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会昌山红军医院旧址
细看静思横亘于会昌山半山腰的“会昌山红军医院旧址”之小小名片,《中央苏区卫生工作》等诸多“红医”书籍所载内容即刻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何等艰苦的血与火残酷战争年代!1931 年上半年,红 35 军解放了会昌筠门岭后,就立即在芙蓉寨建立了后方医院,由于局势不稳,1932 年 7 月迁至会昌半山寺,1933 年 4 月粤赣军区成立后,医院改为粤赣军区医院,由于医院在为红军治病的同时还热心为群众治病,当时会昌人民都称医院为“红军医院”。医院设施极其简陋,主要医疗器械只有听诊器、体温计、天平称、血压计、漏斗、刻度瓶、洗肠器、注射器、盘子、钳子、刀子、剪子、镊子等,国民党对我苏区经济封锁,药品极其缺乏,西药很少、多用中草药治疗,纱布和药棉大都用消毒后的白布和棉被里的棉花代替,“麻绳就是麻药”!号称“医院”,只有中西医 3 名医生,病床 15 张。可就是在如此的条件下,靠坚强的红医精神,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为红军和当地群众治愈病人数千人,为巩固和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解决伤病员饮食、起居的困难,医务人员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将自己的食品、被褥先给伤病员,当地的百姓自发到医院慰问伤病员,为医院献门板、桌凳、柴火、锅碗,帮助医院洗衣煮饭、照料病人、抬担架运伤员等。医院建立后,得到毛主席的极大关心,毛主席亲自培育我军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极其关心医院情况,鼓励大家“生疏不要紧,多注意调查研究,慢慢就熟悉了”,更鼓励大家自己动手生产医疗用品,强调“要注意加强对卫生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向广大干部战士宣传卫生知识。”毛主席特别强调,“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主席把会昌人民群众送给他滋补身体的鸡蛋也转送给红军伤病员。县、区妇女部经常组织群众带着东西来慰问伤病员,并为病人洗衣、喂饭;被治愈的群众及亲属自发地到医院感谢,县工会和少共县委宣传队还时常上山慰问演出,就是这种真挚的情感,群众硬是将粤赣军区医院更名为“红军医院”……所有这一切,更逐步培育出“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之 24 字的伟大红医精神,成为我们伟大建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
旧址耸立半山寺,粤赣军区医院是; 会昌百姓众更名,心根扎处唯民实。 主席亲临医院嘱,激励优良传统驶; 设备简陋难何度,麻绳当作麻药使。 读史倍惜当年事,来者勿忘红医史; 建党精神高扬起,为吾中华芳万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