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杜修贤谈华国锋李云鹤等八人照片的拍摄过程(图)
2025-05-06 16:29:29
作者:原作:佚名 修改:吴国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内容提要:杜修贤是专职为毛主席拍照的摄影师。1976年9月11日凌晨,杜修贤为八个人(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李云鹤、陈锡联、姚文元、汪东兴、毛远新)拍照了合影。9月17日下午,杜修贤拍摄了很多毛主席遗体的照片。本文叙述了杜修贤拍摄照片的过程。

    关键词:毛主席  华国锋  王洪文  李云鹤  张春桥  汪东兴  姚文元  陈锡联

    杜修贤和9月11日八个人照片

    杜修贤是专职为毛主席拍照的摄影师,中央外事摄影协作组组长。

    杜修贤,别名杜山,1926年生于陕西米脂县一个贫寒人家。12岁时就开始打长工,为谋生而饱尝人间艰辛。14岁时顶烈日赤足走了40里黄土山路,来到绥德县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当了一名勤务兵。不久后护送一名教员前往延安,在延安从新华书店勤务兵做起直至新华书店管理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学习摄影,从师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先生,从此与照相机结下终身不解之缘,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摄影生涯。

    按照汪东兴的安排,1976年9月11日凌晨,杜修贤为八个人(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李云鹤、陈锡联、姚文元、汪东兴、毛远新)拍照了合影。9月17日下午,杜修贤拍摄了很多毛主席遗体的照片。

    在毛泽东遗体前的拍照

    有人问:“杜老爷子,‘红墙’里边有没有你最最刻骨铭心的?”杜修贤说,当然有。他说的这个“有”,指的是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辞世。那时,他是中央外事摄影协作组组长,负责为毛泽东拍摄照片。在这样一个最后时刻,杜修贤曾多次近距离地为“安详”的毛泽东拍照,其中有些“镜头”,是他终生都不会忘记的。

    1976年9月10日晚上11点多钟,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的杜修贤,还在人民大会堂为布置悼念毛泽东吊唁活动的拍摄工作而忙碌。困了乏了,就一支接一支地吸烟。此刻,距离7天的吊唁活动开始还有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毛泽东的遗体就要运到这里。想到明天还要拍摄瞻仰毛泽东遗容的场景,他便准备在大厅的沙发里休息一会。朦胧间,耳边有一个声音对他说:“老杜,你带上相机跟我走。”他睁眼一看,是汪东兴。当时,杜修贤身边没有带照相机,他便向其他同志借了一个照相机和3个胶卷,匆匆赶往汪东兴处。汪东兴问他:“你带了几个卷?”杜修贤回答说:“3个。汪东兴说:“不够,多带一些胶卷。”杜修贤又去找别人借了几卷。随后,汪东兴对他说:“你和我一起去,坐我的车。”他们一起走出人民大会堂,杜修贤坐上了汪东兴的随车,跟在汪东兴的车后面。轿车快速地驶进中南海,但没有驶进游泳池,而是停在另外一处院子里。下车后杜修贤才知道,这里是毛泽东在中南海里的另一处住宅,与游泳池相邻。

    杜修贤被安排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除了沙发和茶几,没有别的。不一会,一位年轻的服务员给杜修贤端来一杯热茶。大约过了40分钟,杜修贤突然听见一声门响,随后几个人的脚步声传来。他看见华国锋、陈锡联、汪东兴以及王洪文、张春桥、李云鹤、姚文元、毛远新等人从里面的一个房间里走出来。华国锋一边走一边剔牙,看样子他们像是刚刚吃完饭。这时,他才意识到,此时已是1976年9月11日凌晨了。姚文元走过来对他说:“老杜,我们打电话到处找你,还以为找不着你呢。你来了太好了,今天要你完成一个重要任务。”他随即向身边工作人员交待:“你先带老杜去,我们一会就来。”杜修贤跟在这名工作人员后面,穿过走廊向北走。在一间北面房的门口,工作人员停了下来,对杜修贤说:“就这,你自己进去吧,我就不陪你进去了。”杜修贤应了一声,便一个人往房间里走去。一进门,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看见,毛泽东安详地躺在一张宽大的床上,周围一片宁静。杜修贤想,这大概是要自己来为毛泽东拍摄最后的遗容了。因为他知道,一旦毛泽东的遗体被运到人民大会堂的灵堂里,就要立即放进无氧罩里。杜修贤轻轻地调好焦距,小心翼翼,生怕“吵醒”毛泽东。他把镜头对着毛泽东的遗体照了一张半身的,又照了一张全身的。正照着,他听见身后传来开门的声音,并听见姚文元在门口关照警卫员,要他们把门关好,不准其他人进来。杜修贤放下照相机,等待指示。这时,房间里已陆续进来了几个人,正是华国锋、李云鹤、张春桥等人。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商议什么。随后,八人排成一排,脸上很悲伤的神情,一个跟着一个围绕毛泽东的床缓缓行走了一圈。后来,他们排成一行,低头站立在毛泽东的遗体前。直到这时杜修贤才明白,他的“重要任务”就是给他们拍照——真是出人意料。看见李云鹤、张春桥等人手挽着手站在毛泽东遗体前等待拍照,他又按动了几次快门。如果说杜修贤的责任是记录历史的话,那么这一刻的“窥见”却折磨着他。他想,叶剑英为什么没有来呢?虽然政治局委员不全,但副主席、常委都在,就少叶剑英副主席;如果说只是负责毛泽东医疗组的中央领导人向毛泽东遗体告别,姚文元、陈锡联又不是医疗组成员。

