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毛泽东身后的韶山冲(组图)
2023-03-17 10:24:39
来源:资江渔夫2021
作者:赵祝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曾经因为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举世闻名。当年,全国各地的人象潮水似的涌向这里。毛泽东逝世后,罩在韶山上的那片光环在慢慢消散,喧哗的韶山渐渐安静了下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代伟人毛泽东又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回归,韶山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在毛泽东逝世31年后,笔者来到了韶山。

    一、难忘的毛泽东情结

    走进韶山冲,给人第一个最强烈的感觉是,虽然没有了昔日的“红海洋”,也没有醒目的标语口号,但毛泽东在这里依然是最高的神灵,依然被受到无限崇拜。那耸立在广场上的巨大的毛泽东铜像,在彩旗和鲜花的掩映下格外令人注目,喇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那些久违了的歌颂红太阳的歌曲。无论你走进任何一家商店、饭店或风景点,你听到的也是红太阳系列的歌曲,商店柜台上下摆放的也都是清一色的毛泽东的雕像、像章、书籍、录音录像和有关他的纪念品。你如果想要找一家超市或百货商店,也许会让你失望,但你要买毛泽东纪念品,这里可是应有尽有。

    在这里,家家都供奉着一尊毛泽东雕像或画像,每当毛泽东忌日或重大纪念日,家家都要烧香磕头,放鞭祭祀。毛泽东铜像广场,则是举行集体纪念活动的主要去处,除了鸣统放炮,杀猪宰羊,跪拜磕头,还要烧纸钱,舞龙灯,放鞭炮;每次活动结束,广场上都会留下一二寸厚的鞭炮灰烬。

    有次中央电视台组织文艺界来韶山演出,董文华唱了一曲《长城长》,唱完后没有一人鼓掌,董只好尴尬下台;接着才旦卓玛上台,刚报完《北京的金山上》曲名,还未开唱,台下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韶山人最听不得有人说毛泽东的不是,据说有游客在《毛家饭店》吃饭时议论毛泽东,女老板汤瑞仁立即走到那桌子面前,一把将桌子掀翻,将那些人赶了出去。汤瑞仁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汤瑞仁”。韶山青年毛大军说:“我们韶山青年对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每逢主席忌日,我们都去参加,每次我都掉泪。”这就是韶山人矢志不移的毛泽东情节。

    不仅韶山人热爱和崇敬毛泽东,各地人民群众也越来越怀念毛泽东。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来自各地的人群和车辆就开始向韶山冲汇集,人们源源不断地涌向毛泽东故居,涌向耸立着毛泽东铜像的广场,涌向陈列馆、涌向纪念园、涌向滴水洞,涌向每一个人们认为值得一去的地方。在故居附近的马路边,车辆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头;在广场,毛泽东铜像前的花蓝、鲜花每天都堆积如山;入党宣誓、团日活动、队日活动等各种纪念活动每天接踵不断,就连献花、照相都要排队等候。人们在毛泽东像前磕头、敬礼、跪拜、流泪、许愿、诉说、表忠诚。期望在这里找回失去的和想得到的东西。

    韶山,现在每天要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千至一万余名参观者,最多时达到三至五万。毛泽东,又成了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因此,连铜像广场准备拓宽扩大(现广场地域太小,且对面是陈列馆,不好发展),毛泽东铜像准备稍稍移动这样的事,韶山也不敢造次,还要竖起巨大的彩色示意图和告示,昭告广大群众,征求意见。

    韶山人是文明和古朴的,它体现在毛泽东故乡人特有的热情和礼貌上。走在韶山不大的街道上,你会发现,韶山人都是那么彬彬有礼,对人热情而又诚恳;看不到争吵和骂人的现象,也见不到打架斗殴和寻衅闹事的,无论是问路还是搭车,人们都会把你引到你要去的地方,在商店和景点买东西,也用不着担心被“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的事在这里也从未有过。就是不小心掉了钱或东西,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送上门来;许多家庭和旅馆甚至都是“夜不闭户”。

    韶山人民也是善良和守纪律的,为了响应省委保持韶山原貌的号召,他们舍小利顾大局,忍痛拆除了集贸市场、摊点、停车场和一些房屋与饭店,虽然影响了收入,但他们毫无怨言。

    美丽的韶山,加上美丽的心灵,这大概也是韶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的原因之一吧。

    这就是现在的韶山。

(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

    二、韶山人民告别了贫穷,正在走向小康和富裕

    走进韶山冲,最明显的变化是昔日低矮破旧的农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粉墙黛瓦的楼房和农家小院;昔日的稻田已不多见,代之而起的是果树、葡萄架和连片的湘莲;如今的韶山,好象一个大型建筑工地。从湘潭到韶山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韶山冲至湘乡,宁乡的公路已经拓宽、拉直和喷黑。一条连结滴水洞和故居的柏油路路基已经打好,隆隆的压路机正在忙着碾平刷黑。花费千万的毛泽东陈列馆已整修完毕,投资近亿的毛泽东遗物馆正在抓紧建设,只不过那有点过于壮严的黛灰色的建筑使人凭添了一种沉重感,

