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难忘母校
难忘的回忆 真诚的感恩(组图)
2014-08-11 10:34:29
作者:黄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育英合影留念

参观校史展

与学弟学妹座谈

我们都是育英的同学

与中联部的叔叔阿姨合影留念

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左2)在曾任中共与马共的联络负责人黄薇(左1)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育英学校(原中直育英小学)从1954年开始陆续有一些特殊身份的孩子来这里就学。在那个时期,同学之间互相不打听也不知道谁的父母是多大的干部,顶多知道谁家是什么机关大院的罢了。而这些特殊身份的孩子,有些人觉得他们像华侨,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中央联络部送来上学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世的变迁,这些有点神秘的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成了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而他们的真实面貌和经历近年才为大家所知。原来,五十年代初中国虽刚解放不久,在当时共产国际的大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支援各国在反共政权下英勇奋斗的兄弟党同志。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些东南亚共产党领导人的后代就被安排在北京育英学校上学。这些学生跟大家没什么不同,住校期间经历了供给制、三年“自然灾害”及以后的“文革”。但是在“反帝反修”如火如荼的年代,他们确实又经历了和我们大不一样的生活。你不会想到,和老三届岁数相当甚至更小的他们,比我们更早的穿上了军装,接受了部队军事、医护方面的学习,甚至在越南河内经历了美军B-52的狂轰滥炸,后来又在他们祖国的原始森林中与反动当局进行着殊死的游击战争。在中国被多次政治斗争折腾得出现信仰危机之时,他们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却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唱着中国的革命歌曲,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擦着冲锋枪,幻想着有一天能走出丛林,实现民族统一的大业。一个在301医院护校毕业的女同学说,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军人象她们那样穿过中国军队及东南亚四个国家游击队的军装;一个男同学说,他们在艰苦的游击战争中吃到过数十种原始森林中的珍稀动植物,……。经历了残酷的追杀、叛徒的出卖和缺医少药的生存考验,仅马来亚共产党的游击队就从三千多人剩到一千二百多人。终于,世界格局出现了变化,八十年代中共和某些兄弟党的关系划了句号,而马来西亚、泰国的政府也和游击队停战并和马共签订了和解协议,善后事宜得到圆满的解决,马共从此解散。我们这些九死一生的同学有的回归社会在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地工作、生活,当时经毛泽东批准到湖南长沙设立秘密电台的一些同学也有的离开了中国,有的嫁娶了当地人,留在了国内。

    然而,再多难忘的回忆也少不了在少年时期经历的一切。2008年11月7日是北京育英学校的60周年校庆,二十多位前马共、泰共领导人的后代(参加缅共的同学据说全部战死)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北京,在同学们和母校的安排下见到了亲爱的老师和同学。11月6日晚,一些先到的同学在育英同学会田野、潘平和当年中联部负责马共事务的“黄薇阿姨”之子黄坚陪同下参观育英学校并和住宿部的师生座谈联欢,11月7日参加了育英同学会主办的校庆纪念活动,11月8日参加了育英学校校庆庆祝活动,11月9日参加了与中联部曾照顾过他们生活的叔叔、阿姨的联欢活动。每当同学们唱起育英早年的校歌“小小的叶儿哗啦啦啦啦,育英学校是我的家……”,心里头就会荡漾出幸福童年的回忆,毕竟中国共产党在当年给过他们无微不致的关怀、照顾,育英学校的老师阿姨给了他们“最正统的理想教育”。踏进校门第一眼看到的朱德题词“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影壁,毕业时在挂有毛主席题字“好好学习”的大礼堂前合影,都成了同学们永生难忘的记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忆念敬爱的高而全老师
·下一篇:育英小学怀旧
·中秋夜雨
·辉煌60周年·竞相绽放的五朵鲜花——记家乡的五位女少数民族企业家(组图)
·同庆胜利日 共圆中国梦——记9月7日育英校友与南京红后代联谊会的联欢活动(组图)
·永遇乐·阅兵日念双亲
·破阵子·九三北京大阅兵
·北京八一校友会和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的代表前往三零五医吊唁汪东兴同志(组图)
·歌声带给我们力量(组图)
·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代表吊唁万里同志(组图)
·育英学校2015年中考喜报
·北京合唱协会关于开展向宫海燕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