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三元宫,我们没有沿中央军委纵队的行军路线西进至柯渡寨,而是走红九军团的路线向北去宣威、再西进至会泽,然后到柯渡寨。
行驶路线:我们从三元宫出发,向东重回[G60沪昆高速路],转入[宣-天高等级公路]向北,到达板桥镇、宣威市,然后继续向北走[G326国道],再向西转入[S303省道],经过者海镇、到会泽县城。参考路线如下(地名之间的数字km是两地之间行驶的大约公里数,中括号内是公路编号):
三元宫向东(从[G320国道]返回)7km→曲靖西入口上[G60沪昆高速路]37km→天生桥枢纽向北转入[宣-天高等级公路](往宣威)62km→板桥镇[G326国道]15km→宣威市43km→左转走[S303省道]86km→会泽县政府4km→会泽水城红军扩军旧址(水城村旁)
由于在中央红军在抢渡金沙江的行程中,单独行动的红九军团连走带打,闹得红红火火,所以,我们偏师跟随一段红九军团的行程。从三元宫里展示的红军长征路线图(下图)中,最上面的路线(即最靠北的路线)是红九军团在云南的单独行程:播乐→炎方→板桥镇→宣威市→靖外镇→大井→者海镇→会泽→拖布卡(从树桔渡渡过了金沙江)→新田(四川)。
红九军团足迹:
在中央红军南渡乌江、穿插贵阳期间,红九军团没有随大队南渡乌江,而是留在贵州境内乌江北岸完成迷惑和牵制敌人的任务。其间,红九军团仅以17个连的兵力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打垮了黔军整整1个师,并用缴获的电台与中央重新取得了联系,
1935年4月25日,红九军团在贵州境内乌江北岸完成迷惑和牵制敌人的任务后,于下午由贵州盘县北盘江上游的“虎跳石”过江,进入云南富源县马口场和沾益县那勺营、加禾、双诺、杨家坟、阿以若、洗羊塘、乐利庄、建新村一带宿营。当晚,红九军团首长王首道派红军战士到播乐小学将校长温培群及部分师生找去谈话,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和共产党的主张,鼓励他们办好学校,培养人才,并送给学校《革命领袖传》《土地法大纲》《共产国际纲领》《读书方法》等革命书籍和一些生活用品。红军还在学校围墙上写下“欢迎先进的劳动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取缔法西斯教育!”等标语。
同时,红九军团接到中央指示:沿叙昆公路北进,继续单独行动,相机袭占宣威县城,分散敌人目标,掩护红军主力。
4月26日,按照中央指示,红九军团从富源县马场口、后所和沾益县那勺营、杨家坟、洗羊塘、乐利庄一带出发,向宣威方向前进,途经大偏山、沙石岭、炎方、余家河口等地,于下午5时许抵达宣威板桥镇。宣威是云南的一个大县,也是滇东北的门户,军团首长认为,攻下宣威县城对分散敌人注意力意义重大,因而把攻城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熟悉这一地区情况的宣威板桥人、红九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刘雄武。当晚,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一路为军直单位及七团、九团驻板桥,开展革命宣传和打土豪分浮财活动;另一路为八团,由九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刘雄武等率领,作为前卫部队,赶到宣威县城南面的黄家山咀一线作攻城准备。在本地早期中共地下党员、板桥小学教师何正坤和家住板桥的县中教师、中共早期地下党员徐文烈等人的发动和带领下,板桥及附近村庄的进步青年及学生樊同功、徐文礼等共70余人参加红军。
4月27日晚,三元宫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军委联席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具体的兵力部署中,要求九军团作为钳制部队,独立行动,以分散尾追之敌。该军团应在会泽、巧家之间自行选择渡江的地点,渡江以后再同主力会师。
