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卷地长风思悠悠——和毛泽东有关联的八个平山人(组图)
2022-09-16 10:19:51
来源:中山国
作者:张志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编者按:平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从大革命时期开始,于光汉、栗再温、王昭等老一辈革命者就和平山人民一起为打造这块坚强的革命根据地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使平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的落脚点,也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出发点”。平山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系非常紧密,早在1936年,毛主席在听取特派员李华生的汇报后,就风趣地称平山是“十八路诸侯”中的“一路”。此后一直关注着平山,并和这里的一些人和事有所交集。平山人性格当中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对党忠诚等优良品质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有的在毛主席身边服务;有的为他拍照;有的终生致力于毛泽东的研究;还有的为传承他的精神筑碑立传。毛主席关心着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老区人民也对毛主席拥有深厚的感情。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生生不息。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发表河北省文史馆馆员、平山——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张志平先生的专稿“和毛泽东有关联的八个平山人”。以此深切怀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毛泽东在西柏坡

思念

连天落叶起离愁,
卷地长风思悠悠。
石门无雪颜色减,
滹沱有水向东流。
伟人土屋未远去,
炉火正红岁月稠。
君看今日追梦急,
复兴还向精神求。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 张志平

    01

    曹慕尧——第一个和毛主席对话的平山人

曹慕尧

    (1917~2003),男,平山县东岗南村人。1935年入县简易工厂当练习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王昭一起组建党的外围组织“青年文艺研究社”。曾任共青团平山县委第一届宣传委员,平山县委书记,延安红军大学政治教员、副大队长,平绥铁路武装部长,东北军区军工部炮二处副政委,沈阳五四兵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后勤油料处计划处处长、副部长、部长(副军职)。1983年离休。

    1938年,秋末冬初,曹慕尧时任延安抗大队长,毛主席到学校里做报告,地点选在一条山沟里,那天轮着曹慕尧“值星”,负责整理队伍、维持会场秩序,还要给报告人端茶送水。毛主席经常去抗大讲课、做报告,每次都用半天时间,中间有一次休息,大约20多分钟。主席精力充沛,休息的时间也不肯浪费,往往利用这个空隙,找周围的同志谈话,了解群众对讲课、做报告的反映,关心大家是否完全听懂了,还有无疑难之处。

毛主席1938年在抗大作报告

    毛主席同曹慕尧谈话时,听出他口音是北方人,就顺便询问:“老家是什么地方?”

    “报告主席,我老家是河北省平山县。”

    “哦!原来是平山人,我正想了解平山的情况,你们县的党组织和群众的政治觉悟如何?你是否清楚?”

    “报告主席:我县的党组织比较健全,1931年建立党支部,1932年正式组成中共平山县委员会,随后稳步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全县已有70多个党支部,约800名党员。最大的群众组织是穷人会,共有400名会员。1935年还拉起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西部山区搞过分粮吃大户的斗争。1936年初,中国红军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到达山西省,威胁太原市,我们接到中共河北省委的指示,采取紧急措施,策应红军的行动。直西特委和平山县委决定,在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地方,砸了下口镇的盐店,枪毙了两个掌柜的,故意在阎锡山的后院放火,虚张声势,扬言要闯过娘子关,攻打太原,以此扰乱山西省的治安。”

    “对情况如此熟悉,以前你在平山工作时担负什么职务?”

    “报告主席!来延安之前,我担任中共平山县委书记”。

    “你们平山县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生产情况怎样呢?”

    “报告主席,平山县处于太行山东麓,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层恋迭嶂,小部分是丘陵地带,县城位于东南部一个小角上,周围有数十个村庄,县靠近石家庄平原。滹沱河横贯全境,沿岸物产丰富,以小麦、水稻、玉米、棉花为大宗。但是,这些丰富的物产都被地主富豪占有,一般农民极为穷苦。所以,他们很喜欢共产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老照片】昔日的滹沱河(平山段) 沙飞摄

    “你知道聂荣臻同志的司令部设在平山县的山区吗?”

