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叛徒出卖,地道遭破坏,张连普死里逃生
“五一大扫荡”大赵庄虽然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大赵庄人民并没有屈服,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大赵庄的民兵积极配合区小队行动。夜间破坏敌人的公路。沧石路是敌人的交通要道,白天敌人修通,晚上民兵挖断,迫使敌人车辆无法通行,凌屯、陈辛庄、陵上寺、大陈庄几个据点的通讯线路都被民兵夜间给剪断拆下来,白天敌人架,晚上民兵拆。
刘屯村的王九是区小队的新队员。在一次拆敌人电话线时,他偷偷地埋了一盘,准备事后拿回家去卖钱。他的行为被发现后,受到队里的批评教育,由此他对领导产生了不满情绪,1943年冬天,王九叛变投敌。因为他在大赵庄村住过,知道一些情况,他就带领交河据点的鬼子伪军100多人来赵庄围剿,天刚亮,敌人把村子包围起来,王九带领鬼子汉奸首先来到赵守智家砸门,当时,县委书记李珍,农委主任张连普,二区小队长李坚,侦察员尹同享正在屋里商量事情,听到砸门声马上进入地道盖好洞口,赵守智母亲韩维荣才去开大门,一看王九领着鬼子汉奸大吃一惊。王九问李珍藏在哪里,韩维荣怒气冲天,破口大骂“王九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以后定遭千刀万剐,我家哪有什么李珍,你到别家找去!”王九虽在大赵庄待过,但大赵庄地道的详情、县领导具体住处,他也不清楚,更不知道地道口。在赵守智家各个屋搜了一遍,没找到可疑的地方,就到别人家搜去了。
在这期间,其他同志也在各自堡垒户家中进入了地道,鬼子汉奸把没来的及隐藏的人赶到东大场。东大场上岗是杨家大院,王九就命令在杨家大院挖坑,想从这里挖到地道,通往村东大沟的地道出口正好从这里通过,快到中午的时候,地道被找到了,地道一被找到,县委区小队的同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县委机关的同志撤到地道的西半部及青林家的地下室。区小队的同志由张连普带领在东半部掩护,负责掩护的有李坚、尹同享、赵景奉、赵永起、赵墨云、赵忠如、付振朝、李士珍、杨洪勋、梁俊武、赵守杰、赵玉海等人。
负责掩护的同志们在张连普的指挥下,为确保县委机关安全,一部分人用土堵住了通往县委机关的地道。一部分人在被发现地道口的附近堵,如有敌人下地道就用枪打,有一个喊话的伪军被区小队用枪打伤。在也没有敌人敢到洞口喊话。敌人又想出毒计,向地道放柴火,点火用烟熏地道里的人,并施放毒瓦斯,烟和毒瓦期进入地道,炝的人们睁不眼,眼睛直流泪,嗓子发干,不停地咳嗽。人们已无力气用土堵洞了,张连普就带领余下的同志,沿地道退到赵广荣家房子下的地道,赵广荣家有两个地道口可以出来,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们从一个柴草棚子下的地道口爬上来。当时从洞口爬出来的人有张连普、李坚、尹同享、赵景奉、付振朝、李士珍6个人。地道里有毒气不能待了,他们就忍住咳嗽,藏在棚子里,这时街上乱成一团,敌人挨家挨户的搜查,他们想在柴草棚子里隐藏不了多久就会被发现,束手待毙还不如争取主动,向村北沿大沟撤退,甩开敌人追击,还有生存的希望。赵景奉第一个冲出院子向西北冲去,刚跑出十几米远,被敌人开枪打死了,张连普听到枪声,知道附近有敌人,他就向枪响的地方扔出一颗手榴弹,随着爆炸声,在烟雾的笼罩下,他们几个同时冲出柴草棚,向西北大沟跑去。张连普向北跑出50多米,敌人一颗子弹把他右腿膝盖打穿,他扑通一声扒在地上。尹同享、李坚、李士珍、付振朝他们四人冲出村子,沿西大沟向北跑去,没被敌人追上。滞留在地道里的赵忠如、赵墨云、杨洪勋、赵守杰、梁俊武、赵玉海6人都被素瓦期熏晕过去了,敌人把他们几个托了出去,用凉水泼醒,经叛徒王九指认,赵忠如是村长,赵墨云是村武委会主任,被敌人押上车,另外又押上了赵守杰,梁俊武、赵玉海、杨洪勋四名民兵,杨洪勋在去交河的途中因中毒太重而死,被扔下车,村长赵忠如在交河被敌人拷打而死,始终没有交待党的秘密。赵守杰、梁俊武被亲戚托人保了出来。村武委会主任赵墨云、赵玉海被运到澳大利亚当劳工,赵墨云因组织劳工造反被打死,赵玉海在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春节回到家乡。
张连普被打伤后,扒在地上,敌人以为他被打死了,也没过来看,敌人在村内抓人时,张连普向附近一家的草棚子爬去,他钻到草棚的最底下藏了起来,过了一会,两个汉奸顺着血迹找到草棚来了,又是用脚踩,又是用刺刀扎,张连普手握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幸好敌人没有发现他,天黑了,敌人响起集合哨声,敌人撤走了。尹同享、李坚几个人顺着血迹找到张连普,把他抬到赵守智家包扎了一下伤口,由于失血过多,张连普口渴的难受,想喝水,失血过多的人不能喝凉水,先给他喝了两个生鸡蛋止渴。张连普在赵守智家养伤三个月,开始不能动,黑白在地下室,好点以后,白天在地下室,晚上到上边屋子里住,在这三个月时间,赵守智妻子林丛姬曾多次请医生,买药,送吃送喝,端屎端尿,在表姐的精心照顾下,3个月后,张连普就能柱拐走路了。由于三个月没有音讯,家里人认为张连普被敌人抓去牺牲了,有人劝说张连普的媳妇改嫁。表姐就劝张连普的媳妇不要改嫁,就是张连普死了也要等到尸首才能确定。但始终没说出张连普在大赵庄养伤的事,可见地下党的工作何等保密。张连普伤好后,又参加了工作,这时才把真情告诉家人,当时家人真是悲喜交加。
七、拔据点,端炮楼,为解放交河县城大赵庄全民皆兵
