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渡赤水论坛
四渡赤水战役:钻之弥深,仰之弥高
2010-09-27 09:05:57
作者:黄先荣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党史专家黄先荣在四渡赤水论坛上发言。(中红网胡俊峰摄)

    作为一个朝着党史普及化和“史学平民化”方向实践的工作者,我对四渡赤水的写作和讲解,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化,越来越感到了这一战役沉博绝丽,余音绕梁,不仅对红军转危为安的当时,而且对整个中共历史,甚而对世界军事史都具咳唾成珠荡气回肠。颇象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对毛泽东的评价那样:四渡赤水之役,“无论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份的”。

    从习水土城拉开序幕的四渡赤水战役,按许多党史专家的划分,应该是到了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这一刻为止,时间段应该是1935年11月29日至同年5月9日止。作为决策指挥了这场战役的毛泽东,直接把它定义为“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作为亲历者的萧华将军,在他所遗留下的红色经典《长征组歌》中,“遵义会议的光辉”和“四渡赤水出奇兵”成为最动人的篇章,被后人奉为圭臬,永流青史。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以3万疲惫之师战胜国民党中央军及地方军阀部队40万之众的一场智谋之战、大勇之战,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莫说当年的许多红军高级指挥员不甚了了,也莫说蒋介石先生和他的幕僚们被弄得如堕烟海,就连75年过去了的今天,我们读起来研起来讲起来论起来也都还有些目不见睫,这就愈加使我们对毛泽东创造的这一战争奇迹高山景行!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力挽狂澜的超常智慧,不仅在当年,也不仅在夺取政权前后,就是放在今天,也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令万流景仰。

    一、它是确立毛泽东党和红军领袖地位的有力注脚

    毛泽东在党和红军领袖地位的确立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直到1943年3月16日党的意义深远的延安政治局会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才最终完成。但是,遵义会议这个起点十分重要,它使年轻的中共化解了“领袖危机”,推出了自己成熟的领军人物。党的不成熟说到底是党的核心人物还没有被推举出来。因此,遵义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会议,也因此,毛泽东在遵义的崛起是中央红军长征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党史工作会议上,首先使用了“惨烈”这个词来说明中共成长道路之艰涩。遵义会议之前,严酷的惨烈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只有正确的领导才能使党和红军摆脱困境,起死回生。在巨大牺牲、血的教训面前,革命处于最危急的关头,党终于选择了毛泽东,历史终于为中共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四渡赤水: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吞针牺牲的女红军吴富莲(组图)
·女红军王新兰与六位贵人的故事(组图)
·“九死一生也要为人民服务”——访96岁高龄、长征女红军团长王泉媛(组图)
·开国元勋后代和将帅后代在贵州习水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街(组图)
·西部40名红色文化爱好者重走四渡赤水路(组图)
·李崎:西部40名红色文化爱好者重走四渡赤水路(组图)
·特稿:西部40名红色文化爱好者重走四渡赤水路(组图)
·赵伟:四渡赤水博物馆群见闻
·四渡赤水博物馆群见闻
·特稿:四渡赤水博物馆群见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