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是“中原突围”胜利70周年。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拉开了序幕。史学家认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式开始的一个重要标示。中原突围在这场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原解放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向华东、华北乃至东北发兵的重要障碍,也成为全国解放区的最前沿,因此,国共双方都十分重视它的战略地位。为了抢占这一重要战略区域,国民党环绕中原解放区部署了重重重兵,修建了6000多座碉堡,将中原解放区压缩至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50公里的狭窄区域内,围困得像铁桶一般密不透风。1946年6月23日,蒋介石下令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6月26日,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10个整编师、30余万兵力,对我中原军区部队悍然发起大规模进攻,全国内战由此全面爆发。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被重重包围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6万将士拼死抵抗、浴血奋战,成功地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战略转移任务。
金寨既是中原突围的途经地、又是“皮旅”旅长皮定均的家乡,与中原突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金寨人民为中原突围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而又重要的贡献。
首先是,有多名金寨籍指挥员参与中原突围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金寨籍指挥员文建武(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皮定均(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陈先瑞(第二纵队第十五旅政治委员)、吴诚忠(鄂东军区独立二旅旅长)、卜万科(第二纵队第十三旅副旅长)、汪乃贵(第二纵队第十五旅副旅长)、方升普(第一纵队第一旅副旅长)、胡鹏飞(第一纵队第三旅参谋长)等8位旅级以上干部;汪世才(第二纵队第十五旅第四十五团团长,1946年7月牺牲于商南东赵川)、陈应寿(皮旅二团副团长)、吴立兴(皮旅一团政治部主任)、廖业清(第一旅二团二营教导员)等4位团营级干部参与了此次战斗。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独当一面、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为我军的中原突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作为“丢卒保车”之策的“卒”:第一纵队第一旅,在皮定均旅长和徐子荣政委的率领下,铁流千里、一往无前,不仅光荣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而且还带领部队成建制地冲出了重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惊人奇迹!
其次是,皮旅在金寨松子关打胜了中原突围的第一仗。1946年7月1日, 皮旅越过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潢麻公路,顺着大别山脊背飞兵东进。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部队在忽晴忽雨的大别山高山峻岭中行军,终于来到河南商城县瓦西坪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刚要埋锅做饭休息,前方就响起了枪声。原来,反共“老狗”顾敬之的商城保安团伙同金寨县保安团和国民党七十二军一个团占据了松子关前面的两个山头,恰似松子关的两颗门牙,紧紧地锁住了前进的道路。
皮旅决定由一团担任主攻,“要像撕布一样把它撕开,动作要快要猛!”指挥员下达了战斗命令。战士们冲进密林、飞上山冈,一霎间,枪炮声、喊杀声如巨雷滚动在山谷里。从组织战斗到攻上山顶不到两个小时,敌人就彻底地垮下去了。
全旅沿着这条撕开的血路强越1900米高的松子关。从山脚仰望队伍盘旋而上,真像是一条腾空的巨龙。主峰上,天气骤变,闷雷在头顶滚动,狂风卷来倾盆大雨,打得人睁不开眼睛,战士们却个个精神抖擞地向顶峰疾进,他们攀着岩石棱角步步登高,隐没在白云里。
第三是,皮旅在突围过程中,曾在金寨吴家店度过紧张而又愉快的3天。7月3日晚,皮旅巧取金寨吴家店。7月4日中午,大部队抵达吴家店。至7月8日早晨,皮旅离开吴家店,沿深沟铺、千笠寺进入霍山境内,皮旅在吴家店地区休整了3天。
