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四)
2023-02-24 14:02:06
来源:平民心声
作者:刘济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接上集

    55、遵义会议后,红军由被动变主动,甩掉数十万敌军的重围,顺利地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由于部队连续作战,非常疲劳,而且有些战斗,如土城、鲁班场、习水等几次战斗,没有打好,很不理想,从而引起基层指战员出现一些怨言。并且,这种情绪在中央和红军领导层中也有所反映,出现了一些风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林彪,他一直埋怨说,尽走“弓背路”,要求走“弓弦”,走捷径,甚至还扬言:“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这样领导指挥还行!?”

    为此,1935年5月12日,中央召开了会理会议。

    毛主席总结了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的胜利,阐明了运动战略正确思想。对林彪的所谓“走了弓背”的意见和他给中央三人小组要彭德怀任前敌指挥的信作了批评。

    会议批评了林彪要求撤换毛主席、朱德军事指挥和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从而统一了认识,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巩固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坚持了正确的军事路线。

    56、1935年6月15日,同项英等发表《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指出:“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我们的出路,只有坚决的武装起来,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与打倒卖国贼首蒋介石国民党的革命战争。”宣言提出中国工农红军愿同“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联合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57、1935年6月25日,张国焘从四川茂县经汶川、理县到达两河口。两大主力会师,使红军总兵力达到十余万人,士气高昂。

    会合前后,张国焘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的认识就同中央存在分歧。

    毛泽东要向北,张国焘要向南,分歧显露。

    为了统一战略思想,毛主席与张国焘会面的第二天,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两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会议否定了张国涛的错误主张,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

    两河口会议决定,立即制订《松潘战役计划》,准备一举击败胡宗南,控制松潘地区作为北上通道。同意北上的张国焘却突然改变了,打个人算盘,野心开始膨胀。

    58、1935年7月5日,张国焘召开四方面军干部会议,肆意歪曲中央路线,挑拨一、四方面军之间的关系。

    7月21日,中央在芦花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解决组织人事问题。

    毛主席为了顾全大局,尽量考虑张国焘的要求,但坚持军权不能让他抓去。最后,安排张国焘当上总政委。中央的让步很大,但从之后的表现来看,仍然没有满足张国焘的野心。

    59、大军刚到毛儿盖,张国焘就表达了对芦花会议的不满,他召集紧急干部会议,宣布中央执行的是机会主义路线;要求将四方面军的十几个干部分别批准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及书记处书记;同时指责遵义会议是调和主义,要求博古退出书记处与政治局,周恩来退出军委工作,不达目的不进兵。

    矛盾空前激化,张国焘挟兵自重,妄自尊大,目无党纪,狂妄摊牌,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1935年8月4日至6日,为了推动张国焘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党中央政治局决定在毛儿盖以南的沙窝举行会议。毛主席首先发言,就决议草案作了补充说明,并着重分析了西北地区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条件。为了满足张国焘的无理要求,毛主席再次退让,吸纳四方面军6名干部进中央,其中2名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人为中央委员,3人为中央候补委员。对此,张国焘得寸进尺,仍不满意。毛主席又做了耐心的解释和思想工作,强调一、四方面军必须团结的重要性,暂时稳住了张国焘。

    会议对于加强一、四方面军的统一领导与团结,坚定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必胜信心,起了积极的作用。

    徐向前回忆:“沙窝会议后,张国焘满肚子不高兴,脸色阴沉,不愿说话。陈昌浩向我发牢骚,说中央听不进国焘的意见,会上吵得很凶”。

    会议上的对立情绪,公开暴露出张国焘与党中央的严重政治分歧,预示着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60、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在毛儿盖召集四方面军军以上干部会议,非法审查中央路线,公开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

    8月20日,为了进一步统一战略思想,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儿盖举行会议,着重讨论红军主力的发展方向问题。会上,中央一些领导人与张国焘的分裂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挫败了分裂红军的企图。

