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毛主席亲情
李敏忆父亲毛泽东:办了生日宴席曾遭到严厉批评
2019-04-03 11:41:45
作者:李敏之女孔东梅提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我搬出中南海后,见到爸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后来,只能在电影纪录片中看到他了。一次,我辗转托人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他——爸爸嗔怪道:娇娃为什么不来看我呀?

    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莫过于自己的生日。

    人过生日要图个整数,国家也是一样。在我生命中有那么几个重要的日子,恰巧都是在国庆度过的。

    毛泽东生平简介

    1893年—1976年,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1918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次年主编《湘江评论》。1920年同何叔衡等创建长沙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等职。1924年初参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的活动。1924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25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

    1926年2月起历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八七”会议后作为中央特派员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起任红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红一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委,中华苏维埃中革军委主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等职。参加了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其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增选为政治局常委。1937年8月至1976年9月,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43年3月起任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等职。1949年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年10月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49年10月起历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共中央主席等职。

    是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局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1935年1月遵义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八届、九届、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六届(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定任职)、七届中央政治局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作者简历

    李敏,毛泽东同志的女儿,生于陕西保安(今志丹县),1941年被送往苏联与母亲团聚,1947年回国。

    195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64年入伍,历任国防科委八局参谋,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调总政治部直工部。1998年至2003年,任北京市政协九届委员、十届常委;2003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

    1 1949年春天

    见到了离别8年的父亲

    1949年春天,我和岸青哥哥一起,由负责《毛泽东选集》俄文版编纂工作的苏联哲学家尤金教授带领,从沈阳来到北平,在香山双清别墅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亲——毛泽东。

    “过来,这就是你们的爸爸,给你发电报的毛主席。快叫爸爸,快叫呀!”——旁边有叔叔笑着对我说。

    “爸爸!”我扑上前去叫道。爸爸把我抱起来喊着我的小名:“娇娃!……”我除了笑,还是笑。爸爸说的是中国话,而且还有浓重的湖南口音,我一句也没有听懂——因为刚从苏联回来不久,只习惯于俄语。

    尽管语言不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父女的感情交流。我终于有了爸爸!他就是我离别8年的爸爸!去苏联找妈妈贺子珍的时候,我还只有3岁。

    当时,爸爸正忙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国大事。香山的家里,只剩岸青哥哥、我,还有爸爸身边工作人员的几个孩子。像所有父亲一样,爸爸心里总是惦记着我们。一到会议休息,他就打电话问问,或派人回来看看,报个平安。尽管每天会议结束他都回家,可还是放不下心来。

    到了夏天,我随爸爸搬到中南海,住进了丰泽园菊香书屋。

    2 1959年夏天

    爸爸亲自主持我的婚礼

    1959年,国庆10周年,对于毛家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年头。这一年,爸爸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祭扫了爷爷奶奶的墓,然后又在庐山与分离了22年的我的妈妈贺子珍见了面,下山后还为我主持了婚礼。

    那年夏天,我的婚礼是在中南海家中举行的。来宾有30多人——其中有爸爸妈妈的老战友蔡畅妈妈、邓颖超妈妈,爸爸尊敬的表哥和老师王季范,还有爸爸身边的工作人员。爸爸委托管理员采办3桌酒席,每桌8个菜。除了鸡鸭鱼肉和几个素菜外,没有别的。当时我和爱人孔令华都在上学,没有收入。我觉得太让爸爸破费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那天爸爸特别高兴,亲自主持婚礼。他举着酒杯向我和令华祝福道: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特别对女婿说了一句:“不用忧来不用愁,二人心意两相投。”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爸爸的心意我懂:他把对妈妈的关心和思念全部给了我,尽到了而且超越了一位做父亲的责任。只要我过得好,妈妈就高兴。妈妈高兴,爸爸也就从中得到宽慰。

    这一年,我们还为爸爸过了66岁生日。

    为老人祝寿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过,以前无论我们怎样劝说,都被爸爸拒绝了。记得建国初期,有一次正逢爸爸生日,那天餐桌上除了和平时一样几盘小菜以外,还有刚刚煮好的面条汤。负责保健的王医生陪爸爸一起吃饭,爸爸对他说了这样几句话:

    “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可以吃汤面的,是吧?”

    “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

    “人活百岁就很不得了喽,哪有什么万岁呀!”

    还有一年,工作人员事先未征得爸爸的同意,办了一个稍稍像样点的生日宴席,结果遭到爸爸严厉批评。他拒绝出席寿宴,无论怎样解释、劝说都没有用。

    也许是这一年心中几大愿望得以实现,爸爸居然同意举办生日庆祝活动了!那天,除了我们家里人之外,工作人员还带来了他们的子女。厨房的叔叔准备了两桌比平时要稍丰富些的菜肴,还有长寿面。

    饭后,爸爸要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大家一听要照相,都高兴地聚拢过来。那天,爸爸和孩子们说说笑笑逗着玩。也许,这是为爸爸办的一次最“豪华”的寿宴。

    随后而来的3年困难时期让爸爸变得寡言少语,很少听到他那乐呵呵的笑声了。爸爸爱吃猪肉,而当时他每月粮食定额只有24斤。于是,他不吃肉,省下一些给我和妹妹。

    爸爸那次过生日4年后,我就搬出了中南海,见到爸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就是“文化大革命”,我只能在电影纪录片上看到爸爸了。

    记得有一次,我辗转托人,好不容易见到爸爸。他嗔怪我道:娇娃,你为什么不来看我呀?我自嘲地说,(这里)门槛高了,不好进了。而在心里,我是多么怀念过去那些父女团聚的日子!

    3 1969年初冬

    我去干校接受“再教育”

    1969年,国庆20周年过后不久,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决定,去河南遂平县莲花湖“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那天晚上为第一批同事送行时,当年妈妈贺子珍在长征中曾经舍命为其遮挡敌机炸弹、如今正“靠边站”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钟赤兵同志也来了。这位我军中少有的独腿将军拄着拐杖登上车厢,和机关干部们握手道别。他见到我,问:“你去那里干什么?”

    “我去种菜。”

    “我残废了,不能劳动。我去给你们看门吧!”他笑着对大家说。随后,我与机关的第二批干部一起到了干校。

    1971年“9·13事件”发生后,我回到北京,发现爸爸比过去苍老了很多。

    爸爸没有等到自己的83岁生日。

    如今,每到爸爸的生日,我都要上他长眠的地方看看。90岁、100岁、110岁……日子流水般飞逝而去。望着那片中国乃至世界最开阔的广场,似乎又听到爸爸的声音:

    “咱们不祝寿,但可以吃汤面的,是吧?”

    “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

    “人活百岁就很不得了喽,哪有什么万岁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岸青邵华撰文纪念毛泽东:彩云长在有新天――写在父亲毛泽东逝世30周年之际
·下一篇:贺自珍初识毛泽东
·贺自珍初识毛泽东
·毛泽东担心教育不严 干部子女成为“汉献帝”
·毛泽东的家风故事
·毛泽东的亲情“三原则”镜子照出啥
·毛泽全媳妇回忆:毛泽东与毛泽全的兄弟情
·看毛主席亲情“三原则”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