4月28日,红九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刘雄武等率八团围攻宣威县城,城内守敌如惊弓之鸟,不战自溃,国民党宣威县长陈其栋慑于红军声威,率其政府官员及守城常备武装星夜逃窜。八团入城后,驻板桥的军直及七团、九团也陆续进入县城,一部则移驻灰硐。当天,红军砸开牢房,释放300余名无辜受害群众;打土豪10余家,镇压了几个罪大恶极分子;打开国民党县政府仓库,将军服、军毯、食盐、粮食等物资分发给贫苦群众。召开群众大会,进行革命和扩红宣传,宣威又有200多贫苦青年及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红军,驻灰硐的红军部队又移驻海子。
4月29日,红九军团接到中央军委电令,要他们“迅速离开宣威,向川西南披沙前进,准备抢渡金沙江,如果时间允许并相机袭占东川(即会泽)县城”。当天,红九军团两路部队在离城15华里的上海子汇合,经靖外等地,向会泽方向前进,当晚进驻渣格、院子田一带。30日,途经梨树丫口、大小塘、绿阴塘、井田坝、三道箐、黄梨树等地,并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帮助下,顺利渡过牛栏江。当晚,主力在沿江的塘上、半坡、马鞍、福桥、坡脚一带宿营,先头部队则抵达会泽县者海镇江头坡、滥泥巴一带宿营。敌军李抱冰部以数倍于红九军团的兵力尾追到牛栏江边,督征船只,拆毁百姓板壁门窗搭成浮桥过江,过江后将浮桥炸毁。
5月1日,红九军团主力从牛栏江边起程进抵者海三家村,并与先头部队汇合。尔后又兵分两路前进,一路途经新店子,夜宿者海石头村;一路经赵家村,进占者海镇,受到者海小学师生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红军进镇后,在十字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并打开义仓,向穷苦百姓分发六七万斤积谷。当晚,进入者海镇的红军又经鲁机、瓦窑、大桥、五里碑等地进抵铜厂坡、三道沟街、颜家店、中路卡、石桥沟、小铺子一带宿营。
5月2日,红九军团向会泽县城进发,军团长罗炳辉率七团先头行进,经孟家龙潭、范家村、下闸村、土城等地,于上午9时抵达城郊东关。接着大部队也于10时先后到达县城附近的华泥、水城、鱼洞、金钟等地,对县城形成包围之势。会泽县城围有古城墙,十分坚固,周长2300余米,高5米,宽4.6米,全用石条嵌砌,筑有垛口1200个、炮台8座,垛口高出墙五六尺,四角设有3丈高的碉堡。红军进入云南特别是逼近会泽后,国民党会泽县长杨茂章按照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严加防范”等电令,除拟请龙云派兵驰援外,还拼凑民团进城防守,并吹嘘会泽县城是“金城汤池”,要大家“与城共存亡”。红军包围县城后,立即派重机枪连和迫击炮排抢占位于城西南的金钟山和平头山两个制高点,并派出宣传队向城郊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以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罪行。红军的革命宣传以及秋毫无犯的纪律,戳穿了敌人的欺骗宣传,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并积极主动协助红军攻城。红军宣传队在侦察连的掩护下,接近城垣向城内守敌展开政治攻势,要他们放弃抵抗。在红军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12时许,城内守敌派出谈判代表,企图以谈判拖延时间,等待援兵。军团首长识破敌人阴谋后,一方面敦促5时许打开城门投降,另一方面作好攻城准备,令七、八团担任主攻,九团后撤15里开往者海方向警戒。6时52分,主攻部队见敌人仍未打开城门,遂即发起攻击,用搭起的云梯登上城墙攻入城内,直捣国民党县政府,迅速占领电报局、团防局等要地,俘虏民团兵丁近1000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骡马。在群众的揭发和帮助下,红军深夜将伪装成染匠企图逃脱的会泽县国民党县长杨茂章和罪大恶极的劣绅刘善初等人抓获。
