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电文十三】
陆军新编第二军《剿匪概述》(节录一)
十一月三十日,我对皇城、俄博之线特别警惕,防匪窜青,我右翼军在凉州西四十里铺一带与匪激战。
我军见匪化整为零,随处乱窜,恐匪窜青,防线辽阔,不易扑灭,即将皇城、大马营滩、扁都峡、俄博之线调遣部队,特别警戒,防匪窜青。此时有匪一股又在凉州城西四十里铺与我军激战,我骑五师师长即令马元海部协剿,并我各路军因尾追残匪过凉州时,即与骑五师师长乘便开军事会议,讨论进剿计划,颇周详,并决定派韩起禄旅为右路军,马炳臣旅为左路军,马元海旅为中路军,向西窜之匪追击,同归马元海指挥。此时,匪大部已窜至西四十里铺,同时接得我右路军之通告,见匪之密集队,约有三千余人,向我军阵地方面移动,并在各高地筑有坚固之防御工事,且东西调遣甚为忙碌,当饬我阵地各官兵加紧修筑工事,增构交通壕,妥为戒备,严密搜索,以便迎头痛击。
次日拂晓,先以大炮向匪阵地猛烈射击,毁其工事,并以重炮轰击,使匪后防不得活动,继用步兵向匪阵地逼近,威胁匪阵,至十时许,匪以密集队形攻我阵地,前赴后继,节节向我进逼,我警戒阵地守兵不得已退回阵地,以大炮掩护,坚固防守,意于经过相当时间,匪力用尽成为疲乏之状时,我再用力攻击,收效较多。惟匪之来意颇奢望,是以猛烈挣扎,作困兽之斗,继见其另一部向我右翼韩起禄旅阵地猛烈攻击,我军静伏壕内迎战,俟匪精疲力竭,我军乃由壕内一声喊杀,冲入敌阵,战至最后,短兵相接,完全肉搏。迨后,匪渐不支,即调集后防匪部加入作战,亡命攻击,双方混战。至十一时,我亦增援军,出奇兵,加力围剿,匪则出其不意,死伤枕籍,我获枪一百余支,并各种战利品颇多。于是,西四十里铺以及附近各堡寨之匪,完全又向永昌、山丹一带西窜。
【电文解读】
这是陆军新编第二军《剿匪概述》一部分。
1936年11月30日,我大军发现共匪化整为零随处乱窜,为了阻止共匪向青海方向逃窜,因青海地域辽阔防线很长,如果共匪逃窜到青海就很难剿灭了,我们马上在通往青海必经之地——皇城(永昌西大河)、大马营(永昌新城子镇地域)、扁都峡(民乐县)、俄博(青海)一线调集部队加强警戒,防止共匪向青海方向逃窜。其时有一股共匪在凉州城西四十里铺与我军交战,战斗十分激烈,我骑五师师长马步青命令前线总指挥马元海部协同围剿,我军各部在尾追共匪经过凉州时,与骑五师师长马步青趁机召开了军事会议,详细讨论剿匪计划,部署相当慎密,决定派遣韩起绿为右路军,马炳臣旅为左路军,马元海旅为中路军,追剿西窜共匪,各部大军由总指挥马元海统一指挥。此时,共匪大部分人马已经西窜到凉州西四十铺,接近我右路军,我们发现共匪大部队,约有3000多人,向我阵地移动,并在各个战略高地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且东西调遣人马十分忙碌,我们按照总指挥的要求也加紧了修筑工事,增设了战壕,加强了警戒,严阵以待,以便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