    韶山学校也正在大张旗鼓地修建通往新公路的大门。而更大规模的毛泽东铜像广场的扩修搬迁工作,一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则将立即动工。

    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告诉笔者,现在每年来韶山参观游玩的人在300万以上,村里现在百分之八十靠旅游业,其他为种养植业。种花卉林木、湘莲、蔬菜以及养猪。种田现在成了业余,田都租给了外地人种湘莲,但也有个别,如李定恒种的是毛主席家的祖田,于是他注册了“毛家祖田米”,在市场上卖的很稍,每年可收入十几万元。村里现在已没有了贫困户,去年人均收入8000元,但有些开饭店,跑客运的收入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以上,如毛新民自己搞了个建筑队,一年的收入应该不低于30至40万。还有湖北黄冈来的大学生李定胜,现在是“五子登科”,有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和孩子;有了自已的公司,光员工就有20多人。还有全国闻名的毛家饭店老板汤瑞仁,光连锁店就有一百多家!村集体主要靠纪念园、故园建筑公司和停车场等。我们1994年和湖北黄冈等单位合伙建设的“毛泽东纪念园”,现在每年观光人数达到200万,固定资产也从当时的4000多万上升为2亿多。

    村团支部书记毛新辉告诉我:村里的年青人,只要不是很懒,大多都可以发家致富,光门面出租,一年的租金就有二三万。我们男的一般开饭馆、跑客运,女的年青的当导游、年纪大的卖纪念品。26岁的毛文亮,他的华天宾馆每天有五六十桌客人,多时七八十桌;每年收入少说也有几十万。现在家家都有摩托车,还有几十人买了小轿车和面包车,我也买了一辆吉利轿车和一部摩托车,有时我们青年人开着自家的车一起出外参观考察,车队浩浩荡荡,一路别提多神气!

    曾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文章的女秀才左江红,现在是纪念园的管理人员,她快人快语的告诉我,韶山冲过去穷得很,男的娶不上媳妇,女的千方百计要嫁到外面去,民谣“有女莫嫁韶山冲,十户就有九户穷”,就是当时的写照。但是我现在成了家,生了小孩,也舍不得离开韶山冲,我和我爱人要永远在这里住下去。

    是的,韶山冲比起华西村和沿海地区也许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它已经告别了贫穷,走上了小康和富裕之路。

    三、毛家饭店老板汤瑞仁和她的儿子毛命军

    到了韶山,不可不去毛家饭店,也不可不提毛家饭店的女老板汤瑞仁。虽然她已是满头银丝,年届八十,可是却依然精神爠铄,事必躬亲,杵着根拐杖到处发号施令。她因和毛泽东家是邻居,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受到接见,那张毛泽东坐在长凳上和站在身边抱着小孩的她谈话的照片使她名声大躁。

    1984年6月,她花一元七角钱买了两斤绿豆,一斤白糖,熬了桶稀饭放在路边卖,自己却不好意思地躲藏在树林里,当有人问稀饭卖不卖时,她才怯生生地回答卖,别人问多少钱一碗时,她又远远地答道,随便给吧!后来一个上海游客开导她,作生意不丑,卖自己做的稀饭没什么可躲的。这样她才大大方方地在毛泽东故居塘边摆起了稀饭摊。卖稀饭之余,她还经营了茶水、汽水和纪念品。

    三年后,她又在故居对面用自家的房屋开起了“毛家饭店”,并请王首道同志题写了店名。饭店刚开张时,来看热闹的人多,吃的少,后来她将和毛泽东合影的照片放大挂在店里,给来人讲毛泽东的故事,烧毛泽东喜欢吃的菜,如果别人喜欢吃,她还会免费再加,客人走时,她还要赠送毛泽东像章等纪念品。

    毛家特色菜是她招徕客人的招牌,热诚善良是她接近顾客的基石,年青时经历的苦难是她战胜困难的本钱。越来越多的客人喜欢来这里吃饭,毛家饭店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后来,几乎凡来韶山的人都要光顾毛家饭店。至今,她的小店已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的客人,也接待过王首道、陈慕华这样的领导,还接待过毛岸菁、邵华、毛新宇这样的毛泽东亲属。

    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1999年,她办起了毛家饭店连锁店,并以古稀之年当选为董事长。2003年,为响应恢复毛泽东故居周围环境的号召,她牺牲个人利益搬出了经营了十多年的旧址,迁移到毛泽东纪念园旁。而今,在她的努力下,新的毛家饭店更加红火兴旺,连锁店在全国各地已发展到200余家。她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颁奖,中央电视台还为她制作了专题节目。许多国内外的报刊杂志也报导了她的事迹,她现在也成了韶山的名人。