5月3日,在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的主持下,红九军团在会泽县城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公审处决县长杨茂章和1934年杀害会泽地下党负责人蒋开榜、刘文明的主犯刘善初及县政府秘书张绍先(张哲古)。红军还打开县城粮仓和李筱三的当铺,向贫苦群众分发1000余石积谷和许多财物;砸开监狱,释放无辜受害群众;黄火青等还亲自慰问抚恤蒋开榜、刘文明二烈士的家属和其他曾遭受国民党反动派残害的烈士家属。慰问时,黄火青还对两位烈士的亲属说:“两位烈士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红军和穷苦群众心里。”由于早期中共会泽地下党的长期工作和在红军的影响下,会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拥红扩红热潮。红军在县城的几天里,到处呈现出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场面,城区广大妇女主动为红军缝制不少衣服、挎包等物。工农群众纷纷要求参加红军,当时不满16岁的王定国积极要求参军,他跑了几个报名点,红军都说他年龄小,他就虚报18岁,红军看了不信,他就说:“穷苦人身体单薄,个子不长。”红军报名点只好笑着给他报了名。李开堂刚从监狱放出,坚决要求参加红军,红军收下了这个年轻人。在矿山的“砂丁”和山区的农民,得知消息后也赶来参军。李本善当时帮地主放马,牵着地主的马赶来参加红军。仅两三天,红军在会泽扩红1500余人,成为红九军团扩红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会泽参军的新战士,均集中到县城西北面的水城梨园,编为一个较大的新兵营,由九军团作战科长刘雄武兼任营长,军团长罗炳辉对新战士作了动员讲话。
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红九军团在会泽筹款近10万银元(银币),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大大增强了实力。时任九军团供给部长回忆说:“这次筹款6万多元,贵重物品3万多两(在日记中讲的10万元,是包括贵重物品折算),布400多匹,缴获枪支300多支,手榴弹500多枚,子弹2万余发,俘虏保安团人员400余名,没收龙云手下一个旅长(即安旅长)80余匹骡马,用来驮运军用物资”。
红九军团在会泽期间,接到中央军委要他们迅速抢渡金沙江的电令,5月3日下午4时,军团侦察连和7团奉命由军团参谋长郭天民率领,作为先头部队离开会泽县城,日夜兼程抢占金沙江树桔渡口(现属东川区),途经中瓦村等地,于5月4日下午2时抵达树吉渡口南岸。敌沉船封江,企图阻止红军过江。先头部队用重机枪击溃北岸守敌并控制渡口后,在当地老船工饶树清的帮助下,捞到破船1只,修补后乘夜渡过200余人,并袭占对岸高地,奔袭盐厂,40余团丁被缴械。在群众的帮助下,又打捞沉船50余只,为大部队过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4日下午,红九军团主力离开会泽县城,途经红石岩、上下闸口、以礼河、热水塘等地,当晚抵达大村子、尖山沟、小江口一带宿营。红九军团主力刚离开会泽,追敌李抱冰部也随即赶到会泽县城附近,一架敌机还在会泽县城上空巡回侦察。次日上午,敌先头部队追至尾坪子,但因惧怕红军,隔山放一阵枪炮后就撤回会泽县城。5月5日,红九军团主力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等率领下,从刺坪子涉小江赶至树桔渡口,先后顺利渡过金沙江。
我们先到板桥镇寻访红九军团军团部驻地旧址。为了分散敌人对红军中央纵队的注意力,1935年4月26日,按照中央指示,红九军团单独行动,从富源县马场口、后所和沾益县那勺营、杨家坟、洗羊塘、乐利庄一带出发,途经大偏山、沙石岭、炎方、余家河口等地,于下午5时许抵达宣威板桥镇。军团部设在今板桥镇一中(原板桥小学)校园内,当年是一栋木结构平房。
当我们走进已放假而静悄悄的一中校园时,却没有看见木结构的老平房。几经打听,才知道这老屋被拆了,建成了宿舍!在宿舍前立着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石碑,镌刻着“红九军团军团部驻地旧址”,时间是2013年10月,落款是“中共宣威市委员会”。
这个碑的背面有碑文:1935年4月26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进入宣威板桥,驻扎在板桥小学。27日拂晓顺利袭占宣威城,在县城、板桥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扩红工作,板桥数十名青年参加了红军。
我们觉得房子拆了,总得留下点什么吧?有人指点了一下,果然,在校园一角的平台上竖立着正在维修的无字碑,应该是红九军团长征的纪念碑。我想,建碑固然重要,但保护红军驻地旧址不是更重要吗?红色历史遗迹是不可再生的!
