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青春理想开始的地方——栗战书在冀中岁月(组图)
2016-01-25 09:34:59
作者:王聚英、尤秀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四十八年前的1968年冬天,一个天真烂漫、单纯而热情的青年学生走出学校,回到了西柏坡附近的平山县杜家庄,他呼唤着人世间的善良、真诚和温暖———太行山深处的家乡一下子接纳了这位来自古月中学的知识青年,之后他开始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就是年仅17岁的中学生栗战书。

    四十八年后的今天,一批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当代大学生到西柏坡参观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栗战书他们这批回乡知青是如何迈开人生第一步的?他在基层县乡村度过了怎样青春?他的青春理想是如何形成的?有那些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

    红色文化专家王聚英认为:作为一个在河北基层工作了二十年的干部,栗战书从农村基层干起,先后当过农民、大队会计、生产队长、机关干部,一直到县委书记。他把生命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河北那片土地上;而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杰出代表,河北绝对是他事业起步、实现个人理想的处女地……我相信,这里曾经有他彷徨困惑的沧桑岁月,也是他们个人青春理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产生了早期的理想和对世界最初的幻想,当年一个小小的人生目标实现的瞬间,一个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梦想便已穿越生命的时空,义无反顾地开始飞翔了……

    近日,笔者来到河北冀中,沿着栗战书当年的“青春工作路线”,重上太行山、平山县、西柏坡、山西盂县,走进石家庄、无极县,遍访老乡、老干部、老工人、老知青,人们充满感情地讲述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我们发现栗战书在冀中“不寻常的二十年、非同一般的二十年”,同样是河北冀中人民一直珍藏在心中的一段难忘岁月。人们钩沉起的不仅仅是一段过去往事的记忆,他们更称赞的是那个年代青年的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珍视的是一种青年干部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情感,记下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更是一个理想青年的青春向往。熟悉的场景,亲切的话语。又让当地干部群众想起当年那个回乡知青、青年干部——栗战书。

    在中国华北的冀中平原,有一座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城市——石家庄。石家庄地处京畿重地,西倚太行,东眺渤海,北接京津,南通中原,历史上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他是千年古郡,百年城市,四十余年省会。在石家庄西北方向90公里之遥,就是著名的革命圣地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现在早已名扬华夏。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的出发地。石家庄还是全国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石家庄战役,曾被朱德总司令誉为“解放大城市之创例”。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刊,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创建,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解放区第一座红色水电站----沕沕水发电站在这里兴建。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西柏坡成为石家庄乃至河北最靓丽的名片。同时,巍巍太行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屏障,这里有百团大战指挥所旧址。为人们所称颂的“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创作者曹火星等等都出自石家庄、平山这片热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也在石家庄战斗生活过。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这里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革命者、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文艺家灿若群星……任余晖舒卷,暮雨奏乐,阅尽世间沧桑。五十年代,栗战书就出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附近的一个红色革命家庭。

    一、艰苦朴素的家风

    1950年8月,栗战书出生在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一个革命家庭,家里给他起的名字叫栗战书。“战书”这个名字里,隐藏着的不仅是一段家史,也是一种对叔父栗政通的怀念。

    栗战书的祖父弟兄四人,其中祖父栗再温在北京上大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回到家乡,成为当地百姓公认的“大共产党”。解放后,栗再温职位曾至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不过,对栗战书的人生产生直接影响的除了爷爷,父母,还有叔叔栗政通。

    栗政通生于1923年,1937年入伍,追随王震将军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以及后来的保卫延安的战斗。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营长在陕西眉县壮烈牺牲,年仅26岁。出版于1949年6月的《人民军队》报刊登这样的通讯:“1949年6月12日,噩耗传来,毛主席的好战士、优秀共产党员栗政通营长于陕西眉县马家山战斗中光荣牺牲了!……为完成任务,栗营长不顾一切带领三连冲上山去,不幸腹部连中数弹,与人民永别了……”

    就在战书出生的前半年,其为营长的叔叔栗政通牺牲于陕西眉县战场。在其叔叔牺牲的前几天,家中接到他“一封战地家书”,并附北面有题词的唯一一张照片:“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战书父亲硬是步行四个多月,用牲口将弟弟的尸体运回家乡。为纪念弟弟,战书父亲以弟弟最后一封 “战地家书”为儿子命名。表达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栗战书的父亲栗政修,1934年入党,曾任党的地下交通员和村支部委员,经常受栗再温等人派遣传递情报、散发传单、站岗放哨等,为党的事业和抗日救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当父辈和兄弟们都参加了革命工作,家中只留下他一个男劳力,其余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时,他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和坚韧,毅然肩负起耕种农田和管理家务的重担,为这个拥有几十口人,先后走出多位高级干部和多位县团级干部、专家、教授等各方面人才的大家庭,默默无闻奉献了一生,是栗氏革命大家庭的好后勤、好管家。栗战书的同学齐梅鹿说,栗政修常教导战书,让他吃亏让人。对他说:“吃亏是福,让人是德”。

