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鬼子进了村
我们村虽小,环境却很优美。房屋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像一条半边街道。村前有一口水塘,面积不大,功能却不小,全村人的生活用水靠它,灌溉水田也靠它。塘里还养鱼,每到年关,每家都能从塘里分得上百斤肥鱼。水塘南岸是一大片葱翠的竹林,村民隔塘相望,十分养眼,东西后是一座龟背形小山,最高处比屋脊略冒一点点。山上没有大树,只有矮小的杂草和稀稀拉拉的几处灌木丛。小山北边有一大片田地,再往北去一是一汪枫叶形大湖。湖上不仅长有菱角、鸡头包、莲子,水下还养着各色鱼虾螺蚌,年产不下数万斤。不过这湖是财主高百万家的私产,与其他人无关。此外,山村东西两头都栽有一些果树和乔木,有梨枣桃李,桑葚橘栗,枫松槐檀,柳柏杨杉,油桐皂角,碧梧香樟。这些都是村民宝贵的经济资源。而四周高低连绵的大片旱地水田,把它包裹在中间,犹如层层大花瓣把花蕊围绕,呵护着她,维系着她。
令人痛心的是,这么一个美丽富实的小山村庄,却被日本侵略者不断的骚扰破坏。1944年农历八月中秋临近之际,一小队日本人闯进了我们村。他们肆无忌惮地到村民家里提猪牵牛,抓鸡掳鸭,翻箱倒柜,抢钱夺粮,洗劫一通,然后满载离去。过了两天,又一队鬼子兵来到小村,把男女老少都赶到大树下进行训话,为他们的侵略行为大唱赞歌,接着要村民摘梨摘橘子等水果慰劳他们。后来见这里有板栗树,就要村民去打板栗。板栗一个个像小刺猬,许多人被刺锥伤。带刺的板栗球打下来之后,又要大家剥去刺皮,取出里面的栗子供他们带走。乡亲们没有办法,有用石头砸的,有用锤子锤的,一不小心,不是伤了手就是把栗子砸烂了,日本兵发现了就把人往死里打,老二房的红鼻子大叔被打得跳进了水塘,鬼子仍不放过,还朝大叔开枪。
又过了几天,十多个鬼子在一个骑马的军官的带领下,气昂昂地进了村,说是他们修碉堡需要竹木材料,要村民把自己村的竹子和大树砍给他们。这样一来,不仅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资源要被这伙强盗抢走,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又要遭受痛苦,甚至搭上性命。
恰巧这几天父亲和王安叔叔不在家,村里人都没了主张,只好顺着日本人去干,免得性命不保。正当大家拿起斧头锯子朝大树开刀时,王安叔叔和父亲俩带来一对带枪的人冲了出来,见日本兵就打就杀。日本兵猝不及防,被打的死的死伤的伤,活像丧家之犬,夹着尾巴逃走了,这才保住了小村的性命和财产。
日本人受到这次打击,再也不敢轻易下乡骚扰了。王安叔叔打这以后,也就离开了我家,大家这才知道他是新四军派来的情报员。
其实父亲早知道王安叔叔的真实身份。就是1943年6月的那天晚上,父亲被新四军游击队带走后不久,他们就给父亲穿上了衣服和布鞋,走了一晚上夜路,第二天早上才到达罗田县五黄土岭新四军驻地。一个周姓团长接见了父亲,了解了一些日军在巴河镇的情况。后来团长建议父亲参加新四军,作为情报员留在巴河镇。父亲考虑到这份工作的风险太大,一旦被日本人发觉了,全家人的性命难保,所以没有答应团长的要求。周团长并不勉强,反而把王安介绍给父亲,要他把王安带回家,名义上作为自己雇的帮工,实际是新四军住在我家的情报员。这次袭击日本兵的行动,就是王安叔叔策划,父亲配合完成的。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有效保护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全村人十分感激王安叔叔,感谢新四军。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了,我们才听说王安叔叔在这年春季反扫荡战斗中牺牲了。真可惜,他没有看到胜利的这一天,山村人得知王安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表示将永远怀念我们的抗日英雄-----王安同志!
作者简介:
宋锦西,男,193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黄石市冶钢集团公司退休老干部(副处级)。曾任《冶钢报》总编辑,公司工会组织部长,民主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冶钢文协秘书长。《钢花》文艺期刊副主编,黄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等职。主要作品有独幕话剧《洪炉炼金钢》(市文艺调演二等创作奖),九场现代汉剧《激战工匠门》(曾由黄石剧团公演),电视专题片《在改革开放中前进的大冶钢厂》,《在洒满阳光的路上》(曾在省电视台播出)等。 退休后,创作出新编历史京剧《海瑞巧治胡衙内》(完成了剧本创作,尚未联系剧团排演);40集电视连续剧《工匠门》(据本经广西一位资深导演看后认为写得比较成功。这是一部反映汉冶萍公司大冶铁厂兴建和我党早期工运斗争的故事,目前尚未联系到投资者和制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