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吕玉兰那样听毛主席话 读毛主席书 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在“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暨《红色人物》画卷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
2013-01-29 15:17:54 |
|
作者:江山 |
浏览次数: |
|
|
|
|
玉兰对自己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一直十分重视。1977年下半年到1978年上半年上党校时,她联系实际,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她1978年4月写在笔记本上的一首自编顺口溜儿,表达了这位身为省委书记而要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农民后代的决心:“参加劳动不能忘,艰苦朴素最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保持本色第一桩。” 玉兰这么想,更是这么做。那是个星期天,有个服务员端了一盆蜜桃到我们家,对玉兰说:“来蜜桃了,一家10斤,一毛五一斤。” 玉兰看着那又大又红的桃子,咽了咽口水,说:“我们家不要。” 服务员说:“这么便宜都不要?等于白送了!” 玉兰摇摇头:“真的不要!” 服务员知道我们家生活困难,十分体谅:“暂时没钱,以后给也行,不给也不要紧。” 玉兰说:“不要钱,俺更不敢吃了。” 最后,还是请服务员把蜜桃端走了。 吕玉兰的穿着很朴素,平时老爱穿蓝白相间的粗布方格褂,的卡蓝布裤,的确良衬衣。脚上一直是平底布鞋。就是到北京开会也是这套服装。她衣服不多,刚够换洗的几件,到哪儿去,打个小包袱就装完了。 吕玉兰很要强,再穷也不收礼。再说,那时的社会风气和党风也比较正,很少有请客送礼的。即使最要好的朋友,生了孩子,也只是带一瓶桔子汁,或送一斤红糖,表表心意而已。我认真回忆,其中只有一回例外,那是我和玉兰结婚不久,回到东留善固,刚进家门,玉兰母亲拉着玉兰的手往里屋走:“玉兰,你来看看,这咋办呢?”我有点纳闷,也跟着进去了。只见里屋炕上放着好几块用红纸包着的被面、布料,我便明白了。还没等母亲说完是谁家送的,玉兰就打断她的话说:“俺们家啥时候收过礼?还不赶快退回去!”母亲有点迟疑地说:“他们说,你好不容易才结婚了,太难得,这一辈子就这一回。”玉兰坚定地说:“这是搞特殊的事儿吗?一户也不能留!”母亲答应了。 玉兰对自己要求很严。当时石家庄电视机厂刚试产彩电,给她送来一台免费“试看”,她坚决不要。后来,这台彩电被搬到了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放在了办公室,让秘书和服务员们看。不久,又将这台彩电还给了电视机厂。 我在正定县采访时,县委办公室干部贾俊英讲了这么个故事。那时尚没有公款吃喝的风气。就在玉兰书记到农大学习后,也就是1982年10月份,我把工资交给她,她又立即退给我30元钱,及一些粮票说:“小贾,抽空到招待所把我吃饭的账给算了。”我不接钱,并小声嘟嚷说:“整天忙忙碌碌,为县里办事,吃几顿饭,还算什么账。”玉兰书记把上严肃而又郑重地对我说:“这是规定,不能马马虎虎,沾公家便宜。”我看她如此认真,不敢再说什么,乖乖地拿着钱和粮票去完成“任务”。找到管账的师傅,查了半天,共计13元零6角,粮票不足10斤。师傅也说就这么点甭算了。这时,我学着玉兰书记的口气说:“不行,这是政策,不能马马虎虎,沾公家的便宜。”师傅说:“真的这么坚决?”我说:“不这样做,交不了差,回去后还得挨批评。”就这样,我把交款单和剩余的钱还给玉兰书记时,她瞅着我笑着说:“嗳,这就对了。” 精神,是一个人思想的凝炼和意志的体现。回顾吕玉兰一生的历程,已经形成了既闪耀着无产阶级战士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品德,又具有她个人独具特色的优秀品德,这就是“吕玉兰精神”: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断进取、廉洁奉公。
|
|
|
|
|
|
|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