    61、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

    9月1日,张国焘率左路军一部从阿坝出发,向中央所在地班右、巴西地区开进。

    9月2日,张国焘到达噶曲河附近,致电中央,以河水上涨无法渡河为由,停止东进。

    62、1935年9月2日至9日,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在巴西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

    毛主席在会上作报告,提出:现在一方面军因长途行军的疲劳,需要相当时间的休息,部队需要相当时间的整理。战略方针已确定向东,向汉人聚居区发展,给养条件是可以改善的,休息时间除作战任务外,是可以争取的。

    毛主席作结论指出:整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战略方针、战斗任务,为了根据地,为了消灭敌人。

    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严重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63、中央第一、第四方面军在巴西分离后,党中央率一、三军团于1935年9月11日北进到达甘肃境内俄界。

    9月9日,中央再次致电张国焘,重申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张国焘藐视中央的决定,坚持自己的分裂主张。

    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分道扬镳了。

    张国焘公然违背中央决定,反对北上抗日,率领红四方面军公开分裂红军,重返草地,南下四川。南下途中,在四川省马尔康县卓木碉公然另立中央,自封主席。

    1935年9月12日,为了克服和扭转由于张国焘一手导致的阴谋分裂所造成的危困局面,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行动方针问题。

    会议讨论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和部队整编问题。

    毛主席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

    “俄界会议”开得紧张,也开得沉重。当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极其艰苦,极其严峻,在走出草地到达俄界期间并没打什么大仗,但部队严重减员,以至兵员减半。中央红军已经失去全部重装备,后勤供给断供,红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又有强敌追杀,形势极端恶劣,几乎到了置于死地的绝境。在如此危险关头,一步踏空,有可能葬送中央红军,断送中国革命。

    64、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哈达铺。

    9月2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会议。

    毛主席在会上指出:“组织部应该调查了解干部,要了解连以上干部。我们现在只了解高级干部,中下级干部还不了解。为了巩固部队,需要了解干部;为了扩大部队,需要支配干部;为了与反革命做斗争,需要了解干部的一些倾向问题。组织部需要了解下属情形,这是组织部的主要工作。要把教育工作包括在组织工作之内。”

    会议还决定由张闻天起草俄界会议提出的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议。

    会议明确了“到陕北去”的方向。

    毛主席心情大好,创作了千古绝唱《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历经千难万险、绝处逢生后的一种喜悦!

    9月22日上午,在“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宣布了部队改编,并发表了激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会议最后他提高嗓音,挥手向前,用洪亮的声音结束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抗日前进阵地!”

    65、党中央毛主席率领改编为“陕甘支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9月27日,到达通渭县榜罗镇。从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一个大的苏区根据地,有一支活跃的红军,还有游击队和很好的群众基础。大家喜出望外,特别高兴,连夜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毛主席在会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新决策,进行了政治动员。

    会议按照毛主席在哈达铺提出的到陕北去的行动计划,在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研究红军落脚点问题之后,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

    会议彻底结束了红军长征长期没有落脚点而四处转战的局面,从而为红军长征胜利完成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

    会议重申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66、1936年1月25日,同周恩来、彭德怀等二十位红军将领联名发出《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提出关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具体办法,建议互派代表共同协商。

    10月19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保安吴起镇。红军胜利完成长征。

    67、1936年12月17日—25日,出席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毛主席作《军事战略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毛主席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利用空余时间毛主席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提出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并指明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12月7日,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2月中旬,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往西安参加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五)
·下一篇:无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五)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六)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七)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八)
·毛主席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是空前绝后的伟人(九)
·外国政要评价毛主席,智慧超群,万人景仰,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十)
·纪念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六十周年(外一首)
·红色头条-李殿仁:纪念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六十周年(外一首)
·河北涉县赵峪村隆重举行毛主席纪念馆奠基仪式(图)
·文艺名家记忆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的一个细节让许多人铭记终生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