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烽烟静
劫后家园,已抗倭胜利,七十年。七十年,烟消云淡风轻,人类长河一瞬。七十年,远离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祈祷和平的钟声不绝于耳。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作为国家,是否也能遵循和平世界的法则,永熄万劫不复的血火烽烟?重回家乡当年的抗战旧地,我在想,透过那段遮天蔽日的战烟,我们是否真的能透明参悟些什么?诚然,经过苦难辉煌的抗战岁月,中国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力大增,国人从未像今天扬眉吐气。勿忘历史以史为鉴,要在时时保持清醒的危机感。是的,落后就要挨打。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其责在我,在每一位炎黄子孙。今天的中国甩掉了经济落后的帽子,是否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不落人后呢?纪念抗战胜利,每一位华夏族人需作更深的思考。真正的综合实力或国力,不仅在于有形的物质雄富与军事强固,更来自无比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不和被人欺。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共捐弃前嫌、团结御侮的胜利,尽管这种“团结”在当时被打了很多折扣。抗战期间,国民党如能像共产党一样关心民瘼,爱惜民生,安抚民心,更多地枪口对外,更少地做亲痛仇快之事,则日寇的猖狂与疯狂或可得到更加的遏制。县志有载,民国二十七(1938)年,国民党县政府征收特种营业税,商人罢市。此即“七七”事变国难当头的翌年。日伪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仍不松手,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往事并未如烟。烟之外,当我复入历史的深处触摸结疤的细节,不禁再次疼痛而沉思。南京大屠杀,三五日兵缚解上千名中国俘虏赴刑,中途竟无一人拼命反抗或起意暴动!抗战期间,苏中敌占区每个据点2~3个日军带40个伪军,抗日武装基本在跟流着相同族血的“二黄”作战,而被争取过来充当鹰犬的“和平军”为何竟那么少?最后日皇下诏投降,宝应城内日军此时已北退至淮阴,所剩留绝大部分系伪军竟能负隅顽抗,这说明了什么?一个个问号在我头脑挥之不去。抵御外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刮骨自疗,“大刀”须向“我们灵魂的深处砍去”。诚如斯,我们美丽的家园,和平的炊烟,将伴随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美梦成真。
注:
①③④引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宝应第一次解放四十周年大事记》 ②引自《抗战诗抄》“田间枪杆诗” ⑤引自刘夜峰《忆江南•家乡好》 ⑥⑦引自《江苏革命根据地文艺资料汇编》“诗词•歌谣卷” 文中诗句除标注外,均引自《宝应文史资料第十二辑》“历代文人咏宝应”。
作者简介:
刁品鸿,男,笔名平泓,1966年4月出生,江苏省宝应县人,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宝应县公安局任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开始散文创作并发表作品,后转入诗歌及散文、随笔创作。以现代诗为主,创作各类诗歌300余首,随笔260余篇, 有作品在《诗刊》、《诗国》、《国酒诗刊》、《当代华文文学》、《淮安文艺》等刊物发表,少数诗作选入《新视野:诗文精品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