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
当时的东北,流匪横行,草寇肆虐,他们占山落草,祸害百姓,伦理不讲,无法无天,有奶便是娘。
但佳木斯二龙山的大掌柜张老八,却是一个好土匪,他很讲义气,极有气节。他与手下弟兄约法三章,不掳掠百姓,不打家劫舍,不拦路抢劫,只和官府作对,只与豪门为敌,且让贪官污吏胆战心惊;尤其是他和日本人有着杀父之仇,淫妻之恨,最是见不得日本人,一见日本人,就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于是当地百姓尊称“张八爷”。
这一天,张八爷出席地方各界名流集会。其间,地方大员,饱学宿儒,硕师名人,草泽英雄,宦家公子,富家子弟,长袍绅士,万头攒动。而张八爷则正襟危坐,脸色阴沉,不啧一言。
席间一位日本浪人猝起发难,他阴阳怪气的说道:“久闻张八爷文武双全,文慑大江南北,有经天纬地之才、空谷绝今之学,武震长城内外,可执中原武学之牛耳,可否请八爷即席赏赐墨宝,让在座各位一饱眼福?”
张八爷心知是计,是欺我大字不识,然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于是只得满口答应,吩咐笔墨伺候。
这时,只见张八爷仿曹子建之举,来来回回踱了七步,潇洒自如的站在了案桌之前,瞻顾片刻,在满幅宣纸上,挥毫泼墨,一个大大的“虚”字落于纸上,左右端详,倒也匀称,手下人终于将悬着的那颗心放下了。之后,张八爷得意地落款“张老八手黑”,并紟上朱印,掷笔而起,踌躇满志,彷徨瞻顾。
日本浪人,面对题字,莫名其妙,面面相觑;在座的衮衮诸公,也不得要领。还是机敏的侍从秘书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纰漏,随即贴近张八爷,悄声进言:“八爷,您的‘墨’字怎么少了个‘土’?‘手墨’成了‘手黑’了。”
张八爷一愣,可不是么,“墨”怎么成了“黑”呢,若当场更正,岂不留下笑柄?张八爷处变不惊,凝神片刻,随即大声呵斥秘书:“我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么,只是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我身为华夏子民,能让他们带走我中华宝土么?我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刚落,赢得满堂喝彩,张八爷更是得意非凡。
用错一个字,表现出了张八爷作为一位中国人慷慨豪迈的凛然气节。
一席落落丈夫语,大义无亏。几个日本浪人也自感无趣,难以发作,只得悻悻退场。
这张八爷虽则出身草莽,然粗中有细,心定无畏,突发奇招,琢丑石为美玉,变错字为神奇,未凭兵戈之利,仅以墨宝,垂裳而治,长我民族气节,捍卫社稷尊严,其耿耿爱国心,拳拳报国情,可略见一斑。
好一个寸土不让的张八爷,好一个爱国不辱的张八爷。
【作者评点】
这是一篇小小说,讲的是土匪“张八爷”的爱国故事。 小说第一部分,先概括叙述土匪“张八爷”是一个好土匪,他专门与官府豪门作对,且与日本人不共戴天;这就与那些有奶便是娘的土匪形成了鲜明对比。且“最是见不得日本人”,为后文之所为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讲了张八爷出席名流集会的故事。 席间日本浪人猝起发难,欺他大字不识,请八爷即席赐墨,无奈之下,张八爷只得吩咐笔墨伺候,只是他写的“墨”字少了个“土”,“手墨”成了“手黑”。侍从秘书当即悄声进言,张八爷灵机一动,处变不惊,随即大声呵斥:“我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么,只是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我身为华夏子民,能让他们带走我中华宝土么?我这叫寸土不让!” 小说第三部分,升华主题,张八爷用错一字,长我民族气节,捍卫社稷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