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华胜,大王镇延集人。1938年参加抗日第九支队。
在辽沈战役中与敌人疯狂肉搏,子弹从左眼打进,从后脑勺穿出,他忍痛拼杀到底,胜利完成了狙击任务。 齐鲁网济南10月9日讯(记者 付莹)下午,来自十多家媒体的4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抵达革命老区东营,开始了为期4天的体验之旅——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聆听革命传统教育课,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延集人:最早点燃一方革命圣火 第一站是位于东营市南端的延集村。 季礼封,延姓诞,溯春秋之源;垣曲出,阳河居,御君命之尊。这座村庄度过了六百多个寒暑,甚为大观,但在血雨腥风年代,延集村人却是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早点燃一方革命圣火的先驱。 1924年8月,根据中共“三大”会议精神,受山东省委指示,延伯真回延集村发展壮大党组织,将党小组转升为延集支部,从此中共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延集村诞生。 黄河两岸,延集儿女挥洒大智大勇;长白山下,延集勇士满腔热血写春秋。延吉支部建立以来,涌现出了延安吉、延华胜、延春城、延国凯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烽烟远去,延集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然而,先辈对崇高理想的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的锲而不舍却将薪火相传。 勒功勋于汗青,张事迹以天下。2013年,总投资260万元的延集支部纪念馆竣工。 延集支部纪念馆:全村党员的“红色梦” 延集支部纪念馆内,记者看到,展馆大体内容分为“文化延集、星火燎原、砥柱中流、建设家园”四个部分。 大王镇党委宣传部宣传委员李秀珍告诉齐鲁网记者,纪念馆的建成是延集村全体党员多年的“红色梦想”,“我们是山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个光荣的荣誉是全村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也会按照老一代的革命足迹继续前进。”李秀珍说。 据介绍,延集纪念馆不仅是促进大王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全镇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平台。 今后,延集纪念馆也将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输送正能量。 青年记者:革命传统教育净化心灵 “确实净化心灵,”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刘红娟说,“这个纪念馆里不仅有驰骋疆场的勇士,也有宁死不屈的巾帼,还有志存高远的革命家,他们经历的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的民族才一步步地走向复兴。” “敬仰先辈,昭示后人,延集纪念馆是这座古老村庄的一座丰碑。”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崔文一说。 “用心感悟革命先辈对理想的追求,对自己的新闻工作很有启发,”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沈鹏深有感触,“我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据“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小组负责人张强介绍,采访团将明天分为四组,到农户家参加劳动,实地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