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西路军鏖战永昌》(二十)
李新国同志《在西路军的艰苦历程》:红九军战斗在永昌
夜幕降临了,我红九军悄悄离开古浪城,昼夜兼程赶往永昌,去与三十军会合。
我军到达永昌时,红五军已进到山丹,西路军的部署已形成一条长蛇阵,从永昌到山丹绵延100多公里。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蜂腰部,南北仅宽40多公里。南靠险峻的祁连山,北临龙首山,翻过龙首山就是长城外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西路军总部的意图是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这种设想完全不切合实际。因为这里地形狭长,南有祁连山的阻挡,北龙首山及沙漠地带的限制,既无回旋的余地,又无群众基础,难以立足,特别是地形对我军步兵活动很不利。
在我军离开古浪开往永昌的路上,敌人就一直追击着我们,我们刚刚进驻永昌城,敌人也紧跟着到达永昌。我九军与三十军八十九师会合后,我军的兵力略有集中;但敌人同样也增加了兵力,这时集中了近十个旅的人马,另有胡宗南的一个师作预备队,不论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均占绝对优势。原先我军在城外还部署有警戒部队,因为不断遭到敌人袭击,消耗太大,后来也撤回城内了。我军与西进部队的联系,也被敌人切断了,我们孤军坚守着被敌人层层包围的永昌城。
敌人的攻击一天比一天激烈,空中的飞机和地面的炮火不断地向永昌城里轰击,我驻城内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也遭受伤亡。尽管全体指战员粉碎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守住了阵地,并与敌人对峙了半个多月,但是,部队严重减员,城里所有的庙宇空房都住满了伤员,因为缺医少药,对伤员的救护工作也十分困难,许多伤员因无药医治而牺牲。尤为困难的是守城部队没有弹药,用刺刀和石头对付敌人的枪炮也不是长久之计。
12月中旬的一天早晨突然传来“西安事变”消息,说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活捉了。战士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这个不抗日专打内战的卖国贼没有好下场,非杀了不可。”这时,军政治部的敌工干部到前沿阵地向敌人喊话:“不要打了,你们的主子蒋介石被活捉了,咱们都是中国人,不要再打内战了,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领土上赶出去,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吧!”敌人的士气虽有动摇,但顽固的敌人边骂边向我打枪。就这样,双方对峙着,时打时停,但大的进攻战逐渐减少了。
1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又传来命令说,每人准备八天的干粮,要回师古浪,并有东北军于学忠部队迎接我军到兰州驻防。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全军指战员立即欢腾起来,喜笑颜开。有的说:“这是抓住老蒋,他被迫承认我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结果。”还有人说,“这是我们企盼已久的,抗日挽救中华民族的目的终于达到了。”正当全军整装待命,准备回师古浪城时,突然又从总部传来通知说,不走了,要部队回原驻地待命。
当天夜里,就开始动员了,提出的口号是:“坚决消灭敌人,完成西进任务,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红军指战员听到这个动员后,静悄悄地默不作声。大约在永昌停留了两三天,才接到行动的命令,各部队安排好重伤员,轻伤员凡是能走的,都随部队作好突围的战斗准备,向倪家营子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