红九军团按照中央指示,继续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相机袭击宣威,吸引敌军,配合中央红军的准备渡过金沙江。4月下旬,红九军团接连拿下了宣威、会泽等地,获得大量的物资补给,力量进一步壮大。此举震动了整个云南,国民党急忙抽调部队进行围剿,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
我们继续北进,到达宣威市(宛水镇)。
红九军团进占宣威城:
当年,红九军团的首长把攻城任务交给了熟悉这一地区情况的宣威板桥人、红九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刘雄武。当晚,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一路为军直单位及七团、九团驻板桥,开展革命宣传和打土豪分浮财活动;另一路为刘雄武等率领的八团,作为前卫部队,赶到宣威县城南面的黄家山咀一线作攻城准备。在本地早期中共地下党员、板桥小学教师何正坤和家住板桥的县中教师、中共早期地下党员徐文烈等人的发动和带领下,板桥及附近村庄的进步青年及学生樊同功、徐文礼等共70余人参加红军。
1935年4月27日,红九军团八团准备围攻宣威县城,城内守敌如惊弓之鸟,不战自溃,国民党宣威县长陈其栋慑于红军声威,率其政府官员及守城常备武装星夜弃城逃窜。八团入城后,驻板桥的军直及七团、九团也陆续进入县城,一部则移驻灰硐。当天,红军砸开牢房,释放300余名无辜受害群众;打土豪10余家,镇压了几个罪大恶极分子;打开国民党县政府仓库,将军服、军毯、食盐、粮食等物资分发给贫苦群众;召开群众大会,进行革命和扩红宣传,宣威城中又有200多贫苦青年及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红军。
事先查询,我没有发现宣威城里有红军的遗迹遗址,倒是在离城13km的东北方向来宾镇大坡山上,有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这里是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虎头山战役的前沿指挥所所在地,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吴向应、肖克、王震等当年在此指挥战斗。因为我们此次的主题是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所以就没有在宣威城停留,继续向北。
在[G326国道]和[S303省道]交汇处,我们左转向西沿[S303省道]西进,往会泽县城。途中经过大井镇,有“革命老区大水村”石碑,可是路边没有人,不知底细,我们继续西进。
接着经过者海镇。红九军团于1935年4月30日路经者海,先头部队在江头坡、滥泥巴一带宿营。5月1日,红九军团主力从牛栏江边起程进抵者海三家村,并与先头部队汇合。尔后又兵分两路前进,一路途经新店子,夜宿者海石头村;一路经赵家村,进占者海镇,受到者海小学师生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红军进镇后,在十字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并打开义仓,向穷苦百姓分发六七万斤积谷。当晚,进入者海镇的红军又经鲁机、瓦窑、大桥、五里碑等地进抵铜厂坡、三道沟街、颜家店、中路卡、石桥沟、小铺子一带宿营。
到达会泽县城。还未进城,就远远看见山坡上的红军群雕像。
会泽县城是两千多年建城史的“钱王之乡”,清代铜钱大部分为会泽铸造。会泽铸造的“嘉靖通宝”钱,据说是国内已知的最大的古代钱币。果然,街头就出现了嘉靖通宝钱的标志。会泽这里还是黑颈鹤的聚集地,所以,街头还有黑颈鹤的形象。
我们来到会泽县城近郊的水城村,会泽水城红军扩军旧址就在这里。在原扩红遗址处建有“乌蒙磅礴”红军群雕像和扩红广场,形成一个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景区。
会泽县是红军长征途中“扩红”最多的地方——1935年,红九军团长征途经此地,一次性扩红(参军)1300多人,还筹款10万银元,为日后中央红军顺利到达陕北提供了保障。
但在广场另一边在建的陈列馆依然没有建成。
又是巧合!会泽电视台在此做主题节目,重走长征路的我们又成为她们最佳采访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