管理,加强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国际安全危机合作,有效应对相互间的潜在危机和可能由第三方造成的危机。包括危机防范和危机管控在内的危机管理是中美双方“斗而不破”,“不冲突、不对抗”的重要保证。危机管理既是博弈又合作的过程,双方有很多事可做。

    4、要大力加强中美两军新型关系的建设,努力改变两军关系长期滞后于两国总体关系的局面。两军必须坚持开展对话交流,加强信任措施建设,开展一切可能的合作。只有这样,中美两军才能在准备应对最坏前景的同时努力争取较好、最好的前景,从而逐步增加互信,形成与两国新型关系相适应的两军关系。

    5、中美两国应通过博弈、磨合,争取在两国接触最多的亚太地区首先建立起双方兼容并存、良性竞争、合作为主的框架。其中,特别是要解决好中国从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变的问题。美国应支持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美及地区内的其他大国应共同为维护太平洋、印度洋海上通道的自由、安全、通畅做出贡献。

    6、中美要努力在一切有共同利益或利益契合点的领域、特别是在经贸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双方的合作还应逐步扩展到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的全球公域(除海上通道外,主要指太空、网络领域),这一点十分关键。不妨预言,未来两国的全球公域安全关系状况很可能将决定双方总体安全关系的走向。

    7、在坚持和深化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亚太事务磋商等90多个双边对话机制的同时,中美双方应进一步扩展对话领域,包括开展双边外空对话、战略稳定对话(核对话),加强双边网络安全对话;还应考虑逐步开展一些三边安全对话(如中美韩、中美印、中美日等),为中国与美国为主导的亚太双边军事同盟之间开展对话作出铺垫。

    8、在更多地承担国际义务的基础上,在国际与地区多边机制中,中国应努力加强与美国的协调与合作,同时积极增加中国的话语权和制度与规则制订权,与美国进行软竞争、良性竞争。这将是两国关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9、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好台湾问题;坚持民族团结、加快经济发展,解决好新疆、西藏问题;坚持和平谈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好与邻国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首先将有利于中国的强大与发展,同时也将有益于减少中美摩擦,为构建两国新型关系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总之,中美两国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并将之付诸实践,标志着中美关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共识是两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作出的战略定位,为双方的未来探索与努力确定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一项战略决策,而非权宜之计。两国政府与民众、两国研究界与公共传媒应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携手努力,坚定不移地将其推向前进。

    当然,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过程将充满斗争与曲折,并可能历时长久,但双方都不应为之所惧,更不应为一时一事的风浪所干扰,动摇探索的决心。只要两国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使双方的合作、协调、信任日益增加,让双方的冲突、摩擦、怀疑愈益减少,“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就可能实现。这一探索的成功,不仅将造福中美两国人民,而且将造福世界人民。

    (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安倍私下会见胡德平谈了些什么?
·下一篇: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中秋夜雨
·辉煌60周年·竞相绽放的五朵鲜花——记家乡的五位女少数民族企业家(组图)
·同庆胜利日 共圆中国梦——记9月7日育英校友与南京红后代联谊会的联欢活动(组图)
·永遇乐·阅兵日念双亲
·破阵子·九三北京大阅兵
·北京八一校友会和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的代表前往三零五医吊唁汪东兴同志(组图)
·歌声带给我们力量(组图)
·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代表吊唁万里同志(组图)
·育英学校2015年中考喜报
·北京合唱协会关于开展向宫海燕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