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关于“建设四位一体红色景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1,发展红色旅游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红色”特质,保持文化内涵的真实性、思想性和严肃性。不能随意“小题大做”,甚至“无中生有”,不能歪曲历史,把一些所谓的野史和庸俗的东西强加进去。要围绕规划中所界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 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精心布置展陈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做到既见物、见景,又见思想、见精神,充分体现对历史的尊重,让其深切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感受到自己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从誓言墙上收集到成千上万篇铮铮誓词,充分说明参观南湖确实使游客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2,处理好发展红色旅游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具备红色资源的地方往往和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在一起,发展红色旅游又是以红色资源作为依托,因此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我们必须处理好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红色旅游开发要以保护文物资源为前提。文物具有原始性、单一性、不可再生性和历史承继性。革命纪念地遗迹、遗址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纪念价值,具有文物的特性。人们是出于对革命历史的缅怀和追忆,才到革命纪念地参观游览、重温历史,如果改变它原有的风格和环境风貌,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只有有效保护历史文化的遗存,长久保持革命遗址、遗迹本身及其周边的环境风貌,才有可能让历史文化的遗存更好并持久为红色旅游发展服务。 3,造红色景区也应以人为本,应更人性化,更贴近百姓,并且尽量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集中体现学习性。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以旅游为手段,营造出自我启发、自我教育的学习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还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当年革命者的革命精神,和今天新时代建设者求发展、求和平、求进步的奋斗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认识到“红色精神”对社会经济建设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发展“四位一体”的红色景区必须要注意对景区发展的科学定位和合理规划。根据《纲要》的精神,南湖景区着手完善南湖旅游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南湖发展的规划定位。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和谐共赢作为规划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加快南湖红色旅游发展步伐,始终把南湖作为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利用南湖的湖光水色、楼台烟雨,发展绿色旅游,美化革命圣地的环境,进一步丰富南湖红色旅游活动的内容。同时结合景区的区位特点和自身不同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做到“红、绿、古、俗”的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产生叠加效应,打造综合性旅游品牌。南湖更要以自己优越的区位优势加盟华东旅游线,同时以嘉兴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整合近现代的红色资源,不断充实和提升红色旅游的品牌内涵,使这一旅游品牌生生不息,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5,走红色旅游市场化、产业化道路。“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的时代性结合。中央对红色旅游开发的定位,是“经济工程”和“红色旅游产业化”,是产业就应该讲效益、讲利润,按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谋篇布局。因而,要使红色资源转化为市场的优势,关键在产品的打造:要有一个完整的构架作为载体,才可能实现产品化,使“政治品牌”向“市场品牌”成功转化。 6,不断提高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完善旅游六要素的同时,加强对导游和解说员的培训工作。这是开展红色旅游的关键,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形象,更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不仅需要通晓当地的革命史,还要了解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革命发展脉络。旅游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编好红色旅游解说词并切实搞好培训。导游员、讲解员更要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南湖景区的导游讲解更要结合景区特色,以文化为主线贯穿起来。 7,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共谋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跨区域性,其开发建设必须走区域合作之路,即实行资源共享、线路对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效益共赢。过去大多数旅行社所推的华东线主要是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现在嘉兴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借“红色旅游”之“东风”,成了华东线的重要节点。并计划成立旅游集散中心,实现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这对于把南湖真正打造成红色经典景区意义重大。 推动“四位一体”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对实现红色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同时对“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也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所以,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和困难,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和思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