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建国后,毛主席仅参加过三个人的葬礼,都是谁?又有何特别之处?
2024-01-08 14:23:24
来源:李享生活
作者:李享生活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革命难免会有流血、难免会有牺牲,这一路走来,毛主席经历了太多为逝者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这既是对逝者的敬意,也是对生者的安慰。

    但很少有人知道,建国后,毛主席亲自出席的悼念活动是很少的,只参加过三个人的葬礼。而这三人,都是毛主席无比珍视的同志....

    那么,建国后,毛主席参加了哪三位重要人物的葬礼?毛主席与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情谊?

    建国后,毛主席亲自出席的第一场葬礼是——任弼时同志的葬礼。

    1950年10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新中国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名誉主席任弼时,因积劳成疾突然病逝,年仅46岁。

    身为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原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这5个人中是最年轻的一位,却是第一个离开人世的。任弼时的突然去世是中国的损失,更是人民的损失。

    他16岁投身革命,之后便将毕生的精力投身于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几乎每天将全部的时间都放在办公室里...

    当时新中国成立刚满一年,西南解放事业还在继续,朝鲜战场风云变幻,正值大好年龄的任弼时将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直至最后一刻都没有停歇。直至病逝前,他的桌案上仍放着堆积如山的公文,墙上还挂着朝鲜局势分析图...

    毛主席在得知任弼时突然去世后,心里万分悲痛与痛惜,决定亲自出席任弼时的葬礼,要送这位老同志、老战友最后一程...

    10月28日,中共中央成立以毛主席为首的242人组成的任弼时同志治丧委员会。当讣告发出时,举国悲痛。当天,任弼时的遗体正式入殓,准备移灵到劳动人民文化宫。

    等待他的,有曾经的战友、人民群众,共计6200余人前来吊唁。

    上午9点,毛主席亲自参加入殓仪式。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一同参加,在整理好仪容后,四人慢慢将任弼时的遗体从屋内抬出。由于门口太窄,四人都侧身跨门,毛主席则先他们一步来到外院,亲自接过任弼时的遗体。

    当遗体在院子中央平躺时,毛主席又一次仔细凝视着任弼时的面庞...望着眼前这位比他年轻许多的同事、老战友,主席心中一片悲痛袭来,他们曾在延安、西柏坡一同工作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如今已是天人两隔,这是无法接受的事实,也是必须要承受的现实...

    接着,刘周朱彭四人各自拿起党旗的一角,轻轻盖在任弼时身上,毛主席在一旁默默注视着。

    上午9点半,毛主席慢慢抬起右手,示意起灵。随后,10名解放军战士走进院子内,一步一步将任弼时的灵柩抬上灵车。灵车慢慢驶向劳动人民文化宫,在那里,17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灵堂敬献花圈,吊唁并瞻仰任弼时的遗容。

    10月29日,又有4.2万人前往文化宫来告别任弼时。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军队干部、工人、学生代表以及普通市民。此外,400多位驻华使馆工作人员也参加了告别仪式。

    之后治丧委员会决定,将在10月30日举行任弼时同志的追悼会,届时全国各娱乐场所停业一天,并降半旗致哀。

    次日,任弼时同志的追悼会隆重举行,文化宫太庙前广场站满了数万名前来吊唁任弼时的人民群众,他们有的掩面痛哭,有的驻足默哀。

    邓小平在台上致辞时,一度失声好几分钟,嘴里说不出一句话。一旁的毛主席神情严肃,他的内心同样悲伤阵阵,又难以言表。

    值得一提的是,当西北得知任弼时去世的消息后,延安农村枣园、杨家岭的农民自发决定前往北京。原来延安时期,任弼时对延安的农村基层工作呕心沥血,村民们都记在心上,如今他走了,村民们一样悲伤万分,想送他最后一程。

    任弼时英年早逝是全党、和新中国的巨大损失。仪式结束后,毛主席下达指示,让全国各地展开了“向任弼时同志学习”的专题活动,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远会得到延续!

    建国后,毛主席亲自出席的第二场葬礼是——罗荣桓元帅的葬礼。

    1963年12月16日下午,在战友贺龙、妻子儿女的陪伴下,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在医院因病去世,年仅61岁。

    傍晚,毛主席在中南海接到了罗荣桓病逝的消息,心中一阵悲凉。晚间,毛主席在听取聂荣臻关于10年科学的工作汇报时,提议会议开始前全体为罗荣桓默哀。

    默哀结束后,毛主席说道:

    “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出生的。这名同志有个优点,那就是对敌人狠,不留情面;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从不在背后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

    一旁的聂荣臻深表认同,为新中国病逝的第一位元帅感到可惜。

    同样感到可惜的,还有毛主席本人。从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得到毛主席的赏识与重用,他们既是同志,又是战友,更是军事上的知己。

    想到这里,毛主席夜不能寐,烟不离手,决定亲自参加罗荣桓的葬礼。

    其实在罗荣桓元帅病逝前,毛主席就曾做了许多努力。

    1943年,罗荣桓被查出右肾有肿瘤,是世界少有的肾脏癌变。毛主席寻遍中国与苏联医学高手,想找到治疗的方法,奈何当时世界医学发展有限,罗荣桓只能被迫切除右肾。

    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罗荣桓在指挥作战的同时,仍然要与病魔作斗争。独肾给罗荣桓带来高血压、心绞痛等并发症,工作时偶尔会晕倒,有时胸口痛得汗如雨下。