    “知道,我们县里不断有人来延安,经常告诉我家乡的消息,现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开展得轰轰烈烈,参军参战掀起高潮,晋察冀边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都住在平山县西部的山区,同当地人民建立了鱼水般的亲密关系。”

    毛主席结束了提问,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进行的政治报告上,遂又聚精会神地准备继续发表演说。曹慕尧给他的杯中倒上开水,并用期待的口气说:“请主席润一润喉咙。”他点了点头,端起杯喝了两口,又开始作报告了。

    回答毛主席问话这件事已经过去56年了,但它始终牢牢印在曹慕尧的脑海里。今天看来,主席对平山县政治、经济、地理、社情的关注与深入调查,正是他伟大预见的孕育,是后来中央各级军政机关迁驻平山这一战略壮举的重要原因。

    02

    曹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毛主席亲为党歌加一字的人

曹火星

    (1924~1994),原名曹峙,河北平山西岗南村人,著名作曲家。1938年参加革命后一直在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工作,此间曾入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1949年到天津军管会文艺处音乐科工作,曾任天津市音工团副团长。1952年后主要从事作曲和行政领导工作,历任天津歌舞团团长、创作组组长、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院长。1956 年至195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专家班学习作曲。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会国音协常务理事、天津音协副主席、天津歌舞剧院院长。

    1937年“七七事变”时,曹峙已经拿到省城两所中学的录取书,由于日军铁蹄的肆虐,他的家园被毁,求学不成。1938年大年初二的深夜,14岁的曹峙悄悄离开家,来到了洪子店。

    洪子店是当时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在这里,有着唱歌天赋的曹峙报名加入了铁血剧社。后来,曹峙加入了华北联大音乐系的学习,当时,在华北联大音乐系执教的老师,就是不久之后因在平山东黄泥村创作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而蜚声乐坛的卢肃。老师卢肃教导曹峙说,抗战有各种方式,有拿枪上前线的,也有拿你的笔写歌,鼓舞大家上前线的,这也同样是革命工作。

曹火星与妻子齐玉珍

    老师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曹峙,以音乐为武器,保家卫国,成为他一生所执着的道路。一年之后,曹峙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上战场》,此时,为取星火燎原之意,他将自己的名字曹峙,改为曹火星。

    1943年3月,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聂荣臻要求根据地的广大文艺工作会者,要深入到晋察冀的斗争实践中去,深入到战斗的一线去。曹火星随音乐队来到平西的新解放区,参加了当地的减租运动。在拒马河畔的霞云岭堂上村,曹火星得到从家乡岗南村传来的噩耗,自己的父亲、堂弟和全村130多位青壮年被日军残忍地杀害。19岁的曹火星怀着国恨家仇和满腔悲愤,投入到音乐创作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曲谱

    1943年11月,曹火星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并于1944年在晋察冀边区政治部编的油印刊物《抗敌歌选》上首次刊登了这首歌,并很快流传开来。曹火星所创作的歌中原本中国前面没有“新”字,关于“新”的来由,有两种说法,都与毛泽东有关。

    (1)逢先知所著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这样写道,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的女儿在院子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后,立即给她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把这个问题正式提到中央的会议上,从此这首歌才改了过来。

    (2)1948年章乃器从香港来到东北解放区后,在参观哈尔滨、沈阳的时候,听见人们唱这首歌时,认为应该加一个“新”字,才能科学而准确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就及时把这个意见提出来。此后不久,毛泽东在会见章乃器时,对他说:“你提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后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在歌词中加进一个“新”字,这样歌名就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了。

曹火星雕像

    03

    戎冠秀——见过毛主席十三次的平山人

戎冠秀

    (1896~1989),女,河北省平山县下盘松村人,中共党员,早年投入抗日救亡,积极为八路军筹集粮草,组织妇救会,识字班,宣传抗日,带头送子上前线,积极支前,照顾伤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1949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出席“开国大典”,曾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是拥军爱民的一面旗帜。在她的一生中,曾13次见到过毛主席,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第三、四届大会代表。有书刊影视戏曲《戎冠秀》传世,现英雄母亲戎大娘长眠于华北烈士陵园,被评为“双百”人物。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戎冠秀被邀请到观礼台。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随后的盛大国宴上,毛主席握着她的手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戎冠秀既激动又紧张,用平山话回答:“我叫戎冠秀。”毛主席闻之笑呵呵地说:“哦,这个名字,我记得,子弟兵的母亲啊!”戎冠秀再也说不出话来,当时就激动地哭了。