    回到摄影部后,值班记者告诉他,说姚文元来过几次电话找他。联想起汪东兴为此事亲自找他,以及李云鹤“你怎么就带来了一个闪光灯,还是平版光”的责备,杜修贤意识到,这次合影,他们八个人是计划好了的。

    最后一次为毛泽东拍照

    1976年9月17日下午,警卫局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杜修贤,告诉他汪东兴让他马上到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去,汪本人正在那里等他。此时,毛泽东的吊唁活动已经结束。杜修贤叫上身边的一位年轻摄影记者同他一起去。一进门,杜修贤看见华国锋、王洪文、汪东兴都在里面。王洪文看见杜修贤进来,对他说:“毛主席的遗体要运走,我们准备在无氧罩子里拍些照片,作为资料,以后用来对照毛泽东遗体变化。”王洪文还告诉杜修贤,那里面没有空气,你要戴上氧气罩进去。你戴上面罩练习一下,看行不行?杜修贤说:“别人行我也行,就不试了。”一位工作人员过来告诉杜修贤氧气装备怎么用。教他说,感觉呼吸不畅、憋气时,就用手拍拍装氧气的瓶子。望着这个陌生的东西,杜修贤一时无措,心里有些紧张。回头寻找那个一起来的年轻摄影记者,已不见了踪影。这时又有人告诉他,不要紧,有一名护士和你一起进去。杜修贤拿起照相器材,戴好氧气罩,和一名女护士一起往里走。当听见第一道门在身后关闭时,杜修贤身旁的那个女护士随即倒下,紧张得晕过去了。进去以后会是个什么情景,杜修贤也不知道,但他想,自己常为毛泽东拍照,虽然不能说是朝夕相处,也是耳熟面详。杜修贤在心里问自己,到底怕什么呢?事后想想,其实是对一个没有空气的房间的恐惧。

    当推开第二道门时,杜修贤再次见到了毛泽东。此刻,毛泽东安详地躺在那里,像是睡得很沉。杜修贤意识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给毛泽东拍照了,泪水禁不住盈满眼眶。加上氧气罩里的雾气,他的眼前一片模糊。情急之下,杜修贤一只手拿起照相机,凭感觉把镜头对准毛泽东的遗容,快速地从不同角度多次按动了快门,另一只手则不停地拍打氧气瓶子。当杜修贤完成拍照任务走出第一道门时,华国锋上前握住他的手说:“老杜,谢谢你。”王洪文说了一句:“真怕把你也干在里头了。”杜修贤想,王洪文说的这个“干”,可能是担心他因为缺氧会出现什么意外吧。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词条《杜修贤》。
    [2] 帝哥说史:《毛主席去世后,杜修贤进入无氧罩为他拍遗照,王洪文:真怕把你也干在里头》,微信公众号“世界历史”。2024年7月1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下一篇:无
·77年华国锋准备给宋任穷安排工作,宋:有件事不解决,我不去赴任(组图)
·华国锋临终前说了些什么?他的墓地外形奇特,暗藏何种寓意
·1953年毛泽东强烈要求更换老家门匾,华国锋疑惑,主席:我不敢当(组图)
·中红网:编号邮简悄然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组图)
·特稿:编号邮简悄然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组图)
·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王沪宁讲话,韩正出席(图)
·特稿:红色收藏稀罕藏品——华国锋伟人油画(图)
·谢燕荣:红色收藏稀罕藏品——华国锋伟人油画(图)
·特稿:红色收藏稀罕藏品——华国锋伟人油画(图)
·华国锋同时任全国党政军最高职务之唯一人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