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四川省已经成为中国内地工业化的强劲动力之源,成为内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点之一。 在三线建设的全过程中,四川省城市不仅取得了相当程度的现代化成就,而且成为中国城市体系中具有重大战略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城市的崛起既极大地扩展了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又对以后的城市现代化发展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1964~1980年间,四川省城市还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新特点。由于国家对四川省的高强度开发,城市发展的重心由重庆、成都地区扩展至全省10余个地区,形成了沿5条铁路干线的“H形”新兴城镇带,即以沿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川黔线、襄渝线为发展轴,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包括德阳、绵阳、江油、广元、眉山、夹江、乐山、峨眉、西昌、渡口、简阳、资阳、内江、隆昌、自贡、宜宾、泸州、华蓥、达县、万源、綦江等数十个中小工业城市和工业城镇组成的四川省“H形”城镇带。
到1985年,四川省19个设市城市均属于三线建设的重点,其中:地级市11个,包括成都、重庆、自贡、渡口(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泸州(1983年由县级市升格)、德阳、内江(1985年升格)、乐山(1985年升格)、绵阳(1985年升格)、广元、遂宁;县级市8个,包括万县、涪陵、达县、南充、宜宾、雅安、华蓥、西昌。
“H形”城镇带构成,即从南至北方向的成都、德阳、绵阳、江油、广元位于宝成线上,从北至南的眉山、夹江、乐山、峨眉、金口河、西昌、渡口位于成昆线上,从西至东的简阳、资阳、内江、隆昌、重庆位于成渝线上,从南至北的华蓥、达县、白沙(万源)位于襄渝线上,綦江位于川黔线上。
这个“H形”城镇带,既是以成都、昆明、贵阳、重庆为中心的、沿铁路干线所形成的大西南“四边形状”工业城镇聚集区的核心所在,又是中国内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城镇群。在这一新兴城镇带中,作为核心城市的成都、重庆和作为专业化城市的渡口、自贡、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等,都成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城市以及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国防科技、轻工业等工业重镇。而且还是国家工业和城市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担负着保障国防安全和战时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特殊功能。
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四川省新工业城市和新工业区,既为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人口大省四川省培植了数个功能各异的增长极,更奠定了四川省工业化与城市化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城市的突进式发展,推动了四川省城市体系的发育、扩展和完善。
三线建设在客观上推动了巴蜀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巴蜀城市体系成长的基石,对当代四川省乃至今天的重庆市城市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更新产生了重要作用。 1964年,全省共有建制市8个,川西地区仅有成都,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占全省建制市和建制市镇非农业人口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2.5%和17%;川东地区有重庆、万县,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5%和26.6%;川南川北地区有自贡、泸州、宜宾、内江、南充,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62.5%和11.7%。到1980年,全省共有建制市13个,其中川西地区有成都、绵阳、乐山,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设市城市和建制市镇非农业人口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3%和18.7%;川东地区有重庆、万县、达县,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3%和22.6%;川南川北地区仍为原5市,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8.6%和12.2%;川西南地区新增渡口、西昌2市,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5.4%和5.0%。〔6〕(pp.626~628)这些数据表明,川西、川西南地区城市发展明显快于川东、川南、川北地区。可见,三线建设推进了1964~1980年间的四川省城市体系向均衡方向发展。
同时,三线建设也推动了四川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快速扩张 。三线建设中大型项目主要依托重庆、成都、自贡、绵阳、乐山、宜宾、泸州、内江等城市的既有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小集中”布点建设,这些城市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新功能的生成以及城市本身多种服务功能的继续拓展,必然会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并推动城市人口规模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例如,1965年初至1976年底,以电力、原料工业和专业机电产品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乐山专区境内全面展开,共完成35亿多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大中型重点工程23个。三线建设不仅推动乐山成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而且使乐山城镇新增21万人口,并由小城市发展成为了中等城市。1964年,全省有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5个;1980年,全省大城市仍为2个,中等城市增长到4个,新增渡口、泸州、乐山3个中等城市,小城市增长到7个。
三线建设,还推动了四川省城市体系由沿江向沿铁路线方向的迅速演进。 由于四面环山的独特地理条件所限,四川省处于“蜀道难于上青天”的交通困境,这一困境严重制约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也使四川省城市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运输形式,各城市之间大都以长江干、支流水运为联系纽带。至于与省外的物资集散、商业贸易等更是高度依赖长江干流航运进行。因此,四川省绝大多数城市都靠近长江干、支流,沿江筑城的布局特点明显,逐步形成了一个沿长江干、支流的“丁字形”省域城镇体系。三线建设期间,基于建设全国战略大后方和发展四川省经济的需要,国家集中建设了川黔、成昆、襄渝三条铁路并彻底整治了长江航运,使四川省拥有5条与全国联系的大动脉(宝成、成昆、川黔、襄渝铁路和长江),经济和城市持续发展的交通条件获得根本改善。四川省城市由“丁字形”聚集发展转向“H形”聚集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沿铁路干线的“H形”城市带。其中,从三线建设到1985年,四川省总体上建成了成渝城镇聚集区。这一聚集区以宝成、成昆、成渝3条铁路线为主轴,聚集了成都、重庆、德阳、绵阳、乐山、自贡、内江、宜宾、泸州9市、227镇,成为我国内地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以成渝城镇聚集区为核心的城市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提升了四川省城市体系演进的速度和质量。
总之,1964~1980年间的以备战为导向的四川省三线建设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初步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这场特殊建设从根本上革新了四川省的工业体系和城市体系,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防能力,带动了工业和城市的迅猛发展。这些受惠于三线建设而崛起的数量众多、功能各异的巴蜀城市,在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线建设首要目标是“积极备战”以改善国防工业布局,建立一个强大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将国防科技工业总投资的1/4集中投入在四川省,新建成一系列国防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城镇。如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以成都、绵阳、广元、重庆为中心的军事电子工业基地,以绵阳、乐山为中心的核工业基地,以成都、雅安、绵阳、西昌、达县、万源、宣汉为中心的航空航天工业基地,以重庆、江津、涪陵、万县为中心的沿长江上游的船舶工业科研生产基地等。到1980年,四川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实力最雄厚,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和各国防工业部门配套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国防工业战略后方基地,无论是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和生产能力,四川省均占全国的1/4左右。其中,重庆市是重要的国防工业后方战略重镇,成都市是军事电子工业城市,其与绵阳、广元、重庆共同构成了重要的军事电子工业城市群,绵阳和安县建成了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绵阳与乐山成为核工业基地,西昌则拥有先进的卫星发射中心。
随着国家实施三线建设,特别是航天工业062基地、7102厂在万源的建成,给地处川东北边陲、秦巴山区的万源县带来了繁荣和文明。而华蓥市作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先后配套建成了红光、华光、明光、兴光、金光、长城、燎原和江华等9大军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各厂互为补充,分工合作,为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三线建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三线人的品质,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和可敬可爱的三线人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三线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三线人创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三线精神,已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这段历史,巴蜀各族儿女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些伟绩,华蓥山、秦岭、大巴山、龙门山、米仓山……将永远镌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