    戎冠秀的孙子李耿成,1968年参军,在中央警卫团工作,有一次他在中南海站岗,正巧毛主席散步走来,和蔼地问他:“小同志,参军几年了?哪里人啊?”他激动地回答:“三年了,平山人!”毛主席说:“啊,平山老乡……”他答:“是,我奶奶是戎冠秀!”毛主席微笑说:“戎冠秀,我认得……”

毛主席接见戎冠秀

    老一辈革命家和平山子弟兵、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关系,就是这样密切,平山人的忠诚也一代代抒写着。戎妈妈的家国情怀是那样博大而厚重,她的三个子女都是爱国拥军的好党员,小儿子在朝鲜战场牺牲后,她又先后送4个孙子、1个外孙和1个外孙女参军,报效国家。在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她带领下盘松村的妇女们,积极拥军支前,救护伤员。边区动员青壮年人伍,她就挨家挨户的宣传,动员妇女不要“拖尾巴”。她说:“边区八路军——子弟兵是咱们边区老百姓的!咱们离了子弟兵,鬼子就会把咱们全杀光!民主生活也没有了,当亡国奴了。妇女要想翻身求解放,就应该动员自己家里人参加子弟兵!”在一次拥军会上,她带头发言:“我有三个儿子,都报上名,验上哪个,哪个去,都验上都去!要是不嫌我老伴,让他给咱八路军喂马去!”在她的带动下,下盘松村一带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上战场的热潮。

戎冠秀在照顾伤员

    2014至2015年初,张志平同志主持拍摄大型纪录片《平山记忆》,其中第四集《支前》的主要人物是戎妈妈。他和摄制组的同志们认真研究了采访提纲,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同步进行。这次采访面更大,范围更广,内容也更丰富,戎妈妈的亲属和她当年一起护理八路军伤员的老人们讲了好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戎冠秀的孙女李秀玲说:“奶奶服侍伤员非常细心,有的伤势严重难以咽食,她就把窝窝头用嘴嚼烂,口对口地喂伤员,天气冷了,奶奶就把闺女过冬的棉袄撕开,把重伤员负伤的双脚紧紧地裹起来。”有的老人回忆:“炎热的夏夜,戎冠秀忍着蚊虫叮咬,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纳鞋底,做军鞋。指头肚上磨出了嫩肉,鲜血直滴。日子久了手掌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的老茧,腿上粗麻绳硬是搓出了一条沟。”还有人说“在数九寒冬,戎妈妈为伤员们洗绷带,受伤冻得裂子就像小孩嘴似的,钻心钻心的疼,但戎妈妈从不吭声。

平山县下盘松村戎冠秀故居

    04

    齐观山——为毛主席拍照的人

齐观山

    (1925~1969),摄影家。今河北平山北庄头人。14岁参加八路军,16岁成为战地摄影记者。25岁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负责中央新闻的专职摄影记者。1941年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训练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4岁英年早逝。曾拍摄大量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照片。曾任《晋察冀画报》《冀热辽画报》《东北画报》记者。建国后,历任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记者、新华通讯社摄影部记者、采访科科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理事。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伊始,齐观山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负责报道党中央和毛泽东重大国事活动的专职记者。中央和领袖的重大国事活动绝对不能出一丝差错。而那时的摄影器材笨重不易操作,散叶胶片、闪光灯泡都是拍一张换一次。重大历史的关键时刻稍纵即逝,快门只能按一次,很难有机会再拍第二张。齐观山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次次成功,从未失误过。新闻摄影界赞美他“就一张”主义。当时的制片设备落后,冲印费时费事。他常常守在制片车间,拿到照片后,还要交上级审查定稿,往往凌晨三四点才能回家。他的工作日夜兼程,饮食起居无定时,交通条件也只是一辆三轮摩托。

齐观山摄影作品《斗地主》。2005年,这幅作品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摄影作品。