    祖辈、父辈们的事迹深深影响教育着他,使他从小就对党产生了真挚浓烈的感情,对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无限景仰。他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那里的沟沟岭岭、一草一木和勤劳善良的人民,更热爱自己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革命大家庭。因此,他总有许多感情要抒发,总有许多心里话要倾诉。这或许就是他作文写得好的“秘密”;或许也正是由此,他的心底开始萌发一缕缕诗思,为他后来爱上古体诗词创作埋下了“伏笔”。

    父母对他家教的严格,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他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受家风熏陶,栗战书自幼上进,憧憬能像先辈一样做一番事业。

    受革命大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栗战书自幼勤劳善良、聪敏上进。在杜家庄读小学时,成绩就很优异。后来,他考到古月中学读书,他一上中学,就被选为53班学习委员,他曾写过一首诗:“同学选我当干部,我的心里犯嘀咕。难得同学寄厚望,又怕学习误功夫”。此诗齐梅鹿同学记忆犹新。

    读初中时,他写的多篇作文成为学校范文。其中有一篇是《母爱的灯光》,结尾的话让同学王素闻至今难忘:“……每当周末踏上回家路,我会深深想起:杜家庄南沟是我的家乡,家乡里总会有亲人热情的目光。在那家乡路的尽头,是一条泥土的街巷,那里有母亲为我点亮的灯光,母爱的光芒,照亮我回家的路,也照亮我前进的路,给人以力量,激励着我走向远方……”。

    由于在学校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就被吸收入团,在保存他的入团档案中,介绍人王素闻在他的鉴定评语栏里写道:“该同学热情大方、淳朴善良、艰苦朴素、成绩优异,勤俭节约、阳光向上……因此,我志愿介绍他加入中国共青团”这是一个初中学生获得的最珍贵的奖励。应该说,人生的梦想从这第一份鼓励开始,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深信,入团评语鉴定开头的那“十几个字”的评价,成为他日后精神与心性的永远牵引。

    据栗战书的同学齐梅鹿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三月是天桂山的庙会。届时,上山看“白毛女”洞、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栗家门前是人们必经之路。每年这个时候战书的曾祖母便和家人在门前支一口大锅,搭起席棚,给过路香客免费供应茶水。有的还管饭。在家庭的熏陶影响下,栗战书从小就知道关爱他人,为人民服务。

    上世纪60年代,齐梅鹿与战书同在平山古月中学读书。同为班干部。那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每天千余名同学都在操场露天吃饭。一个班一筲菜汤,一筐窝头。 13、4岁的少年,一开饭一拥而上,枪勺子捞稠菜。战书总是站立一旁,等同学们“捞光抢完”,再下勺子舀汤喝。

    1966年初秋,邢台发生大地震,波及冀中的古月中学。学生们在操场搭席棚居住。秋雨绵绵,寒凉袭人。战书让同学睡里边,他却把头睡在门口,稍一有风,雨水便浸湿其被窝。

    “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他和同学们保护了学校一大批教师和干部。

    1968年4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提出毕业生分配,实行“四个面向”方针以后,各地陆续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年秋天,栗战书他们开始办理毕业手续,准备毕业回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二、回乡知识青年

    1968年秋,毛主席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形成上山下乡运动高潮。这年初冬,年仅17岁的栗战书从河北省平山县古月中学毕业,他兴致勃勃地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平山县乡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小村的名字叫杜家庄。这是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这个小村东北边不远有岗南水库,隔滹沱河与西柏坡相望,这里西邻天桂山“白毛仙姑”洞。栗战书从此开始了他的知青岁月。

    记者齐梅鹿当年笔下的平山县杜家庄南沟村是:一道山梁自天桂山蜿蜒而下,到南沟如“龙归故池”,弯身而卧。一道小溪,潺潺流过。三座石桥,沟通两岸。两三灯火,八九人家。一山林木,万千生机。就这么一个小山村,战争年代,可是“名满冀西,声震平山”,“南沟一家栗姓,平山半部党史”;战争年代,几十口人的南沟栗家,产生平山第一位共产党员、走出15名革命同志,捐献三位革命烈士!

