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栏 >> 史永平 |
革命文物保护:在红色旅游的路上 |
2010-11-19 16:46:29 |
|
作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史永平 |
浏览次数: |
|
|
|
|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是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结果,是依托革命文物发展起来的新型时尚旅游。有的同志习惯认为文物与旅游是两码事,发展红色旅游会对革命文物保护带来困难,不利于革命文物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旅游与文物两者完全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依托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大大促进革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 在红色旅游中,全民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增强 保护文物最关键的是提高全民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思想意识,使保护文物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和日常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并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而且对提高干部、群众的文物、文化意识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山西武乡是革命老区,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于此;朱、彭、刘、邓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过,革命文物可以说遍布全县,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过去由于观念滞后,旅游、文化意识淡漠,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相当薄弱,挖掘利用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更是缺乏概念。2004年8月15日,李长春同志专程视察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王家峪旧址并作出重要指示,随后省、市、县三级大力倡导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完善交通设施,改善参观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短短几年就在当地形成了红色旅游亮丽的风景。2005年武乡红色旅游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800万元,2008年前几个月全县已接待观众300万人次。八路军纪念馆作为武乡红色旅游的一个点从2005年8月改扩建开馆以来参观人数一直呈火暴之势,今年前半年接待观众百万人次,一扫过去的冷落景况。红色旅游繁荣发展,外地观众络绎不绝,使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大大发生了转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身边习以为常的革命旧居、革命遗址竟能引领这么多的外地游客来这里参观瞻仰,更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干部的思想观念变了,从抓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到重视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群众的观念变了,视野更开阔了,从经营土地的精耕细作到尝试旅游接待的各种服务。更主要的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爱护革命文物、保护革命文物的极大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能促进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和奋斗历程,重新认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培育全民保护革命文物的法制意识和行动意识。 促进了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红色旅游”也是一项文物保护工程,许多景区在编制红色旅游纲要时都充分考虑如何去保护革命文化遗产。现有的状况是目前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旅游”资源并不多,许多遗址、旧居等革命文物还没有得到有力保护,并且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往往散见于普通百姓生活之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加以发掘、保护和很好地利用,这就造成了文物资源的浪费和消失。 武乡是抗战时期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区,革命遗迹遗址星罗棋布,革命文物资料相当丰富,但目前仅有王家峪、砖壁八路军总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如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司令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校、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八路军野战后勤部、野战卫生部、三八六旅司令部、柳沟兵工厂、漆树坡窑洞战旧址等革命文物旧址由于经费缺乏,人力所限等诸方面原因,在保护上没有采取较大力度,有的甚至受到人为破坏。2004年以来武乡县重视发展红色旅游,在旅游规划中把这些革命文物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不仅使红色旅游产生了规模效应、品牌效应,而且有力地保护了革命文物,使其重新焕发青春,发挥应有的作用。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