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的迫击炮超远程射击

超远炮袭沁州日军火车站(影视资料)
按训练手册和射表规定,八二迫击炮的射程一般不超过3000米。赵章成居然能打破常规,突破极限,超远程命中目标。延安时期,日本鬼子把延安抗日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对其实行残酷的扫荡和封锁。为了配合反“扫荡”,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赵章成奉命带领延安抗大的炮兵学员,于某日黄昏布阵在沁州东山上炮袭日军火车站。赵章成目测目标距离超出他们迫击炮最大射程数百米!鞭长莫及,如果按常规用炮,就会“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炮弹只能在火车站前几百米处落地爆炸,那是劳民伤财,白白浪费炮弹;如果将阵地再向前推进几百米,虽然能击中目标,可是那就会暴露自己,被敌人发现后则要前功尽弃。他临危决断,指挥参战的炮兵学员给迫击炮的导火管附加多个药包实施强装药,进行超远程集中射击。这一独创的打法,有效地加大了八二迫击炮的射程,将日军的沁州火车站炸成了火海,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战法奇特见奇效,保卫延安建奇功。第二天,军区战报在号外中报道,我军炮袭沁州火车站,造成敌军运输中断,通讯失灵,侵占我根据地中心区的日军,被迫撤退回城。赵章成独创的强装药超远程射击法,在任何兵书战策上都找不到类似战例,堪称中外炮兵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延安抗日根据地 鬼子视为眼中钉 烧杀抢掠大扫荡 战云压城城欲倾 为了配合反扫荡 率领学员齐出征 阵地选在东山上 三公里已超射程 倘若再向前运动 暴露目标事难成 打破常规强装药 集中射击超远程 沁州日军火车站 顿成火海硝烟腾 交通运输全瘫痪 通信联络皆失灵 一夕数惊敌落魄 撤退回城溃如崩 战法奇特见奇效 保卫延安建奇功 宝塔屹立迎捷报 延河高唱凯歌声 加大射程属首创 载入炮兵战史中
令人叫绝的迫击炮简便射击

1944年8月,朱德总司令员(左三)、叶剑英参谋长(左四)在延安南泥湾接待美军参观团参观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炮兵主任赵章成(左一)迫击炮简便射击表演
战场上武器装备损坏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使迫击炮在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赵章成摸索、总结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简便射击方法。如迫击炮的座钣、炮架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如何架炮射击;在没有方向盘和瞄准具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射击方向、进行瞄准;在夜间没有照明器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射击指挥;在没有射表的情况下,如何计算、修正射击诸元,保证射击;在所有的零部件全都损坏,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炮筒情况下,如何进行精准射击,一炮命中目标。简便射击方法被赵章成运用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有首长称赞他把迫击炮技术升华到了艺术的境地。赵章成闻名遐迩,成为有口皆碑的神炮手。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多次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和外国军事观察团,多次邀请神炮手赵章成进行迫击炮简便射击表演。1944年8月,中外记者参观团来到延安,参观南泥湾后提出:久闻八路军神炮手赵章成的炮打得特别准,仰望风采,很想一睹为快。为了满足外宾的要求,朱德总司令员和叶剑英参谋长邀请赵章成进行迫击炮简便射击表演。表演开始后,首先进行无瞄准具射击表演。射击目标是临时指定的千米之外的一根电线杆。拆下瞄准具后,赵章成凭着过硬的目测本领立即测好距离,定好角度,便气定神闲地进行射击。只听“嘣”的一声,一发炮弹迅速腾空而起,转瞬间又急速从天而降,“轰”的一声,电线杆被掀倒在地,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接着进行无炮架和无座钣射击表演。目标是三百米外的靶牌。拆下炮架与座钣后,只剩下光溜溜的炮筒,赵章成用手臂搂着光炮筒,对准另一个临时指定目标开炮射击,三百米外的靶牌应声而飞,来宾席上四座震惊,传出了“八路军的迫击炮可以直接打中野鸡,实在不可思议”的惊叹声。红色摇篮卧猛虎,革命圣地藏蛟龙,满载而归写漫记,故事讲给世界听。赵章成的迫击炮简便射击表演,成为中外记者参观团和外国军事观察团认识和宣传延安抗日根据地的一张名片和一道风景线。
抗日战争惊世界 中外记者延安行 久闻八路神炮手 点名要见赵章成 要求表演迫击炮 仰望风采睹真容 鸦雀无声屏呼吸 众目睽睽不转睛 首先拆下瞄准具 自有成竹在胸中 一声炮响目标倒 观众掌声如雷鸣 再拆炮架与座钣 射击搂着光炮筒 二声炮响靶牌飞 来宾席上四座惊 迫击炮能打野鸡 不可思议真新颖 红色摇篮卧猛虎 革命圣地藏蛟龙 耳目一新开眼界 八路果然是神兵 满载而归写漫记 故事讲给世界听
作者佟玉斌简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杂志》原社长、编审,技术4级,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