    他们写道,1968年冬天,我们这批中学生回到了太行山区乡村,在这里度过了寒冷令我们难忘的第一个月,“我们开始每天在完全和平与自由之中劳作”,小村外地里覆盖上了厚厚的雪层,白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山上的白雪在阳光照射下极为耀眼;夜里,月光洒在闪闪发亮的雪上,“附近是死一般的寂静,踩在脚下的雪嘎吱嘎吱地响着,真是令人畅快”。

    栗战书的同学王素闻说,栗战书以艰苦朴素、勤劳善良出名。那时,每日伴随他的是玉米、果林、牛羊、锄头、镰刀、牧鞭……他有时赶着几十头牛羊来到被洪水冲决而形成的几丈深的断涧深壑里,牛羊在沟底无声息地啃草,他在草沟里望天望云,心事像天空飘渺的白云,充满了迷茫。不知归宿在哪儿?

    当他们用辘轳从几丈深的水井里一次只搅上半桶水再推回时,当他们赶着毛驴车从田间收回每人一年的口粮时,当他在北方炕头大锅里烧玉米秸贴玉米面饼子时,太行山四月的雪花棉絮般飘逸在他们纯真的惊诧和虚妄的激情里时,他是那样单纯热情、虔诚无瑕、无欲无望地接受着华北太行山偏僻小山村的“再教育”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青春的激情,生活的艰辛,让他陷入了无边的困惑与迷茫:“文化大革命”究竟要干什么?我们回乡知青的青春是什么?农村年轻人的青春该怎样度过?难道我们永远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吗?我们的前途命运归宿又在哪里?一年多以后,在杜家庄的回乡知青们开始陆续离开,有的当兵参军、有的外出做工。

    在农村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除了放羊还学会了耕地种田拉车打场等多种农活。他每天早出晚归,不辍劳作,为这个大家庭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杜家庄一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加上当时政策上的诸多失误,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因此,他吃了许多苦,但也得到了从身体到心智的磨砺和锻炼,为他后来走上日益重要的工作岗位做好了多方面的准备。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栗战书仍然保持着极强的求知欲。他想尽办法找书来读,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他还常常赶着羊群来到埋葬叔叔栗政通的地方,遥想着当年叔叔驰骋疆场、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英武身姿和悲壮场景,憧憬着自己也能像革命先辈一样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1969年春天的珍宝岛之战,把整个中国都推入最高战备状态。为了保卫祖国,平山县各村全民皆兵,开始挖地道。有一天,栗战书正在挖防空洞,突然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信中说,“栗政通,我的战友,我时刻怀念着你。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要来看你了。我最后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你的妹妹或家人,把你牺牲前的口信亲口转达给他们,还他们一个生活中最真实的英雄,我还想亲口告诉他们你的那些让我永不能忘怀的故事……”这封信迟到二十多年,使他想起牺牲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叔父栗政通和在山东含冤去世的祖父栗再温,一种亲人般的温情感动得他不由自主地两眼充满了泪水……

    2005年,栗战书在从未见过面的叔叔栗政通牺牲56年的时候,以饱蘸亲情与激情的笔触,写下了《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一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份不同寻常的英雄情结。他这样写道:“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在生产队里当了几年农民。每当我赶着羊群,来到埋葬叔叔的这座山头时,不尽的思念总是涌上心头。我常常蹲在山头上,两眼凝视着叔叔的墓,没有见过面的叔叔的形象总是浮现在眼前:他站在山头上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他端着冲锋枪向疯狂的敌人扫射;他用刺刀扎向敌人的胸膛,敌人应声倒下;他骑着战马,高举着手枪,率领着千军万马向前奔腾,势如排山倒海,锐不可挡;他受伤了,额头上裹着绷带,用手捂着淌血的腹部,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冲去……他,在我的想象中,就是手托炸药包的董存瑞,就是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眼的黄继光,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端着爆破筒跳入敌群的王成!”

