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参观完后,还作了“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要指示,这对我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年8月,结合纪念建军80周年,由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我馆承办的《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大型巡展,目前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届时在全省乃至华北大中城市巡展。㈤、表演文艺节目。1990年我馆组建了“八路精神宣讲小分队”,同时组织战史研究人员将八路军抗战的珍贵历史片断编排成文艺节目,让小分队深入乡村田野、机关厂矿、部队院校,通过歌舞、相声、小品、演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层面地宣传伟大而永恒的八路精神。同时,我馆的文艺小分队还派出参加郑州、太原、邯郸等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促销活动,助兴表演节目,宣传了我馆的知名度。到目前为止,我馆小分队共演出400余场,受到各地观众的一致好评。㈥、特色活动项目。除参观固定展览之外,我馆近年来还结合新建馆所,新推出了许多有观众参与互动的特色活动项目。这些具体项目主要包括穿八路军服,荷枪实弹,参与打靶、投弹、以及“攻占凤凰山”军事演习活动;住八路军兵营,吃抗战饭,观看抗战题材的影视片;参观以幻影成像“鬼子进村”为主景的八路军窑洞战景观;游览凤凰山碑林公园,观赏既有书法艺术又具丰富文化内涵的八路军将领题词碑林;瞻仰高耸云端的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等,通过风景观光,陶冶广大观众的情操,激发他们弘扬八路精神、矢志振兴中华的远大志趣与理想。㈦网络宣传。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也成为革命纪念馆的一种时尚方式。我馆从1994年建立自己的网站以来,精心设计网页,策划宣传内容,具体设立了本馆概况、光辉历程、文物史话、英烈传记、文博论坛、红色庆典、基地风采、未来展望等栏目,竭诚为全国广大观众和网友服务,如今观众一打开www.balujun.org,一个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网上八路军纪念馆就会浮现在你的面前,据统计,我馆网站的年平均点击人数已达到100万人次,并且与全国200多家大型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实行友情链接,共展红色旅游景区的宣教风采。此外,图书出版、会议促销、影视广告、车身广告等手段,也是宣传我馆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手段。
五、加大培训力度,塑造精明强干的员工队伍
俗话说:济大事,人为本。要建设高标准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就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建馆初期,我馆的人才队伍力量弱,员工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普遍偏低,而且由于人员少,从没有细分科室,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严重制约了我馆红色旅游发展的前进步伐,为此从1988年开馆以来,我们十分重视被称作“立馆之本”的人才战略,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办馆理念,不仅员工数量得到逐年增加,而且通过“走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等多渠道的培训学习,广大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强化和锻炼,大都能在自己从事的部门工作中爱岗敬业,独当一面,这就为我馆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㈠、战史研究队伍。建馆初期,我馆的战史研究队伍相对薄弱,后来随着二期扩建工程的开展,我馆专门抽调了有丰富研究经验和较高写作能力的同志,进一步充分了战史研究力量,特别是通过这次大型扩建改陈工程的实践与锻炼,涌现出了从主撰景区红色旅游基建方案、八路军抗战史陈列细化提纲到文物配置和图表设计大纲、主馆解说词和重点讲解故事集等一条龙全程主笔的复合性人才,这为今后我馆独立从事八路军抗战史专题研究课题和承办大型展览奠定了基础。㈡、宣传讲解队伍。讲解员是我馆景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主力军。为此,我馆在选拔、培养讲解员过程中,不仅注重了她们的文化历史知识和普通话讲解能力,而且还注重她们的演唱、舞蹈表演能力。至今为止,我馆已发展到20名讲解员,她们个个能歌善舞,并具备较高的讲解水平,而且在讲解“八路军抗战史”展览时,做到讲唱结合,营造了宽松、活跃的参观氛围,产生了无穷的宣教艺术魅力,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2001年曾荣获全国“延安杯”讲解员大赛“创新奖”,讲解员中80%已获得了山西省讲解员大赛三等以上奖,被观众形象地比喻为“活跃在红色旅游景区舞台上的文艺轻骑兵”。㈢、文物征集队伍。文物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生命,文物队伍又是征集、鉴别、管理文物的人力保证。我馆的文物管理部门历来从业人员偏少,后来甚至出现了“既是司令又是兵”的工作局面。针对这一状况,又结合这次扩建改陈工程,经研究决定从其它科室抽调了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同时掌握计算机技术,又爱岗敬业的同志,充实到文保部门,大大促进了我馆文物征集与管理工作,从而使文物征藏的登记造册和网络化管理,迈出了可喜的一步。㈣、保安消防队伍。我馆红色旅游景区,既是馆藏珍贵革命文物的重要场所,又是国家重要领导常去视察的地方,所以治安保卫和消防工作更显得至关重要。刚建成时我馆只有一人从事保卫工作,没有专门的科室,保安消防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景区保卫工作的需要。1995年,我馆正式成立了保卫科,设置2名专职保安人员。2002年二期扩建时,增至4个,伴随着2005年扩建改陈工程的结束,重要参观场所增加,景区治安监控范围也随之扩大,我馆严格按照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在适龄青年中选拔了20名年轻精干的保安人员,并进行了岗前培训,由于整个馆重点部位已实施电脑监控,所以我馆要求在监控室上班的保安职工还得精通电脑运行技术,熟练掌握远程监控和消防喷淋先进技能及本领。现在馆内20名保安人员全部实行军事化管理,个个爱岗敬业,都在为打造三晋平安景区争做贡献。㈤、后勤保障队伍。红色旅游景区的全面建设,离不开后勤保障队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随着场所建设规模的扩大,后勤服务区域越来越广阔,为了适应新形势,我馆分门别类地对司炉工、水暖电工、司机和新招聘的15名卫生保洁工等进行了文化知识、业务知识和礼仪知识上岗培训。馆内还规定所有后勤保障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尽量用普通话交流,强化文明礼貌用语,开展了“争做文明职工”的主题系列活动,使得后勤保障队伍,真正成为馆内各项事业正常运作的坚强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