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 返回首页
首页 >> 五四文章
叶圣陶谈“五四运动”
2014-06-26 00:39: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叶圣陶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取一个题目而集会结社的很多,大概不出“共同研究”的范围。其中也有关于行动的,那就是半工半读的同志组合。“劳动”两个字,这时候具有神圣的意义。自己动手洗一件衣服,或者煮一锅饭,好像做了圣贤工夫那样愉快,因为曾经用自己的力量劳动了。从此类推,举起锄头耕一块地,提一桶水泥修建房屋,也是青年乐为的事;只因环境上不方便,真这样做的非常少。

  尊重体力劳动,自己处理一切生活,这近于托尔斯泰一派的思想。同时,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也被收受,作为立身处世的准绳。悲悯与宽容是一副眼镜的两片玻璃,具有这样圣者风度的青年,也不是难得遇见的。

  以上所说的一切,被包在一个共名之内,叫做“新思潮”。统称这种新思潮的体和用,叫做“新文化运动”。“潮”的起点,“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冲荡开来,散布开来,中部的成都、长沙、上海,南部的广州,也呈显浩荡的壮观,表现活跃的力量。各地青年都往都市里跑,即使有顽强的阻力,也不惜忍受最大的牺牲,务必达到万流归海的目的。他们要在“潮”里头沐浴,要在“运动”中作亲身参加的一员。

  他们前面透露一道光明;他们共同的信念是只要向前走去,接近那光明的时期决不远。他们觉得他们的生命特别有意义;因为这样认识了自己的使命,昂藏地向光明走去的人,似乎历史上不曾有过。

    (本文摘自叶圣陶长篇《倪焕之》第二十章,原载《教育杂志》第十九卷第九号,1928年9月20日出版)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五四运动中的研究系
·下一篇:五四运动历史特点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关于《嘉兴竹木雕刻展》展览通知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推出《正面的记忆——<光明日报>“五四”报刊专版展览》(组图)
·五四文化博物馆入选“2014嘉兴十件文化大事”、“嘉兴十佳文化品牌”(组图)
·《清代进士楹联展》在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开展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特稿: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网七月一日开通
·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发生地成纪念地
·北京展出美国人镜头中的五四运动
·陈独秀回忆《新青年》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概述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