    “文化大革命”开始,栗战书的祖父栗再温在山东遭到错误批判,被林彪、“四人帮” 及其在山东的代理人打成反党分子,蒙受不白之冤。但他始终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坚持党性原则,不向林彪、“四人帮”及其代理人的极左路线妥协和屈服,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栗再温,“文革”中因不屈服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最后在狱中被迫害致死。临死,他口中尚喃喃自吟南宋郑思肖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栗战书去追忆亲人,继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

    三、栗家的故事与党中央选择西柏坡

    “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一夜秋风松江月,两三灯火是故乡。”

    2004年9月28日,从陕西调往黑龙江的第一个中秋,栗战书写下了这首题为《江畔思乡》的诗。在注释中,他写道:“是夜,秋风习习,独自在松花江畔走步,见明月倒映水中,两岸灯火也在水中闪烁,不觉念及故乡杜家庄南沟。回到住所,洒泪而作。”这首诗本是栗战书几十年来积累的数百首诗词中的一首,然而,令很多人更为关注的是,栗战书这位常年奔波在外的党政高级干部何以对自己的家乡如此眷恋?那个西柏坡附近叫做“杜家庄南沟”的地方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

    河北省平山县杜家庄村位于平山西部深山区,南沟是它的一个自然村。这里四面环山,沟岭纵横,只在溪水长流的沟盆中散布着七八户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甚至十分闭塞的小山村,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却曾上演了一幕幕壮丽的革命大戏。这里仿佛一个小小的指挥所,领导和指挥了平山县乃至整个冀西中共党组织的建设、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和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有多少人曾来到这里寻求革命真理或者共商救民大计;有多少人在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然后一步一步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至今没有谁能一下说得清楚。但人们都知道,这个小村里有一个“满门忠烈”,先后出过三位革命烈士和两位省部级以上干部的栗氏革命大家庭。

    栗战书的祖父栗再温,1908年出生在平山县,8岁进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县立洪子店高小,1924考入北平大同中学读书。曾经在北京孔德学院读书,任北平孔德学院党支部书记。1925年“五卅”惨案后,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三次示威游行。1927年在北京上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山籍第一位共产党员。后曾任河北省委秘书长,山西特委书记,直西特委宣传部长、书记,冀鲁豫特委宣传部长,冀西特委组织部长、书记,晋察冀四分区地委书记。他从1934年至1940年,前后在冀西工作战斗了5年多的时间。作为平山早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又是老百姓公认的“大共产党”,他居住的地方自然成为当时平山革命的重要聚集地和指挥中心。“南沟出了个栗再温”、“南沟闹起了共产党”,“南沟是共产党的一个基地”,这些在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的话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和南沟的影响。后来在晋察冀革命斗争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李德仲、王昭、于光汉、徐达本、姜占春等都曾到过南沟,请他指导工作,和他共商对敌斗争方略。

    这个仅有五六户人家的南沟,也因此成为敌人眼中的“赤色村庄”。从1935年—1943年,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对这里恨之入骨,十几次奔袭抓捕,数次抄家抢劫,三次放火烧房,栗家始终坚强不屈。家破人亡,革命信念不动摇;环境险恶,忠心赤胆不畏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栗再温先后任华北总工会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书记处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等职。1967年2月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终年59岁。1979年平反昭雪,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1947年5月,西柏坡被中央工委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领导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正是因为栗再温和他的战友们领导冀西人民,逐步把冀西建设成为铜墙铁壁的抗日根据地,平山县被誉为“抗日模范县”,为后来全国解放战争时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西柏坡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时已有党员40名,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数的百分之12.3,占全村户数的百分之33。

    栗战书的叔父栗政通生于1923年,1937年抗日战争中参加平山团入伍,编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保卫延安的战斗、南泥湾大生产、南征北返。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在西北战场上进行的带有战略性质的扶眉战役中,叔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六师十八团独一营营长,在攻占马家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

    2001年4月,时任陕西省委常委的栗战书同志曾为纪念在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叔叔栗政通烈士撰写了一篇题为《寸心的表白》的纪念文章,连续刊登在《中华儿女》杂志第187期、188期上。关于这些在栗战书的回忆录“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 中可以看到栗政通的革命人生:

    从参加革命到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十几年里,叔叔就是靠这些家信、相片与亲人们相会。叔叔牺牲留下的这些家信,我每看一遍,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从中体味到叔叔作为一个革命战士的内心世界,对叔叔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革命战争年代,叔叔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鲜血和生命,更重要的是泣血的高尚灵魂和品质。叔叔虽然没有给亲人留下物质财富,但却用光辉的瞬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永恒——勇士对真理的追求,战士对幸福的追求,智者对自由奋争以及在这样的追求、奋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果敢和忘我献身的伟大的品格。亲爱的叔叔,您安息吧!您的精神就像那波涛滚滚的渭河之流水,奔腾永不息;您的品格就像那巍峨雄壮的秦岭之巅峰,永矗我心中!作为您的晚辈,侄儿也将以“战士的心”与您相会——“共产党人是刚强的,共产党人是勇敢的,共产党人是无畏的,共产党人是无私的”。叔叔等老一辈革命先烈高尚的精神和品格,将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做人民的好公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满腔热忱地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然而,栗政通为革命做出的贡献还不止这些,他与中共中央落脚西柏坡紧密相关。