1945年春节刚过,献交县抗日形势一片大好,日伪军已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哒了。老区军民发起大反攻,大赵庄人民全民参战配合县大队,区小队先后拔掉了凌屯据点,大陈庄据点,陵上寺据点,郝村据点的敌人。伪军少数被歼,多数投降,日军能逃走的都到了交河县城据点。到了7月份,解放交河县城的条件已经成熟。献交县大队和各区小队在的领导在大赵庄召开了解放交河县城的动员大会,县委书记罗根、县长范守山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讲了解放交河县城的重大意义和全面胜利的可能性。张连普任秘书,大会就是在赵守智家院子里举行的,开会时,村子四周放哨站岗的人比以往增加了很多。会议要求全民动员起来,一齐参战,为解放交河县城作贡献。响应县委的号召,赵庄的民兵全部上了交河前线,参加了挖地道和改造村落的战斗,女民兵也组织了救护队,做军鞋、做干粮,把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鸭蛋也送往前线,保障作战人员吃得饱、喝的足,打鬼子有力量。全村的牲口全部贡献出来,骡马队驮着箱子、袋子围着交河城转圈,显示我们粮弹充足。其实,很多箱子和袋子里都是空的,只是为的吓唬敌人,震摄敌人,让敌人丧失战斗意志,放弃坚守交河城信心。当时管这个行动叫“配和攻势,瓦解敌军”。
在人民群众的大支支持下,经过近一个月的三次战斗,交河县城终于解放了。在1945年7月25日,献交县县委、县政府机关,从大赵庄驻地迁到交河县城。到10月份,献交县完成6年的战斗史命。而近6年的时光,献交县县委、政府驻地都在大赵庄的赵守智家,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大赵庄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抗战堡垒村,赵守智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抗占堡垒户。这在大赵庄历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八、永远关心着老区人民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赵庄工作过的献交县县委政府机关的同志们,始终不忘老区人民的恩情,时时关心着大赵庄村的发展进步,他们把大赵庄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尤其是他们和大赵庄人民群众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永生不忘。他们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大赵庄人民。
在大赵庄任过4年县委书记的李珍(李化一)解放后虽在北京水利部任局长、书记,但是,每逢过年过节都给赵守智家来信、寄东西。
在大赵庄待过6年,任过县委书记、县长的罗根,虽在农垦部任书记,他始终不忘他的干娘赵守智的母亲韩维荣,逢年过节给来信,寄吃穿用的东西。并给赵守智来信寄东西。
在大赵庄待过6年,任过县长的范寿山在北京工作,但也是逢年过节给他的干娘韩维荣来信寄东西。
尤其是1963年,大赵庄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全村房屋全部倒塌,罗根给赵守信、赵守智来信让他们去北京一趟,他二人一同去了北京,到了农恳部,二人拿罗根的信给门卫看了,门卫一看有罗根的信,就给罗根打电话,罗根亲自到门口来接,见面后都激动的热泪盈眶,拥抱了好长时间,才说出话来。二人被安排到农垦部招待所,一会李珍和范寿山来到了招待所,三人都询问家乡被水淹的情况,又一一问了大赵庄村里及张连普老战友的情况。特别关心大赵村民的生活情况。回来时,罗根送了两袋大米,李珍和范寿山分别给买了衣服送给他们二人,在那艰苦的年代,有什么比粮食和衣服更宝贵呢?。
1986年,在大赵庄工作过的李珍、罗根的妻子(当时罗根身体不好没能来)和其他部分在泊头交河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地泊头市委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大赵庄,当看到大赵庄还都是土房子,路还是那条路,坑还还是当年的坑,沟还是当年的沟,老的面貌没多大变化,老同志们感慨万千。深情地和老乡们一一握手,特别提出到赵守智老宅看了看(因1963年大水后老房倒塌,赵守智到哈尔滨儿子家去住了)。最后,他们一行人和大赵庄村在家的老党员:赵永起、赵永修、赵永发、赵树芬合影留念。当老同志们听说大赵庄村没甜水吃,吃水要到外村拉水时,当场就和泊头市领导协商,给大赵庄村打一眼深机井,解决村里人的吃水问题。李珍、罗根他们一行走后不久,泊头市政府出资3万元给大赵庄村了一眼深机井。从此解决了村里吃水难的问题。
在德州军分区工作的尹同享同志,在百忙中每到春节都带着礼品来大赵庄看望赵守智,到马庄河看望张连普,到西李看望付振朝同志,可见战争年代结下的友情太深了。
在江西景德镇工作过的商振江,是泊头市王屯村人,他在回家探亲时,专门把一批烧有“大赵庄”三个字的瓷盘、瓷碗送给大赵庄人民,以表示对抗战堡垒村大赵庄的怀念。
2012年,郝村镇委积极向上级申请老区建设资金,修通了从千里屯通往大赵庄的4华里的公路,解决了大赵庄人民行路难的问题。
七十年过去了,大赵庄人民的抗战精神,永远激励着大赵庄的后人。他们将继承老前辈的抗战精神,落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使大赵庄早日建成小康村而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