    对此,毛主席都放在心上。建国后,毛主席一直关心世界医学对肾脏移植的进展,时刻都想着罗荣桓同志。但遗憾的是,罗荣桓还是没有等到那一天。

    1960年底,罗荣桓被查出左肾功能衰竭,住进医院接受治疗。接到消息的毛主席下令全力抢救罗荣桓同志,但最终,罗荣桓还是走了。

    在弥留之际,罗荣桓拉着妻子和孩子们的手说:

    “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里去,不搞特殊。”

    另外,爸爸给你们一句话,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妻子林月琴此时已经泣不成声,孩子们则懂事地纷纷点头,这是父亲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

    12月19日,毛主席参加了罗荣桓的追悼会。

    追悼会上,毛主席郑重地朝着罗荣桓元帅的遗体三鞠躬,他眼眶被泪水浸润,每一次鞠躬都会想起与罗荣桓共事的点点滴滴。毛主席毕生参加过无数场葬礼,但罗荣桓的葬礼,主席从伟人变成了普通人,露出了凡人本有的悲伤之情。

    从此以后,主席身边又少一位敢说真话的人,和一个愿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好同志。

    参加完追悼会后,毛主席几夜都没有休息好,常在书房内独自黯然神伤,他伏案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中最后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饱含了对罗荣桓元帅的思念之情。而一向文风豪迈的毛主席,只为罗荣桓写过悼诗...

    可见毛主席对罗荣桓元帅有多么重视。

    不久,毛主席两次慰问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他说得最多一句话就是“罗荣桓同志是一个老实人。”最朴素的词语往往是对人的最高评价,“老实”体现在罗荣桓元帅对党忠诚,军队听党指挥,做人实事求是,这些都是一位共产党人所该拥有的最佳品格。

    林月琴也表示,罗荣桓生前最尊敬的人,就是毛主席。

    不仅是秋收起义时的知遇之恩,还有毛主席的胸怀和开明的政治思想,有问题他敢于向毛主席直言,毛主席也不顾上下级关系虚心接受。他们既是同志,又是挚友。

    正如毛主席诗中所写下的那般,罗荣桓走后,再有军事上的难题,又该问谁呢?诚然,罗荣桓的去世给毛主席不小的打击。

    建国后,毛主席亲自出席的第三场葬礼是——陈毅元帅的葬礼。

    1972年1月10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休息室里,毛主席的脸庞上沾满了泪水,他紧紧握住陈毅夫人张茜的手,郑重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他是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啊!”

    一旁的张茜同样泣不成声,她没想到年过古稀的毛主席能够亲自前来参加陈毅的葬礼。

    回忆起与陈毅的第一次见面,毛主席仍觉得记忆犹新。陈毅当时跟随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奔赴井冈山,他留给主席的第一印象便是:才博识深、谈吐明透、胸有大志、气度非凡。

    陈毅平时总是保持着笑呵呵的模样,每次军事会议进入到尴尬的氛围时,陈毅总能站出来打圆场。他不像传统的儒将风范,为人既有智慧,又“接地气”,说话口快心直,公正无私。

    令毛主席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解放上海后陈毅组织打响的“银元保卫战”。这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面临的经济难关,人民币在上海成功流通,就意味着人民币也可以在中国其他地方顺利发行。最终,陈毅不动一枪一炮,用经济规律打破了上海资本家的货币垄断,给上海经济市场带来新的秩序。

    与此同时,陈毅也向世界证明,解放军并不是只会打仗,不懂经济的“土老帽”,这里人才济济,是能够保证四万万人民战后幸福生活的。

    1954年9月,陈毅离开上海调往北京。到达北京当晚,陈毅便立刻去看毛主席,毛主席见面就说:“对不起啊,陈毅同志,没有到火车站亲自去接你。”

    已经是老友的陈毅面带笑容地回答道:“怎么会有这么个问题呀?”

    毛主席笑着解释说,自己亲自去火车站接见过党外人士,却没有顾得上迎接老同志。陈毅听后哈哈大笑,他与主席的交情,并不用那么多繁文缛节。

    他的笑容,引得毛主席也笑了起来。

    1970年,陈毅染上不治之症,不久便与世长辞。

    在追悼会上,毛主席深深鞠躬,向这位文武兼备的将军致敬。没有陈毅就没有今天的上海,就没有新中国的如期而至,主席的悲伤难以言表。

    建国之后,毛主席仅参加过以上这三位革命先驱的葬礼。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蒋建农:毛泽东在斗争实践中研究党史
·下一篇:无
·谈一点毛主席常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组图)
·关金地:心怀第三世界——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图)
·毛主席谈科学技术(组图)
·毛主席谈“天才”(组图)
·毛远新忆毛主席谈批孔
·毛主席谈控制人口(组图)
·毛远新整理的毛主席指示(图)
·毛主席的老师毛宇居,用一招瞒天过海之计,保住了毛家祖坟!
·李存吉文化大院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组图)
·恩师李漱清祖孙三代追随毛泽东,78岁想坐飞机,毛主席满足请求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