    为中央首长拍照片的人选要求是政治上可靠,摄影技术好,经公安部审查通过。1950年,齐观山到中南海怀仁堂拍摄讨论国徽通过大会。那时照相器材落后,闪光灯的灯泡外面没有玻璃纸,里面没有镁丝,只有镁粉,很容易爆炸。那天,齐观山正给毛主席拍照时,灯泡炸了,而且就炸在毛主席的前面,所幸的是离主席还有些距离,这时,罗瑞卿赶快过来问:“怎么回事?”周总理见了说:“这是齐观山嘛,是没问题的。”尽管出了岔子,但齐观山还是拍了几张好照片。

    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齐观山上台去给毛主席拍当时作报告的情景。镁光灯“啪”地一闪,毛主席读着读着报告,就看不见了。这个时候他定定神,继续作报告。齐观山“啪”地又拍了一张。毛泽东的眼睛再次被镁光灯闪得看不见了。他打趣地对齐观山讲,“你有你的工作,我有我的工作,但是你的工作妨碍了我的工作。”全场哄堂大笑。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在中南海怀仁堂

    齐观山的儿子齐文介绍说,在领袖身边工作,虽然兹事体大,但领袖们都非常平易近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在中南海怀仁堂》这张照片,就是四位领袖在开会休息间隙,到一间很小的房间里交谈、抽烟,齐观山推门进去,便拍了下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张照片是后期合成的。受空间和摄影器材限制,齐观山当时是将四位领袖两两拍下,最后“天衣无缝”地接在一张照片中。齐观山是新中国新闻摄影中,率先使用接片技术的摄影记者。

齐观山在天安门城楼上

    齐文回忆,父亲齐观山在拍摄国庆等大型活动时,有时会站在“高塔”上。那是一种为了方便拍摄而搭起的高架子。领袖们会提醒齐观山注意安全。“有的时候我父亲拍照片,总理怕我父亲掉下去,都拽着他。总理一边跟外宾说话,一边拽着我父亲,这些都是总理很有人情味的地方。”

毛主席投票

    《毛主席投票》这幅作品,是齐观山在拍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毛主席投票时抓拍到的。这个镜头,当时很多摄影记者都在抢拍,有的记者抢得太快,主席还未投票,有的记者又抢慢了,主席票已投进了票箱,只有齐观山抓拍到了主席把选票投进票箱的那个“典型瞬间”。

毛主席和群众在一起

    《毛主席和群众在一起》这幅作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刚结束,毛主席退场时被群众代表层层围住,齐观山偶然发现,立即登高抢拍了这个镜头。镜头画面是毛主席侧身在中央,周围全是层层围拢过来的代表人头,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注视着毛主席。齐观山开创了这种拍摄的先河,后来很多人模仿他。

    1950年起,齐观山连续10年参加了所有国庆节的采访。齐文记得,自己9岁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庆活动。当时有人告诉他,他的父亲就在拍摄天安门城楼的高塔上。“我觉得我父亲挺了不起的,能上这么高的架子上去,我们都是在人群里的,他是在毛泽东的对面。”

    1953年,齐观山拍摄了孩子登上天安门城楼给毛泽东献花的情景。小女孩叫张筠英,她跑上天安门城楼检阅台,开心地大叫:“毛主席好。”主席拉住她亲切对话,忽然小姑娘拉着毛泽东喊:“快看,快看!”毛泽东顺着她手势看去,原来广场上开来了一辆铁路部门的花车,上面还有一辆机车模型。“看,它的烟囱还冒烟呢!”小姑娘新鲜不已。此时,齐观山把眼前的一幕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齐观山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用镜头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新中国的诞生、为建设一个国强民富的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道路的历史画面。

    200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非常史录——新闻摄影家齐观山作品选集》被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2007年,齐观山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中国摄影大师”。

    05

    李增林——和毛主席朝夕相伴十六年的平山人

李增林

    1928年生,河北平山洪子店村人,曾任解放军305医院副院长。从1953年开始到1969年,一直在中央警卫部队一中队一组担任毛主席的卫士。

《滹沱记忆》总编导张军锋采访李增林(2018年10月22日)

    记者采访实录:

    问:你是什么时候到主席身边的?

    李增林:1953年。

    问:当时是怎么选的?

