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日8日13日《常州晚报》版面之一。

这是狼牙山一个山头,是五壮士跳崖的地方,作者魏达荣丶魏玉宇父子在实地考察时在此景远处拍的照。

这是魏达荣在狼牙山脚下拍的留影,作为纪念。

这是魏达荣、魏玉宇父子在《狼牙山五壮士》文艺创作中的一个生动形象。
褐色的山石粗砺坚硬,山巅之上,5名战士举起石块还击敌人一一84年前狼牙山五壮士的生死时刻,被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斧劈石盆景非遗传承人魏达荣、魏玉宇父子凿入饱经风霜的石片,凝固成永恒的艺术瞬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用作品向祖国和人民献礼历史,永不该被遗忘。”昨天,站在刚刚完成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前,81岁的魏达荣掷地有声。
今年6月的一天,魏达荣在与新华社原高级记者、中红网一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江山交流时获得灵感,决定创作《狼牙山五壮士》。第二天一早,父子俩便冒着高温,自驾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
尽管对这段历史已有充分了解,但真正身处狼牙山中,父子俩依然被深深震撼。“这里只有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定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和敌人周旋、战斗的。”
回常后,魏达荣和魏玉宇一刻不停投入创作。孟河当地特有的五彩斧劈石因江水冲刷与自然风化,形成了特殊的色彩、纹理与形态,其雄、秀、奇、险,正与狼牙山契合。他们以一块1.5吨的斧劈石为原料,高度还原狼牙山的险峻,山上的树木用铜丝一点点拗出造型,五壮士的动作则参考了中国美协设计的经典形象。
制作斧劈石盆景相当耗体力。为尽量避开高温,两人经常天不亮就开工,干到凌晨才休息,连轴转了1个半月,作品终于在7月底完工。整件作品长1.4米,代表14年抗战;高80厘米,代表抗战胜利80周年;厚93厘米,代表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天下劈石出孟河。自祖辈开始,魏家已有四代人传承斧劈石盆景技艺,作品屡获殊荣并出口到海外多个国家。传统斧劈石盆景作品多以山水景观为题材,魏玉宇将其延伸到古诗词领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近几年,父子俩又尝试将红色叙事融入作品,2022年创作的巨型作品《长征精神》目前人驻虞舜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