    1941年3月12日,毛泽东亲自到南泥湾视察,在接见平山团(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时讲道:从目前的形势看,若抗战胜利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临水的上船,我们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并说,如果不得已的话,他准备打算带一些部队上六盘山去打游击。

    据平山团老干部王凤仪回忆录记述,这时,平山团的干部栗政通说:去六盘山干什么?晋察冀有座更好的山,就是我们太行山的平山县,被聂荣臻司令员称为“晋察冀的乌克兰”,何不到那个地方去?

    毛泽东问道:“那地方如何好?”

    栗政通答: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北岳控其东,太行揖其西,北依林峰,南对光禄; 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钟灵毓秀,物华天宝……西柏坡位于我们平山县中部、滹沱河的北岸,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一片马蹄形的山坳之中,背靠山湾,面向河川,进退之间,临山直接可以进山……

    毛泽东又问:“平山县名的来历哪?”

    栗政通不假思索回话:据说在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房山集结十万兵力,到陕西潼关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了表示平灭安禄山的决心,诏改房山为平山。又改鹿泉为获鹿(获取安禄山之意)。平山还是汉代名将韩信以7000兵力打败20万敌人的“背水一战”之古战场。这一带历史典故极多,包括著名的 “背水一战”。

    毛泽东自言自语地说:平山、平安,靠山的进山……。

    这一切都给毛泽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同平山县亲近起来。毛泽东虽然没有到过平山,平山却似乎就近在眼前。

    栗政通没有想到,他的一次与领袖的随便漫谈对话,会给平山带来一次成为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的机遇。再加上毛泽东在延安就平山情况问过曹慕尧,确信这里是一个好地方。

    四、毛主席在延安礼堂观看流传于平山县的故事《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栗战书的故乡晋察冀边区平山县天桂山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据杜家庄的老乡们说,几十年前,他们家乡附近的天桂山上住有零星人家,还有一座不大的山神庙。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天桂山上就开始闹“白毛仙姑”,说有人看见“白毛仙姑”来山神庙收取贡品,吓得村里人不敢去天桂山打柴、种庄稼。眼看着山那边的地一天天荒下去,乡亲们心里发急,可没人敢去抓鬼。于是,胆子大的人带上土枪,去了天桂山的山神庙,最终也没有结果。

    1938年八路军解放平山县燕尾庄后,抗日工作很难开展。据说村里有“白毛仙姑”出没,村民们讲迷信,每逢初一、十五,全村人要到奶奶庙供奉。一天,区干部在村里召开村民大会,但村民大多没来参加,原来那天是十五,村民都去上供了。当晚,区、村干部与民兵隐藏在奶奶庙里,三更时分,果然看见一个披着一头白发的“仙姑”到庙里来拿贡品。他们大叫:“你是人还是鬼?”那“仙姑”急急地夺路而逃了。区干部等紧紧追赶,后来追到一个山洞,看见那“仙姑”还有一个小白孩。区干部和民兵举枪问她:“你到底是人还是鬼?”这时“白毛仙姑”突然跪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她是山下杨家庄的村民,9年前,她才17岁,被恶霸地主看中,以讨债为名逼死她爹,把她抢走。到了地主家,她被地主奸污,怀了孕。后来地主又订了亲,要害死她。一个女佣将她放走了。她逃进了深山,住在山洞里,生下了孩子。因为晒不到太阳,吃不到盐,几年后全身毛发都变白了。她以野果、野菜充饥,吃奶奶庙里的贡品,以石头、树枝抵抗野兽,顽强地活了下来。区干部告诉她,共产党、八路军来了,世道改变了,把她救出了山洞,重新回到村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广为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传到了延安,深深的吸引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为了搞清故事真相,刚从延安鲁艺毕业的李满天,千里赴太行,担任《晋察冀日报》和《冀晋日报》编辑、记者,他深入西柏坡地区的天桂山一带,在栗再温一家的帮助下,走访有关白毛仙姑传说的附近村庄,经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后又写成短篇小说《白毛女人》发表。1945年,在时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扬的主持下,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以“白毛仙姑”故事为题材创作出了歌剧《白毛女》。准备在党的七大期间演出。