    李增林:那是中央警卫团要成立个一中队,他是在警卫室里边,各个连选一部分人,出身比较贫穷的,那时候讲成分特别严,地主富农都不要,那时候我是雇农,所以到哪儿都是择优选拔的,警卫团一营教导员王连农到现在国防部直属部队选的我,大概不到一百人,直接到了中央警卫团一营一连一排一组工作。

    问:第一次近距离见毛主席就是这次?

    李增林:我是一连一班的,一班是专门负责主席身边工作的,在吉祥书屋。

    问:第一次见主席,当时在干什么?

    李增林:站哨,在主席身边站哨,主席住的屋子,吉祥书屋,就在他门口站哨,下午主席出来散步,他往北走,走到西边,西边又转过来,到这个院里,下了台阶我在那儿站哨,他以前没见过我,感到很新奇。他说小伙子,你姓什么,我说姓李。叫什么,我叫李增林。你什么地方的人,我是河北平山的,他说咱们是老乡啊!我说主席您是湖南的,我是河北平山的,怎么是老乡呢?他说我住在平山西柏坡,你家是洪子店的,咱们隔着一条河,这不是老乡吗?说完哈哈大笑。他又说,平山县是个好地方,是个五谷丰登的地方,粮食打的多,老百姓思想觉悟也很高,对中央政策的贯彻都很坚决。我说,主席您这样说我很开心。后来他又问,你在家干什么?我说在家放羊。他说你为什么放羊?我说我家里穷,没有房子没有地,我父亲给人家扛长工,我娘给有钱人家做饭,所以我7岁就给人家放羊,16岁回来上了一年民学,第二年就当兵了。他说你放了多少羊啊?我说放了200多只。主席说,你这官可真不小啊!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主席也笑了。

    问:他一点架子也没有?

    李增林:没架子,一点架子都没有,他说话很风趣,用不了三句话就把你说得不拘束了,不紧张了。

    问:你从1953年到主席吉祥书屋这儿,到1969年,16年,基本上就是一直在主席身边,肯定也是中央的大领导都见过,然后和主席每天都见面吗?

    李增林: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毛主席就是我的亲人,在他身边工作是我一生的光荣,我永远不能忘记毛主席。

摄制组和李增林合影留念,李老手捧着“毛主席接见警卫战士的照片”。

    06

    齐得平——保存研究毛泽东典籍手稿档案时间最长研究成果颇丰的人

齐得平

    1933年生,河北平山川坊村人。1949年9月,16岁的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材料科做档案工作。1961年起专做毛泽东、刘少奇手稿的保管和研究。中央档案馆研馆员,曾任手稿科科长,中共中央档案资料保管副处长,利用部副主任。参加了《毛泽东书信手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手书古诗选》的编辑。发表有《亲切的回忆深情的嘉勉》《诚挚的友谊》《谈毛泽东书信的收集》等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任手稿科科长,专门保管和整理毛泽东手稿。

    记者采访实录:

    问:你从哪一年开始接触毛泽东手稿?

    齐得平:我原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1955年改名为秘书局)工作,秘书处住在中南海外,分管文件和历史档案,1954年经党中央批准实行文电合一管理。这是我们党的文书档案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随后我们到中央办公厅接收了1949年以前党中央的历史电报,我就是从那时开始接触毛泽东手稿的。接收之后,我们将这个时期的文电重新进行了整理。

    问:在这段整理档案中,你们把毛泽东的手稿单独分出来了吗?

    齐得平:还没有。1959年中央档案馆成立,我跟随我保管的中央档案进馆。为编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提供文稿。1959年底,中央档案馆副馆长裴桐让我把1945年8 月日本投降到1949年9月前的毛泽东讲话作一个目录出来,我照办了。新年过后,中共中央档案保管部30多人全体动员,突击搞了一个月,把解放战争时期的所有文件全部查了一遍,把毛泽东起草的全部文件都做了卡片,编了目录,并推荐提供了许多文稿给编委会。为了保护毛泽东手稿, 档案馆领导决定把毛泽东手稿集中管理,一同管理的还有刘少奇的手稿。领导决定让我作这项工作。从这时开始,毛泽东手稿专门有人管了,我的一生也就交给了毛泽东手稿的管理工作,除在“文革”一段时间外,我一直做这个工作。

