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纪念文章
愿吕玉兰精神永远闪光──在传记《吕玉兰》首发式上的发言
2013-01-29 16:27:23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玉兰的家乡地处黄河故道,是个有名的穷沙窝。旧谣云:“沙河地,不养家。不怕种,光怕刮。神仙不下界,累死也白搭。”她立下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雄心壮志,积极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每天清晨,她和同伴们背着树苗,顶着寒风,来到沙滩上造林,饿了啃几口窝窝,渴了喝几口凉水,一气干到日落西山才回家。连着几年,她们春天采种育苗,冬天植树造林,在沙荒地里播下一片绿色。然而,不法分子的破坏,洪水的冲淹,曾几次使树林遭到毁坏。但是,毁坏几次,她带领群众重栽几次。到60年代中期,全村先后栽防风林百万株、果树千余亩,长达八华里,锁住了风沙的危害。70年代初,玉兰又带领家乡人民艰苦创业,打井挖渠、平整土地、广积肥料,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规划建设新农村。到70年代末,东留善固的面貌终于发生了巨大变化,穷沙窝变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粮食亩产超两千斤,皮棉亩产过百斤,干鲜果总产达数百万斤。新谣曰:“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安上自来水,住进新砖房。高档家具样样全,电视送到炕头上。”

    1972年冬,为了落实周总理提出的“争取临西县三年实现东留善固化”的指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玉兰提出了“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著名口号。在工作中,她身体力行,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搞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带头深入到全县最落后的一个大队蹲点。在她的带领下,临西县1100名脱产干部,三分之二以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大干苦干,使全县的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群众高兴地说:“过去干部是属葫芦的,光在上面漂着。眼下是身在基层流大汗,心和群众紧相连。”后来,“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这一口号经过新闻媒介的宣传,传遍全国,引出了“工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等口号,成为全国各行各业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的行动口号。

    早在70年代,玉兰就提出要上大学,以补上文化的这一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70年代末,玉兰参加了函授大学的学习。1982年,当时已是42岁的玉兰,又一再坚持要求脱产上河北农业大学,经再三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她当时身体很不好,有心脏病、胆襄炎等疾病,整天头晕脑涨,全身没劲。特别是在此期间,她还要承受所谓“八大问题”的反复调查;父母亲先后离开人间,更加重了她心灵上的创伤。可她仍然坚持学习,不仅胜利地完成了学业,而且一举打开了中国劳模可免试上大学的先河。

    同志们:玉兰的事迹是非常生动丰富的,她的精神世界也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讲的,可以说只是她的沧海一粟。我今天讲这些,是向大家提供一些情况,希望我们共同来探讨劳模的成长历程、宣传劳模的光辉事迹、发扬劳模的崇高精神,以便更好地向他们学习。玉兰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却留下了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不同的社会背景,会涌现不同的杰出人物。所以,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玉兰之所以能成长起来,除了她的主观努力外,还离不开我们党的指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离不开人民的养育。也就是说,在玉兰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既有她个人的奋斗不息的轨迹,更有党和人民辛勤培育的心血结晶,还有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和变幻莫测的社会风云对她锤炼的印记。这各个方面,不断熔铸着她的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

    所以,作为玉兰的亲人──
    我要衷心感谢我们伟大的党,感谢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她们教导、养育了玉兰;
    我要衷心感谢那些玉兰的老领导、老上级,是他们培养、帮助了玉兰;
    我要衷心感谢那些同玉兰一道工作过的同事、朋友,是他们支持、理解了玉兰;
    我要衷心感谢那些许许多多的朋友们,是他们鼓励、帮助我提供线索、收集资料、修改《吕玉兰》书稿;
    我还要衷心感谢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和花山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同志,是他们克服困难、精心编辑,为我们出版了这么精美的书籍!
    再次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大家的光临!

    (1998年5月6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纪念玉兰同志 弘扬玉兰精神——为《吕玉兰》传记再版而作
·下一篇:永不凋谢的“玉兰”——追记吕玉兰
·吕玉兰——生命的路标
·读《吕玉兰》
·邢台市首家好人馆“临西好人馆”开馆(图)
·临西县举行“迎七一”践行“三严三实”主题党日活动(图)
·邢台应大力弘扬玉兰精神
·大力弘扬玉兰精神 自觉践行“好官”之道
·为人民服务是吕玉兰精神的核心(组图)
·咏玉兰
·国粹献给您:人人敬佩的好书记(组图)
·玉兰姐,您永远是我的榜样!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