吴家店地处大别山中心,是土地革命时期立夏节起义(商南暴动)的主要地区,是红三十二师的主要发源地,也是皮定均、方升普、吴立兴、陈应寿等皮旅干部的家乡。他们参加革命十多年,辗转征战、始终未归。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交通阻塞,敌人还没有搞清我军行动的意图和动向,追击我军尚待几日。为此,皮旅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在吴家店休整3天。在此期间,皮旅将士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一个多星期的连续行军和战斗,已经使广大指战员的双脚严重受伤,因此,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休息调整、恢复体力。(2)派出宣传队,向群众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他们加紧进行反革命内战的罪行,唤起人民的觉醒、坚定人民的信心。(3)打开敌军的粮食仓库,筹集部队给养,并组织部队把敌军的粮食分给广大的贫苦群众。(4)组织群众和部队利用装粮麻袋打制草鞋,每人筹得1双布鞋、两双草鞋、5天的干粮。(5)架设电台,向纵队、中原局、延安、太行军区、华中兄弟部队发报、联络,争取上级的指示,了解全国的局势。历经艰辛努力,终于在休整的第三天获得中央“快走!快走!快走!”这一简单明了的指示。(6)从群众那里,从俘虏和敌人的文件、报纸中大体查明了周围的敌情:敌人在西面正在集中兵力追击我军的主力;在东面正在积极准备对苏皖解放区发动进攻;而在安徽境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广西部队。由此,皮旅决定趁敌人后方空虚以及对皮旅行踪的捉摸不定,围追堵截尚未形成之际,迅速跳出大别山、横越皖中平原,向苏皖解放区前进!(7)为了克服没有军用地图,不熟悉敌情、民情、地形和道路的困难,规定全旅各级指挥员和前卫部队要走在一起,要充分依靠沿途群众。旅部主要领导要和旅前卫营走在一起,各团团长、政委要与团前卫连走在一起,各连连长、指导员要与尖兵班走在一起,以便掌握情况、辨别方向,指挥部队并与上下级联系。(8)全旅指战员实行轻装上阵,尽力精简非战斗物品,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9)命令部队切勿焚烧带不走的敌军粮食,以减轻战争给劳苦大众带来的沉重负担。(10)旅供给部长范惠的妻子薛留柱在吴家店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范中原。皮定均指示:派一副担架,4名战士轮流抬着母女行军。
3天的休整,在吴家店涌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潮和动人场景。部队行走在山村,入眼即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标语。人民群众虽然白天表现冷淡、疏远,但是到了天黑就纷纷来到部队驻地,诉说十几年来对红军的思念,探询自己亲人的讯息,反映周围的敌情,帮助皮旅指认敌军的仓库。广大妇女同胞们则是彻夜赶制军鞋,帮助部队缝补衣服。部队则把敌人从劳苦大众那里搜刮来的粮食分给群众,老区人民笑逐颜开,再现了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军民一家亲、鱼水清的动人景象。3天的休整,部队恢复了体力,补充了粮食和草鞋,开展了经济的政治动员,广大指战员斗志昂扬,坚定了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意志和决心,为皮旅继续东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二)
中原突围集中地展示了皮定均将军的卓越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他因此而跻身于我军的名将之列!纵观突围全局,突围前将全旅7000人隐蔽在距离两条公路只有十多米远的仅有6户的小村庄里,是胆识!选择向东突围的路线,是睿智!突破青风岭、抢渡磨子潭,是骁勇!飞兵千里大平原,是迅捷!在具体用兵上,亦有四大举措:一是组织侦察队。由旅作战科长许德厚和保卫科长率领,或便衣或穿国军军装,在大部队前面提前一天探路,侦察敌情、搜集情报,还特配两部电话机,窃听国军电话。二是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战斗力最强的一团。皮定均将军基本上是将二团和三团轮流作为前卫和后卫,而将一团作为中间部队,以保存这支最强力量随时应付各种突发情况。三是降级指挥。旅级领导下到团,团级下到营,营级下到连,连长带着尖刀班。紧急时,皮定均将军亲带尖刀连,以便及时发现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四是不怕疲劳,昼夜行军。皮旅部队连续急行军5昼夜,抢在敌人的合围计划实施之前,顺利通过皖中大平原。在整个突围过程中,皮旅是孤军行动,无友邻支援,补给相当困难,还带有23名旅团两级干部家属随队转移,其难度远远大于主力部队的突围行动。而最后仅以大约伤亡300人、掉队1700人的损失,率领全旅5000人(超过百分之七十)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这是需要何等的战斗作风和聪明智慧呀!在我军历史上,以主官姓氏命名的部队不少,但最著名的就是皮旅,经此一战而闻名天下。
(三)
皮定均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是金寨众多将军的杰出的代表。他对党、对人民、对人民军队、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贞,毛泽东主席给予皮定均将军的评价很高。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初评时他被定为少将。毛主席念及他中原突围的功绩,在授衔名单上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一殊荣在我军历史上是仅此一例。
皮定均将军1914年出生于金寨县槐树湾乡双石村戴家岭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他13岁即参加了家乡的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