毛泽东手稿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齐得平研读伟人手稿,感受着伟人的精神世界,从青春年少到满头银丝,他将自己的生命与热血融入到这项事业中。作为中央档案馆的研究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齐得平并非“科班”出身,只是在1952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班进修了一年的大专生。然而在这块特殊阵地上长年磨砺,无论学识、理论、经验,特别在毛泽东手稿鉴定上,他都无愧为一位研究毛泽东手迹的行家里手。他根据长年工作经验,将毛泽东文稿分为毛泽东起草或署名的文电、修改的文电和别的领导人联合署名的文电;毛泽东的文章和修改别人的文章;毛泽东的书信;毛泽东的题字题词;毛泽东的自作诗词,代别人修改的诗词和书写的古诗词;毛泽东的讲话稿和记录稿;毛泽东的选集、文集;毛泽东阅批的图书和其他手迹等九类。这是他多年学习、研究后逐渐摸索出的思路与规律。

    几十年来,齐得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保管和研究毛泽东手稿的工作,为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查考提供了准确翔实的资料;为编辑出版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推荐了重要文稿;为鉴别社会上流传的伪造领袖手迹和传言澄清是非、辨别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07

    阎涛——撰写毛泽东在西柏坡文学作品的第一人

阎涛

    1928年生,河北平山西柏坡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平山县高小教师、校长,区小学总校长,建设日报社、石家庄日报社及石家庄地区文联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审,文学创作一级。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纪实文学《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获庆祝建国50周年献礼全国优秀图书奖,《东行漫记》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及十七省市优秀图书奖。

    阎涛先生是对“革命圣地”西柏坡最有感情的人,他是第一个写革命领袖在西柏坡的作家。阎涛先生就出生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毛泽东、周恩来在这里的住所,都是他几位叔叔的房子。革命领袖们进京之后,他也像西柏坡人那样,对伟人们念念不忘。接着,他产生了写领袖在西柏坡的念头。1950年国庆节之前,他写出了《毛主席请乡亲们看电影》,当年10月25日,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

    那篇文章写道:西柏坡的“中央大院”要放电影,乡亲们知道了就挤着看。可是,警卫战士们坚决拦着。毛主席听到外面有吵嚷声,就问这是怎么回事,战士们把情况告诉了他。毛主席想了想说,党中央的安全保卫是大事,可是,乡亲们为了这种方便和安全,做出了很大牺牲,他们还能保守秘密,演电影应当让他们来看。此外,他嘱咐战士们,对乡亲们说话一定要和气,同时加强戒备。结果,村民们便拥进“中央大院”,第一次看上了电影。后来,人们知道是毛主席出面劝解,人们都很感动。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却写出了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连着心,宁可自己冒着遭受敌特破坏的风险,也满足了群众的要求。在阜平县城南庄,中央驻地不就被敌机轰炸了一次吗?可是,毛主席不怕,他担心西柏坡人那种文化饥渴。这篇稿子一发表,青年阎涛一举成名。时间不长,他就被调入《石家庄日报》当记者。

    1948年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题(1999年该书再版时就以此作为书的名称)。

    08

    张志平——为“五大书记”塑像,为西柏坡立碑的人

张志平

    1951年生,中共党员,河北平山人。1969年5月参加工作。曾任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全国革命纪念馆协作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兼)等职。现任河北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系中共毛泽东、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1993年,第一次确定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的历史定位和陈列主题。第一次全方位地组织打造西柏坡纪念性、地标性的经典设施和作品集群: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雕塑园、影视厅等。“五大书记”铜铸像己成为西柏坡革命纪念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形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三封重要书信揭开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运动鲜为人知的内幕(组图)
·下一篇: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像章
·毛泽东巧妙点评拿破仑战争
·赵小鲁: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领袖
·毛泽东时代《做好人》
·怀念敬爱的毛主席——写在9月9日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6周年
·董新有:怀念敬爱的毛主席——写在9月9日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6周年
·特稿:怀念敬爱的毛主席——写在9月9日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6周年
·张全省:今朝军旗别样红,今天军威格外壮——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九十五周
·特稿:今朝军旗别样红,今天军威格外壮——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九十五周年
·杨漠寒: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46周年(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