    母亲办饭店一举成名,儿子毛命军不甘示弱,也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

    14岁参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毛命军,从舜帝南巡,于此地奏韶乐,引来百凤来仪,韶山因此得名的历史典故和传说中得到灵感;他埋头研究韶乐,并请来专家学者帮助挖掘整理。在他辛勤汗水的浇灌下,2003年,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这一湮埋了4000多年的文化瑰宝,终于在他的指挥棒下,于新修建的韶乐宫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韶乐》的面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地报纸传媒争相介绍,邀约演出源源不断。《韶乐》的挖掘成功,其影响和意义是难以估价的,其深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也许是所有毛家饭店都无法比拟的。

    毛命军,这位血性的汉子,不仅给韶山带来了一份厚礼,也给中国民间文化和民族音乐带来了一份厚礼!毛泽东如果九泉有知,也一定会含笑夸奖这位小老乡的。

    四、韶山村里的大学生

    在韶山,还有6名来自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如今,他们都已在这里成家立业,深深地植根于这块英雄的土地。

    1995年,湖北黄冈的两个企业参与建设毛泽东纪念园,由于当地人才匮乏,黄冈师范学院的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参与纪念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其间,由于条件的艰苦,陆续走了一些,但李定胜、陈劲松、柯水平、张志群、彭华清、陈幼武等6人却始终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了韶山人。十多年来,他(她)们和韶山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泪水和汗水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为改变韶山的面貌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李定胜,这位被村支书毛雨时戏称为“五子登科”的人,这位在中央电视台露过脸,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并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亲自颁奖的人,如今,他和他的“流金岁月文化公司”无论在韶山还是湘潭已是无人不晓;因为,凡韶山和湘潭的重大宣传接待活动都离不了他。只要他在场,无论何人来韶山,他都可以将客人在韶山的所有活动制作成一册精美的画册,在这位客人离韶前送到他的手上,其速度之神速,工艺之精良,水准之高超,堪称国内一流,湘潭无二。他的摄影作品曾多次得奖,其《韶山秋韵》就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他还参与了中央台播放的《韶山魂》专题片的制作,可以说,他现在已是事业小成。

    他说,是韶山给了我展示智慧和才能的舞台,没有韶山村领导和群众的信任,我不可能有今天。学美术的他,初来乍到,就被当作专家,赋予了景点设计布置,宣传筹划实施等重要工作,任由他去指挥负责。因为从纪念园到村里,没有一个懂美术的。

    正是这一信任和重任,使他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得到了无拘无束的发挥,他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磨炼和提高,从而使他很快地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能扛大梁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成为了一个既能写能画能拍能摄能制作的艺术家,又具有组织管理和策划水平的多面人才。这就是许多同学劝他回湖北和去沿海都被他谢绝的原因。他说,这里虽然条件差,但是就好比一张白纸,可以任我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换一个环境,我充其量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作助手,永远没有自己的发言权。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我快乐,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的才干和潜能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后来,韶山村一有宣传活动也来找他,再后来,韶山市、湘潭市也都找他,因找他的人越来越多,纪念园就让他办个公司对外承接文化宣传业务,再后来,他就干脆独立了。现在,他在这里享受着别人享受不到的“特权”,无论哪位领导来韶山,他都可以带着摄像器材进入中心位置,而一些省级媒体却被“挡驾”。如今,李定胜公司拍的专题片和制作的画册已在韶山和湘潭广为流传,毛泽东铜像广场旁的韶山导游图和新广场示意图等也都是他的公司所为。

    可以说李定胜将他的智慧和才能贡献给了韶山,韶山也成就了李定胜。

    柯水平是师院政史系毕业的,她和一起来的同学陈劲松成了一对伉丽,他们的女儿在韶山学校读五年级。陈劲松现在是纪念园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是纪念园里的总管家。柯则是湘潭市交通旅行社副总经理兼韶山分公司经理;小俩口现在的日子过得也挺惬意,正准备买小车呢。

    柯水平刚来时负责导游、讲解、接待以及培训员工,整理资料等工作。她说,韶山虽然是旅游区,但说到底仍是农村;这里的信息、交通、文化娱乐仍很落后,这两年才有所好转。我们来到这里,和这里的农民一起奋斗,教当地的导游、讲解员说普通话,说礼貌用语,从最基本的开始培训,就象来山区支教一样,也象上山下乡一样,我们在这里耕地、施肥、浇灌,把我们的年华、青春和热血洒落在这里,我们在这里渡过了人生中最好的时光。但这里的人们很纯朴,对我们很热情友好,各级领导也对我们不错,我们在这里交了不少的朋友。于是,我们在这里成了家,买了房,有了孩子;如今,我们也变成了地道的韶山人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主席身边人集体发声:不能再沉默!
·下一篇:无
·他创建的队伍,被毛泽东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特稿:满江红·毛泽东
·特稿: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举行《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邮票发行式暨“
·毛泽东主席之侄毛坚平同志参观深圳市孝贤教育集团
·三八节 回想毛泽东为《中国妇女》杂志创刊而作的一首诗词
·三八节 回想毛泽东为《中国妇女》杂志创刊而作的一首诗词
·周恩来:学习毛泽东
·数字毛泽东
·特稿:七律·写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外一首)
·鲁少华:七律·写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外一首)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