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研学旅行往往与目的地‘在地文化’与资源紧密相关,应该是较为个性化或差异化的产品,但受制于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一些研学旅行产品会出现同质化或是重游轻学、只学不游等情况。”张杨告诉记者,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问题,需要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等多方协调,共同解决,“规范化是保障研学旅行服务品质的前提”。
张卓然以对接过的承办方为例说,最早一些承接研学旅行项目的基地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用电用水条件”。“遇到目的地是荒郊野岭的情况,我们会自己带上柴油发电机出发。”她说,整个行业的规范化首先是资质标准问题,“包括研学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问题,还有承办基地、营地的资质认定问题。”
*素材来源于《中国青年报》,记者朱彩云,阮云天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