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思想感情的潮水汹涌澎湃,因为我的老家山东省平度市乔家村,就是抗战时期的红色根据地,是平度抗战的“星火之地”,所以,我更觉得与家乡有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乔家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委机关的驻地,也是中共南海地委的常住村庄,在平度,只要上了年岁的人,提起乔家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能是因为村里出了个平度解放时期即任县长乔天华,也可能是因为它是平度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还可能是二者皆有之。不管这么说,平度县政府选择了乔家作为根据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这里作为根据地,就好像当年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乔家村三面环山,这里属大泽山南麗,山林茂盛,山洞居多,易守难攻,隐蔽藏身之处较多,抗战时期,为了防止敌人袭击,乔天华、罗竹风等经常在山涧或在“先生地”一带秘密召开会议,研究对敌斗争策略,有时带足干粮在山洞里住上几天几夜与敌人周旋,有利的地形成了战争的必争之地。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里是平度抗战发起人乔天华的家乡,这个村1938年前秘密加入党组织的就有20多人,我的祖父乔星一是1937年入党的老党员,是平度一区区委书记,乔礼卿是平度县政府三科科长,乔子元、乔天祥都是平度一大代表,1939年8月,到旧店镇东石桥村参加了平度一大成立大会,当时,全县党代表只有20名左右,而乔家村就占了2名。受乔天华及党组织、群众团体影响,家乡人民提起日本鬼子就义愤填膺,纷纷抗日,所以,群众工作好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武艺高强的乔八爷(乔明志《桥隆飚》的原型)曾是乔天华的保镖,他的便衣队就驻扎在乔家村,负责接应乔天华、罗竹风、刘文卿等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乔八爷与乔家村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乔家这片红色根据地里的人民为抗日救国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里脱颖而出了一位老红军、平度县建国前的县长—乔天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驰骋疆场、转战于胶东一带,是胶东大地上的一个著名的、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也是平度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1932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指定乔天华为烟台特支代理书记,同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迫离开烟台来到青岛,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重新组建,乔天华任青年委员兼左翼党代表,俞启威(黄敬)任宣传委员。1934年,青岛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乔天华调任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1937年,乔天华被释放出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又暗自下了决心,继续投身抗日洪流中,四年的监狱生活的折磨,使乔天华更加刚毅,他背着父母、妻子向青岛、上海等发信,寻找地下党组织,询问全国抗战形势,几天后,终于寻找到了地下党组织的线索,并立即投靠地下党组织,准备拉起队伍和敌人决战,从此开始了他抗日救亡的革命生涯。开始,乔天华在本村秘密组织起抗日五人小组,因乔家村群众团体、党组织建立比较早,群众基础好,很快成立了20多个小组,组成一支不小的队伍,乔天华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灌输革命道理,并发动大家努力搜集大刀、长矛等武器,用来武装自己,乔天华动员妻子献出多年的积蓄,雇请铁炉匠,打造了40多把矛头,分给大家,他们还加紧侦察,准确掌握了东十里堡伪区长李云斋、贾家莹村的几家富户等藏有枪支、弹药的大户,在1938年的除夕夜,乔天华迅速集合起200余名抗日小组成员,拿着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去夺枪。首先,闯入伪区长家,因初战缺乏经验,结果他家的30多支步枪一支未获。于是,乔天华遂命令紧急集合,进行了秘密部署,在贾家莹等村夺了60多支枪,具备了一定实力。乔天华在乔家村打好基础后,利用乡亲关系,逐步向外延伸,在附近山村秘密成立起若干抗日小组,在敌人戒备森严的情况下,发展抗日武装,以家乡乔家村为中心,在正涧、窝洛子、古村、陡沟等村的贫苦农民和知识分子中,组织抗日小组,在乔家村的“大石门”、“小石门”、“东山”等地与刘炳章、刘文卿等取得联系。他先后组建了七支、共3000多人的抗日队伍,被称为“游击队贩子”、“兵母子”,他迂回乔家北山的“先生地”、“八文章”等地,指挥全县抗日救国,历经战争的烽火,曾担任南海独立团团长、平北县人民政府县长,身历数十次战役,每战必胜,战功显赫,被誉为“常胜将军”。日本鬼子对他恨之入骨,他家的房子被敌人烧过3次,但始终没有烧掉他抗日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