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直言不讳
1986年秋,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通过省农场总局的推荐,增补李学坤为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副主席,由于那时李学坤已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在这一年他被选为佳木斯市民革主委。由于参政议政的需要,他先后被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常委、省民革常委、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佳木斯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政协黑龙江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委。
政治地位的飞黄腾达,没有改变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一贯品格。从1986年开始,论级别他已经是地市级干部,住房、乘车,出差在待遇上有明文规定。李学坤把这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物质待遇看得非常淡薄。他说:“步行走路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节约费用,至于住房坐车也要量力而行,我们的国家还没有摆脱贫困,作为国家干部,如果只追求个人安乐,势必远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他刚调到佳木斯时市委按规定给他安排了一套四室一厨的住房,因为房子稍旧一些,市委决定加以装修。李学坤坚决推掉了这一规定,他说市委对我的关照,我心领了,装修万万不可,因为费用很高,我寸功未立,实在消受不起。“地市级干部上下班都有小车接送。李学坤从来不坐车,步行到机关,步行回来,在市里参加什么会议,也大部分是步行去,步行回来,他象个普通市民一样,在人行道上走来走去,谁也没想到这位笑眯眯的老者,是市五大班子领导之一。平时,他经常领着孙子(作者),在林荫道上散布,有时自己到市场上买菜购物,他把自己与群众间,恭恭正正地划了个等号。
在公共汽车上,经常能看见他的身影,大部分是站着,一手扶着把手。有时难免要碰上熟悉人或认识他的,于是车厢里立刻互相窃窃私语:
“那老头是市里的领导,省人大常委,市政协副主席。” “不会吧!那么大的官儿,能来挤公共汽车吗?” “一点不错,他不坐小车,不是乘公共汽车就是步行。” “这样的领导干部现在太少了。”
这不是议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老百姓在呼唤公仆,渴望有朝一日,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在公共汽车上和群众一起互道早安,互相聊天,那该多好,主扑关系就融化了。
过去的时候,每年由市里拨给他的出租车经费600元,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数字,还不够大款们的一顿饭,即便如此,李学坤一分也没有花过,都弥补了机关经费的不足了。这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能做到的,恐怕难找到第二个,至少现在还没有看见此类情况的报道。
李学坤每年要到省城哈尔滨开会至少十多次,每次上下火车都不用小车接送,不是机关的小车不接他,不送他,而是他从来不让后勤部门给他安排车,不管是半夜或凌晨,他总是自己拎一个旅行包,步行走到车站,下车时步行走回来,多少年来,凡是他个人去开会,都是如此。在八九十年代,地市级干部,能做到如此勤俭、如此平易,如此任劳任怨,如此廉洁奉公的,不是为数不多,而是凤毛麟角。更可贵的是李学坤从来也不对人说这些,他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而且做得很自然、很潇洒、很平常,很心安理得。
曾经有记者采访到他家做客,这位市级领导的家里,完全比不上一个普通市民的家庭,除了那套房子比一般市民宽绰一点外,室内陈设一点也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市民。几样简单的家具都是旧式的,水泥地是最早刷的油,现在也已一大半脱落了,现代化高档陈设一样也没有,招待客人是怀清茶,茶叶也不是高级的,他不吸烟,可有烟招待客人,看得出那烟是几天或十几天前招待人用过的,他的家除了寒酸,俭朴外,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干净、整洁、这显然是女主人那双勤劳的手的功劳。
在参政议政方面,李学坤决不含糊,在审议省、市级政府得每一项将要出台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时,他非常审慎,逐字逐句加以研究。凡是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有利的,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他率先予以肯定,支持党和政府的主张。凡是欠妥的,不周密的,他都能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群众中呼声最高,影响最深的一些问题,他更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给有关部门,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个进步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长期合作的那种拳拳赤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八个闪光的大字,李学坤当之无愧。他是连续三届的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连续三届的市民革主委,七届的省人大常委。1993年被选为省政协常委。在他长期的参政议政中,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提案,被各级政府采纳的也不少。他担任省人大代表五年,建树颇多,在1991年的省代表活动积极分子表彰会上,荣获省级荣誉证书。佳木斯市政协第八届换届选票中,他唯一的以全票当选为副主席。
他的海外关系颇多,有的从国外来信询问国内情况,李学坤都能实实在在地介绍国内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的现实,驳斥别有用心的谣传,使流落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了解在中共共产党领导下共和国欣欣向荣的现在和无比辉煌的未来。
1989年5月,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的参谋潘德辉先生来大陆旅游,潘德辉先生最早是国民党新一军38师的搜索营长,和李学坤既是同学又是同事。他到达北京后,首先给李学坤拍电报,约他在哈尔滨见面。李学坤按时赴约。老友见面,自然亲切,不免要购起一丝往事的回忆。继而潘德辉先生上下打量李学坤那腰板挺挺的军人姿态,笑着说:
“在台湾听说你1950年就被‘镇压’了!” “可我还活着。” “不错,还在职。” “加入共产党了吗?” “没有。我还是国民党,不过是‘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我是佳木斯市‘民革’的主委。”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这段对话,听起来平常,仔细一琢磨,意味深长,四十年前的同学同事,由于战争,由于政治见解和人生观不同,各奔一方;四十年后见面,立场、观点,截然两样。一个是受国外反动宣传,对国内的政治气氛,多有误解,对一切新事物,半信半疑,抱着一种试探、怀疑的态度,试着了解真实情况。一个胸怀坦荡、赤诚相见,用铁的事实,潇洒大方地消融对方的疑云,不卑不亢,挥洒自如。
如今李学坤已经九十多岁了,身体不太好,经常住院,患有脑梗、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虽然他已经离休,但他还担任着黑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长职务,他在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上;他在参政议政的岗位上,仍然贡献着自己的晚年。做为晚辈,预祝他夕阳似火,晚霞更美好!
2015年7月1日早上6点48分,爷爷在佳木斯中心医院去世,享年97岁。社会各界都去悼念并送去花圈,追悼会当天告别厅人头攒动,很多人都来给爷爷送行,黑龙江省黄埔同学会的领导也来了,市里各大班子领导也到场悼念。爷爷的一生是辉煌的,是跌宕起伏的,希望我们追寻他的脚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奋勇向前。
(注:作者系本文主人公之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