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和开辟了广阔的解放区战场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迫使日本侵略者基本停止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战略进攻。从抗战全局来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进攻对象,实行反复“扫荡”和“清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在抗日根据地聚集起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于1945年8月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八年的艰苦抗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力量由小到大,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和主要力量,解放人民、收复国土的光辉历程。
四、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和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表现在抗日的武装斗争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多次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声明,坚决主张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干部,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刻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在华北抗战最危急的时刻,在国民党军队大批南撤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把自己领导的八路军3个主力师,全部开到抗战前线,振奋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在1940年国民党对长期抗战产生动摇、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一部分国民党人和相当数量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敌的严重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动“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1944年春的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退中,中共又用敌后战场的局部胜利反攻,来鼓舞和坚持着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残酷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付出了重大牺牲,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已经载入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牢牢地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二是积极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依靠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政治优势,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敌后战场开展灵活机动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派出数千名干部深入敌后,在日军摧毁的中国政权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国战时政权,更有力地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到同日军的殊死战斗中。无数共产党员就像一颗颗种子撒向广大敌后,在人民群众中到处生根开花,组织起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十几块大小不等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各种民主改革,进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使这里的生产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安定,人民的文化与觉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抗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有了十分充足的兵源和基本的生活物质资源,从抗战开始时的5.9万人,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时的120万人,不算战争中的伤亡,比抗战初期扩大了20多倍。 五、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一个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武器为指导,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克服了“左”右倾错误,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有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拥有成功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丰富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优良作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斗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胜利。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结晶。
抗战纪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仍然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我们应该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