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还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愚公移山》,讲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同时发动群众进行总结。有的说:“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大水冲了树,往后咱们就有了经验。”老贫农吕天全说:“高处低处,不该种一样的树。这次咱们是吃了没因地制宜的亏。”
经过这次总结,确定了“洼栽柳,坡栽杨,果树栽在高岗上”的科学植树规划。按照这个规划,经过两个冬春的奋斗,东留善固村在高地上又种了500亩果树,坡地上种了1000亩杨柳树,洼地上种了520亩杈林、条林和120亩芦苇,共植树25万多株。“荒滩变绿洲”的理想,逐渐变成了现实。
由于长期受封建意识的影响,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活动和人身自由受到种种限制。临西县这一带,过去也流传着什么“妇女不能上树”、“女人不能下井”等说法,讲什么“女人不能离开汉,天天围着锅台转”,把妇女们压在了社会的底层。
玉兰在党的领导下,不信这些清规戒律,带头参加各项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上树采籽、下井掏泥……她还当起了合作社社长、村支部书记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积极参政议政,成了当地妇女的一面旗帜。正如东留善固村一位长辈说的那样:“过去妇女依赖性强,好多都像奴隶,没家庭地位,更没社会地位。你看玉兰不认这个,坚决按党指引的光明大道走。早先,不少人看不起玉兰,但她有个性,啥也不怕,硬是干出了一番事业!”
今年的谷子长得多好,又是丰收在望啊!吕玉兰与老愚公杨宗振(左一)、孙振祥(左二)在田间察看丰收景象。
我在采访中,曾调查和研究过玉兰是否有“怕”的心理。说句实在话,玉兰有时也有“怕”的心理。就拿打井来说,也不是一开始就敢下去的。她在1965年10月2日的笔记中写道:“下井,二丈多深,听起来很可怕,有人害怕,俺开始也怵——,下去实践吧!”她想,怕这怕那,患得患失,就什么也干不成了。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就应当不怕苦、不怕死。于是,她就有了一股子闯劲和拼劲,以及敢于实践、敢于胜利的精神。她在这天的笔记中写了一首顺口溜,以表达自己甘为人民献青春的决心:“俺有一颗红心,立志扎根在农村。春天枝繁叶茂,不怕炎夏似火烧。秋天俺不落叶,寒冬风霜俺更青。树多高啊花多艳,越长越茂树越坚。”
在1966年3月21日的《邢台日报》上,登了一篇题为《“不怕”精神赞》的短评,这样赞扬玉兰同志的“不怕”精神:
吕玉兰同志,在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里,站得高,看得远,能够顶住风,压住浪。她,天不怕,敢于向天公宣战;她,地不怕,敢于向沙滩要粮;她,人不怕,敢于向错误思想斗争,敢于同“我”字决裂;她,什么都不怕,敢于向一切困难较量。
在前进的道路上,天天要碰到困难。有天灾:风雨雹打;有地灾:旱涝盐碱;有人祸:牛鬼蛇神。这些怪物,是客观存在的,是甩不掉、躲不开的。怪物当头,怕,是毫不顶用的,你越害怕,狼越胆大……
毛主席说:“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我们应该是什么也不怕:不怕风,不怕浪,不怕苦,不怕死。用“不怕”精神武装起来的人,将无敌于天下。让“不怕”精神,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