    1945年4月10日深夜的延安。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鲁迅艺术学院正在彩排一个新的大型歌剧——《白毛女》,为即将召开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

    台上演员在激情忘我地表演,台下坐满了身穿灰色军装、荷枪实弹的八路军战士,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白毛女感人情怀的悲剧中。当剧情进行到地主黄世仁向喜儿(白毛女)施暴时,几个看戏的女同志失声痛哭起来……“啪”台下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响。黄世仁应声倒了下去,戏立刻停了下来。剧场一派寂静。“谁乱开枪?!这是演戏啊!你们当真的把我们演员枪毙了!把他的枪下了!”一位团长怒吼。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因为演员把黄世仁的坏,演绎得入木三分,看戏的指战员完全进入了剧情。平山团战士王大春怒火中烧,向“黄世仁”开了枪。演黄世仁的演员,帽子被打掉,子弹从他的头发上穿过去,人无大碍,有惊无险。从此规定,剧团到部队演出时,事先都要把战士佩枪的子弹卸下来,看戏干部们的枪弹也不许上膛,以免再发生意外。

    王大春向“黄世仁”开枪的事,很快传到了中央首长那里。由此引起中央首长,尤其是毛泽东对歌剧《白毛女》的关注。1945年4月22日,也就是党的七大召开的前一天,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座无虚席。歌剧《白毛女》在这里举行首场公演。来自全国各解放区的527名正式代表、9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机关的首长,几乎全体出动,观看演出。毛泽东来晚了,他不声不响地进入自己的座位。

    雷动的掌声意味着演出的成功。于是,延安首先刮起了一股《白毛女》热的旋风。延安唱红了,陕北唱红了,晋察冀等解放区唱红了,全中国唱红了。然而,《白毛女》带给平山的并非只是这些。

    五、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

    1947年春天,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中共中央开始向陕北转战,为了化解中共中央被国民党军队全歼的风险,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中央机关一分为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中央前委留在陕北继续转战,刘少奇和朱德带领中央工委先行去华北晋察冀边区寻找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在中央工委临行前,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栗再温一家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给平山带来这次机遇。命运开始叩响平山县的大门。他们为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红都”做了基础准备。

    毛泽东通过观看歌剧《白毛女》和接见平山团战士栗政通,开始关注河北省平山县,这给了西柏坡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红都的历史机遇,使西柏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浮出了水面,至此,西柏坡站在了历史的前台。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她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可为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1947年春天,刘少奇、朱德等率领中央工委从陕北来到平山县(1938年为纪念在平山战斗过而病逝的第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在平山西部曾设立建屏县。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又改归平山县。),接见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聂司令留下他们“帮助工作”,聂司令说:“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中央工委发现平山果然是个好地方,由此他们选择留在平山,后落脚西柏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在纠“左”反右中形成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下一篇:特稿:拥有八个唯一优势的北京市万寿阳光老年公寓(组图)
·特稿:湖南大学岳麓书画院被授予“君子文化践行基地”(组图)
·特稿:毛主席留宿烈士家“进京赶考”语重如山
·特稿:毛主席留宿烈士家“进京赶考”语重如山
·特稿: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吕梁古兵器博物馆馆长高宇峰一行来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
·特稿:阳光正好,你我书院相约——记新雷锋开学伊始图书馆清理活动
·特稿:吕梁市领导来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组图)
·特稿:再谈红四方面军之妇女独立团
·特稿:忆河西军垦两首《和曹胜旺》
·特稿:“泉城公益小天使”走进济南战役纪念馆(组图)
·特稿:让世界了解井冈山 让井冈山走向世界——井冈山“三八”妇女节女性免门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记2017年中直育英同学会春节自
记2017年中直育英同学会春节自费团拜会之三(组图)
杨韶正:湖南大学岳麓书画院被授予“君子文化践行基
特稿:湖南大学岳麓书画院被授予“君子文化践行基地
特稿:毛主席留宿烈士家“进京赶考”语重如山
李成瑞:毛主席留宿烈士家“进京赶考”语重如山
特稿:毛主席留宿烈士家“进京赶考”语重如山
尹拯山: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吕梁古兵器博物馆馆
特稿: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吕梁古兵器博物馆馆长
兰锦:阳光正好,你我书院相约——记新雷锋开学伊始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