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由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主办的红色演讲团东留善固演讲会,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的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家乡举行。(中红网布铁威摄)
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党委副书记冯占臣首先致词。(中红网布铁威摄)
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玉兰学校学生为王明富(中)、江山(左)、石小庆戴红领巾。(中红网布铁威摄)
王明富在讲述他所见所闻的毛主席一再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中红网布铁威摄)
石小庆在讲述毛主席和老红军张思德的交往的故事。(中红网布铁威摄)
演讲会现场。(中红网布铁威摄)
演讲会现场。(中红网布铁威摄)
演讲会现场。有的小学生在认真地记笔记,(中红网布铁威摄)
王明富、石小庆一行在参观吕玉兰纪念馆。(中红网布铁威摄)
吕玉兰纪念馆一角。(中红网布铁威摄)
中红网邢台临西2017年3月29日电(江山、郑斯维、布铁威)由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主办的红色演讲团东留善固演讲会,今天上午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的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家乡举行。毛主席警卫一中队指导员、三0五医院政委王明富,革命后代、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期警卫员石国瑞之子石小庆,临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张泽峰、副部长郝志和部委会成员,临西县玉兰精神研究会会长赵炳坤、副会长杨继平、秘书长吕廷祥、执行副会长孙俊嘉、胡宝鼎,作家于俊祥,县老干局局长王书祥,东留善固村党委副书记冯占臣,玉兰学校校长乔培服,以及临西县各学校校长、主抓德育的教育主任、东留善固村干部群众、玉兰学校师生共计10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冯占臣副书记首先欢迎词,他说,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一直是我们倡导的。今天,王明富、石小庆前来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经受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此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王明富:“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一再倡导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王明富在报告会上讲述了他所见所闻的毛主席一再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他说,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华振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任务繁重艰巨。毛主席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深入全国各地调查研究。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建议军委从军队内部除新疆、西藏外,从八大城市和各个地区选一名青年干部到毛主席身边,在执行警卫任务的同时,搞调查研究。当时华东地区的江苏、安徽、上海、浦东、福建各选一名同志到毛主席身边。他这时从南京公安部队,通过上海警备司令部调到北京。
王明富讲到,1955年5月14日下午5点,毛主席来到颐年堂前,给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全体同志讲话。在讲话前一天,毛主席详细了解了一中队同志文化水平、原单位、年纪等情况,先搞了一番调查研究。毛主席从讲打皇帝、打日本、打蒋介石,讲到共产党的成立,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一化三改”,50年赶上美国。都是一个主题:为人民服务。
王明富说,毛主席这次讲话,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近代史的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成长、发展、走向胜利过程的记述。使在场同志受到一次生动的难以忘怀的中国近代史、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史的教育。使我们这些年轻的同志深深地感到敌人的强大,中国人民独立解放革命征程的艰难,中华民族振兴任重而道远。过去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推翻了“三座大山”,现在我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15年打基础,50年赶上美国。
王明富讲到,怎么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在讲话中为我们规定了三项任务。一是警卫工作,保证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二是调查任务;三是学文化,掌握文化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毛主席为我们规定这三项任务,他是常抓不懈的。特别是调查研究和文化学习,他见到大家问得最多的,一是家乡的情况,二是文化学习。在毛主席亲切关怀下,在警卫局党委领导下,我们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三项任务。在警卫工作中,我们忠于职守,无论是驻地、外出、地上、天上、江河湖海、惊涛骇浪,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完成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工作中,也铸就了我们忠诚勇敢的浩气,机警灵活的洞察能力,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纪、法纪的品德,形成了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不要脱离群众,不要搞特殊化,要尊重地方干部,尊重地方上的工作人员,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在随毛主席外出警卫中,我们见证了广大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见证了伟人的崇高品德和人格魅力。
王明富接着说,调查研究是毛主席一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然也不可能做好革命工作,也不可能为人民服务好。五十年代初,党面临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从全国各地选调了一批警卫战士,为他们规定了三条任务。其中调查研究就是一项。正如毛主席在1957年7月24日,在湖南的高毕岑同志汇报时他说的那样:“我想的这个办法实在好,通过你们和广大农民联系起来了,建立了关系,你们见到农民,我看到你们,也就像见到农民。(举三个指头)就离这么近。你们是武装起来的农民,有了阶级觉悟。”
王明富还介绍,要为人民服务,就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文化就是学本领。毛主席经常说:“你们都是好同志,就是文化低一些,好好学习,今后多为人民做点工作。”在毛主席的关怀下,1957年1月27日,一中队文化学校正式开学。这个学校当时共有学员120多名,教员、教务主任11人,学习的内容包括: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课程。文化学习开始后,整个中队一扫往日悠然平静的气氛,课堂、宿舍、俱乐部,到处都在读书、做功课,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十一、二点,同志们都埋头在学习课程中。节假日更是学习文化的好机会,新课本要预习,旧课本要重温,有的须熟记,有的要背诵。有的人在中南海边散步、甚至上厕所、住院,都在背课文、地名和化学分子式。无论在北京,还是出差外地,随毛主席到外地考察,都要带学习任务。一中队的文化学习,到1959年8月已学完全部中学课程,后来一部分同志学了高等课程,一部分被送入党校、军校。在经过数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老同志在一起回忆起毛主席关心警卫战士学文化的情景时,无不怀着对毛主席真诚的、感激的、深切的怀念。毛主席把这些同志,作为六亿人民的代表关怀着,用文化科学的乳汁哺育着这些同志的成长。
石小庆:毛主席和老红军张思德的交往,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石小庆介绍了张思德的情况。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穷的农家。出生后父母早逝,他成了孤儿,在亲戚的帮助下活了下来。五岁时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割草、干杂活,养活自己。1933年12月,18岁的张思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不久加入了共青团。1935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后,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的两挺机枪。1937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调入陕西省荣军院警卫连(云阳荣校),不久调防甘泉县下寺湾。1940年,调到中共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任班长。因表现出色,于1942年2月,与其他三位战士一起,调到毛主席警卫班,做了一名毛主席的警卫战士。张思德身高一米七五,在毛主席的警卫班里,他是两个个子最高的战士之一,另一个是王美柱。他体格健壮,稍微有点瘦,长脸,短发,下巴稍长。他话语不多,性格温和,是个很知足的人。二十七八岁了,警卫班里几个陕北籍的战士开他的玩笑,说要在陕北给他找个婆姨,他就脸红。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石小庆讲了一个张思德是个干农活好手的故事。警卫班和毛主席在枣园大门外西川河边有一片自己种的菜地。当时的生产任务,其中有一项是每人每年交给厨房三百六十五斤蔬菜。张思德在完成警卫和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后,总在菜地里忙,他把厕所里的粪便挑到菜地里浇地,总能看到他在菜地里满手满脚泥地忙着。张思德种的菜长得最好,尤其是西红柿、茄子、黄瓜、扁豆等收的最多。毛主席最喜欢吃西红柿拌糖,尤其是喜欢喝里面的汁。到了丰收季节时,除每天交到厨房里的(记上账)外,还可以剩下大量的蔬菜,警卫班就把这些蔬菜挑到延安的新市场卖掉,换成钱交给班长记上账,用这些钱折算成小米上交,以此完成每年的生产任务。当每天要挑到新市场去卖的蔬菜较多(在百斤以上)时,就由体力强壮的张思德挑着担子去新市场卖掉。同时,毛主席警卫班经常抽出人员帮助周围村里的军烈属老乡干农活,以解决他们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周围的老乡与毛主席警卫班很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